大清早,走到附近的早点摊点,叫上一碗香喷喷的热干面,外加一碗热腾腾的蛋酒,就着热干面那扑鼻的香气,忽忽拉拉地吃进了肚子,武汉人一天的生活就此开始了。
这是典型的武汉人过早。然而,近几年来,很多市民发现,热干面吃起来闻不到过去的那种香味了,味道也变得越来越差,难以入口。
是热干面做法出现偏差?还是人们的口味发生了变化?近一个月来,记者通过大量走访调查,终于揭开了这层神秘的面纱。
过早“主打品”
风靡近百年
昨日,武汉话剧院宿舍大院,不到50米的距离,便有三个早点摊,卖的全是清一色的热干面。
建设大道酒宝荡社区里,近在咫尺的两家热干面摊子,每天迎来各自的食客,生意好得不得了。
而分布在全市的大小美食城、美食街以及户部巷的近十家早点摊子,家家户户都是卖的热干面。
热干面,遍布三镇大街小巷,成了武汉人过早的“主打品”。
提到热干面,人们就会想起蔡林记。蔡林记的创始者蔡明伟,是黄陂蔡榨人。据说,因小时被手雷所伤,他左手只有三根指头,右脚走路有点颠簸。
6日中午,蔡明伟的儿子、现年74岁的蔡汉文带着记者,来到汉口满春路口,指着现在卖衣服的一老式房屋说,这就是蔡林记挂牌开张时的店铺,时间是1945年抗战胜利之初,虽说小店只能容下四张桌子,但每天来吃面的人络绎不绝,一天可卖面500公斤。
蔡汉文说,后来,店子搬迁到中山大道876号厚生里口,生意更是好上加好,每天卖1000公斤面是常有的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Z高峰达到每天可卖面1200公斤。
7日一大早,在户部巷石记热干面的招牌下,92岁的宋致珍老太婆兴致勃勃地下着热干面。打从1984年起,她在巷里第一个架起摊子做过早生意,选中的就是热干面。靠着卖热干面,她不仅把8个儿女拉扯大,还成就了如今整个家族创业致富的一份产业。
76岁的李可清爹爹,一直住在满春路25号,与Z初的蔡林记热干面馆毗邻。从小吃蔡林记热干面长大的他,提起现在的热干面,不住地摇头:现在的热干面普遍做得不好吃,就连芝麻酱的香味都闻不到了。
芝麻酱是热干面Z主要的作料,可以说,芝麻酱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热干面的味道。前日,记者路过六渡桥文书巷口的一家热干面馆,禁不住被里面飘出的芝麻酱的香味吸引,驻足打听,原来是蔡林记的老职工开的这家热干面馆,是祖孙三代都在蔡林记工作过的年轻人朱文达。
26岁的朱文达介绍,自己的祖母和外祖母都是五十年代蔡林记的老职工,爸爸朱有为1975年进蔡林记,干了一辈子的压面工,自己也于2000年到蔡林记,当了两年的货物配送员。去年底他开始自己创业,首选的就是热干面生意,虽受到周围一些人取笑,不过,朱文达认为,传统的热干面,还是值得年轻人来传承,毕竟,它是汉味饮食文化的代表。
令朱文达苦恼的是,如今市场上的热干面佐料掺假太多。他每次买芝麻酱,都必须先检查一下磨芝麻的机器,然后盯着查看从芝麻进入机器到芝麻酱磨出的全过程,半步不离左右,目的就只一个,不让卖芝麻酱的人有掺假的机会。
据了解,很多做热干面的师傅,也与朱文达有着同样的担心和防假举措。芝麻酱掺假,已成公开的秘密。
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河南老板告诉记者,上等的芝麻酱要用纯芝麻与花生或葵花籽混合物为原料,经焙炒、磨酱制成,芝麻成分需占50%以上,每公斤要卖到30元以上才不会亏本,而今武汉市场的芝麻酱价格压得很低,每公斤大约在10元至20元之间,有的甚至七八元钱,老板为了赚钱,肯定要添加其他的东西充数,一般来说,买25公斤芝麻酱,掺5公斤花生酱是很普遍的事,虽说老百姓不一定能发现有假,但芝麻酱的香味已是大打折扣。
他还透露,在行内,有个口头禅,良心好的掺花生酱,良心不好的掺玉米粉子,另外,还有的甚至掺香精、色素、变质的芝麻和花生等等,有的根本不放芝麻,原料是变质的玉米和花生,这样做出的所谓“芝麻酱”,哪能有香味呢?
纵观热干面早点摊,不难发现,热干面是个看似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小吃,几乎人人都可以动手做,就连从没有尝过蔡林记热干面的外地人,来武汉几天,就可以开家早点摊吆喝着卖热干面。
然而,同样是热干面,为何有的门庭若市,有的却门庭冷落呢?
“做热干面,肯定是有窍门。”昨日,45岁的陈玉珍告诉记者,她在武汉话剧院卖了十多年的热干面,越做越觉得有意思,她指着摊上的面条介绍,以前请人压的面,碱放得太多,颜色较深,加上含水量也蛮大,软软的,不好吃。后来,不断研究,现在这是压过三道的面,碱放得较少,呈淡黄色,吃起来有嚼劲又爽口。
曾是老字号福庆和的厨师、先后在13家蔡林记连锁店做过热干面的罗长武说,热干面的窍门还在于,掸面要七八分熟,烫面要烫透心。这说起来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一二天就能掌握的,有的热干面馆,开张时高价请的是老师傅,生意蛮好,做了几个月后,就换成了徒弟来掌勺,做出的味道就大不相同,生意自然走下坡路。
“我爸爸做一碗热干面,就像在做一件工艺品。”“蔡林记”后人蔡汉文清楚地记得,他家的芝麻酱是一定要用熟油或是大麻油来拌,面下好后,放上芝麻酱,再配上红白萝卜丁、香葱,Z后淋上一汤勺小麻油,一碗热腾腾的色香味俱全的热干面就摆在面前,就像一件工艺品。
谈到热干面之所以不香,蔡汉文认为:就是差那一汤勺小麻油,大约三钱。
“蔡林记热干面的做法早已家喻户晓,没有什么秘方,要说有秘诀的话,就是八个字:真材实料,精工细作。”蔡汉文总结道。
蔡汉文回忆,父亲蔡明伟在做热干面时,悟出一个道理,热干面要味道好,少不了咸、甜、酸、辣、鲜和香。为了提味,父亲都是找人定做Z优质的武汉本土作料,比如之所以选择红白酱萝卜,一是色彩好看,二是正宗汉味,武汉当时的酱菜在全国独一无二,现在很多人用榨菜代替红白酱萝卜,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另外,由于当时的酱油带些酸味,父亲就在酱油中加些白糖,既压酸味又有甜味还提鲜。这一小秘密,直到他1976年去世,从未向外人公开过。为了选择用什么样的碗装热干面,父亲都是精过再三挑选,Z后选中的是岔口平盘瓷碗,因为,岔口易于食客观色闻香。
很多老人至今还津津乐道的是,蔡林记舍得给作料。解放初期的蔡林记,不断地改进热干面的制作工艺,为了增加热干面的脆劲和口感,作料中有时还会放上些许蜇皮。
老报人贺捷昨日回忆,1946年,他参加工作第一天起,过早吃的就是江汉路上的热干面,那时武汉三镇的热干面担子和摊点多如星斗,蔡林记之所以在这么多的同行竞争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长时间的孜孜不倦的精工细作。
▲何祚欢吃热干面
自称“好吃佬”的武汉文化名人何祚欢,提起热干面,禁不住感叹万千:如今做得好吃、闻起来香的太少了。
7日一大早,何祚欢便带着记者和一帮好吃佬朋友,从汉口到武昌,接连品尝了好几家口味地道的热干面馆。首先品尝的是武汉话剧院的珍珍热干面,接着来到武昌户部巷,品尝石记热干面和徐唐氏热干面。何祚欢点评道,这几家热干面虽说味道和做工各具特色,但有个共同点:做热干面的师傅,是在用心做。
何祚欢说,热干面的外表是粗放的,似乎人人都可以做,但内核却是精致,这个精致就体现在做面的师傅,对作料的地道选材,以及做工的讲究。如果把热干面的工序进行解析,可以分为压面、掸面、烫面和加作料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值得细细研究,反复琢磨,这样,一碗看似平常的面,才能做成一碗不平常的色香味诱人的热干面。
针对有人提出的,现代人吃好的吃多了,口味变了,再好吃的热干面也不觉得好吃。何祚欢表示,不同意这一说法。他说,人的舌头对美食的记忆,是保持终生的。生活条件越好,品尝的东西越多,舌头的分辨能力会越强。
“武汉热干面亟待转型!”何祚欢表示,做热干面的师傅,要从目前的量大饱肚子,转变到精做出味道,毕竟,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小吃往精致和好吃方向发展是必然之路。
本帖Z后由 微笑天使 于 2009-2-10 20:5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