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Z后由 爱狗的豆豆 于 2013-4-16 21:02 编辑
4 月
11 日 “零安乐死”收容所的背后真实发表于 3:08 PM
转帖
许多心地善良的支持动物权益的人都误以为“零安乐死”的收容所是解决流浪动物过剩危机的良方,而事实上,“零安乐死“往往意味着对Z需要帮助的猫狗提供“零援助”。
每年,成百上千万的猫狗沦落到动物收容所。这意味着收容所,尤其是“零安乐死”的收容所,无时无刻不都是“犬”满为患的。在有限的空间和财力资源下,动物常常被关入狭小拥挤的格笼中,前途未卜。猫狗通常要经过长久的等待——数月、数年,甚至他们的终生——才换来Z终的领养。由于动物领养供远大于求,收容所又总有源源不断的猫狗进驻,“零安乐死”的收容所往往不得不将深陷危难的动物拒之门外——转把人们介绍给那些他们一向谴责的“开放接受”的收容所去。
将动物拒之门外或许可以使“零安乐死”的收容所的安乐死数据外表喜人,但这些被拒绝的动物却往往只是被弃于荒野。而四处流浪的动物的生命往往是短暂无常的——忍饥挨饿、无人问津,又常被恶劣的天气和病痛所折磨。这些动物常常又再生下更多的小生命,同样无家可归,两败俱伤。“零安乐死”的政策并不能防止动物死于非命。他们不过是将这些动物弃而不顾,让他们自生自灭——而这些动物往往即在他处更为凄惨地死去。他们可能被狗贩子活生生烫死,或被地方官员投毒,内出血数日后死亡。
有些“零安乐死”的机构对所有的动物都大门敞开,导致成为“动物囤积者”。他们把自己称为“救助机构”或“收容所”,但实际上他们所囤积的动物数量之庞大,是超出了他们可照顾的范围的。结果就是造成像美国的“猫咪天堂”事件,有超过700只猫严重的疏忽照顾,住在室外,和呕吐物、垃圾、排泄物和蛆为伍。以下视频是美国善待动物组织对“猫咪天堂”进行的调查,你可以自行判断。其中一只叫莉莉的猫,一只眼睛严重受伤感染,却没有得到兽医治疗。当调查人员通知“猫咪天堂”负责人格兰特并表示她愿意带莉莉就医时,格兰特拒绝了。
“开放接受”的收容所从不将动物拒于门外,不管他们病得有多重、是否年老,或是否难以领养出去。通常人们都会责怪被迫执行安乐死的收容所员工,却不想想他们一生尽心尽力帮助动物,只是被迫需要执行这个社会上没人愿意做的事。给动物执行安乐死是一件令人心痛的事,但出发点是对动物的同情。这些人是给数百万只被社会遗忘、忽略的动物一个无痛的解脱。
要避免健康的动物需要沦落到安乐死的地步,唯一可持续又人道的方法,就是终结流浪动物危机。我们可以打造我们的社区,让猫狗再也不用因为找不到家而需安乐死。我们每一个人能做的,就是一定要把自己的动物绝育,永不从繁殖商或宠物店购买动物,并支持从“开放接受”的收容所领养动物。同时,我们也要鼓励亲友看齐。只要携手同心,我们便能透过“零流浪动物”的正确方式,成为真正的“零安乐死”。
由Rebecca Chui发表
标签: “猫咪天堂”, “零安乐死”收容所, 不弃养, 以领养代替购买, 动物绝育, 解决流浪动物危机
发表于 Thursday, April 11th, 2013,3:08 pm 并储存于 伴侣动物。 您可以通过订阅 RSS 2.0 密切留意任何对于此博文的回应, 更可以发表回应,或在您的网站上使用 trackback (引用通告)功能。
发表评论(如果你此前从未发表过评论,那么你的评论将需通过博主审核;通过之前尚不能显示,感谢你的等候和理解。)
姓名 (必须填写)
邮箱地址 (必须填写)
网站 URL
搜索博文
Z新博文
历史博文
分类
世界各地关联机构
香港邮政总局信箱1700号
阅读我们的完整版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