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育儿

如何用爱抚缓解孩子的各种情绪

3回复 阅读 1372

一直收听的微信”积极心理学绘画疗愈“常有非常好的文章,下面转载的这篇”柔软爱抚“,告诉我们如何用母亲的爱抚安抚孩子的各种情绪。我们都常会有这样的体会,身体的不适和疾病很大程度上和我们的情绪压力有关,更何况幼小的孩子

当我们受到惊吓、感到恐惧或者被批评 时,我们就会下意识地处在一种“紧绷”的 状态——整个身体都绷得紧紧的,肌肉变 得僵硬,眼睛会瞪得很大,抿着嘴唇,紧 握拳头……与此同时,我们的心灵也会处 于紧张的防御状态,不再具备开放性。

面临威胁和危险,成人如此,孩子更加情 何以堪?!“因为我们相爱”,爸爸妈妈, 请你们尽力以柔软的方式来对待孩子

强烈的情绪如果不能及时排解,会转化成 物质形式留驻在身体里面,让肌肉、关 节、韧带等变得僵硬,甚至出现各种各样 的疼痛和疾病。身体不仅受头脑控制,也 受潜意识支配,身体感受并记忆情感的能 力,大于头脑3000倍以上。情绪感受通 常是通过身体,Z为真实地表现出来。

如说,容易生气的爸爸,他的肩颈部位就 是硬邦邦的;容易自责的妈妈,她的腰背 部位经常酸痛;容易抱怨的奶奶,很可能 有消化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身体僵硬 的表现,而这种僵硬又是情绪能量淤积导 致的。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情绪与脏腑、经络相 通,过当的情绪能量会成为身体的阻碍, 不通则痛,身体的失衡由此而来。

·阴阳应象大论》里就提出:“喜伤 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悲 伤心”,“恐伤肾”,“惊伤胆”。简单说,情 绪在人体内的流动是通过神经、经络、体 液或其他传导组织来实现的,如果受到突 然的、强烈的或者持久的情绪刺激,在身 体中就会出现一股很大的能量传导,超过 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从而导致 紊乱,发生淤滞。表现在身体上,就会有 各种异常反应——疼痛、憋闷、腹泻等, 甚至会引起疾病。

情绪冲击导致身体的异常反应,在小孩子 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当孩子受到惊吓、 感到不安或者持续地处于压力状态下时, 就有可能会发烧、会腹泻,甚至出现一些 难以查明原因也难以治愈的病症。化解方 式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孩子的心灵和情绪 其实是简单、透明的。对他而言,Z大的 负面情绪就是恐惧——害怕分离(尤其是 与父母的分离),而Z大的需求就是安全 感。因此只要给予足够的爱的抚慰就可以 了,甚至都不需要专业的按摩师和专业的 按摩手法,妈妈的手与充满爱意的抚触, 是Z有效的。

年幼的孩子尚未能完全理解复杂的语言, 周围人说话的语调、身体的姿态等,对他 们的影响更为重要,肢体的碰触,远胜于 语言的沟通。因此,时常把孩子拉到怀 里,抱抱他、抚摩他,哪怕只有短短5分 钟,哪怕什么都不讲,都能让他感觉到 爱,让他放松下来。

腰为肾之腹,是产生生命的地方,抚摩此 处,可以为孩子增加能量。每天花上一点 时间,把孩子抱在怀里,温柔地抚摩他的 肚子和腰部,可以帮助他舒缓情绪,让孩 子感受到爱与温暖,更有安全感。还可以 揉捏孩子的胳膊、腿的内侧,以及手心与 脚心,这样也有助于打通情绪通道,于孩 子的心理能量多有补益。

孩子受到突然的惊吓时,僵化的恐 惧能量会淤积在体内。此时不妨沿着脊椎 左侧、肩胛骨之间的一条竖线,横着拨动 韧带和经络,让这个位置重新变得柔软, 就可以了。也可以按摩胸口,也就是膻中 穴的位置,顺时针揉捏,帮助宣泄情绪

孩子感到悲伤时,把充满关怀和爱的 手放在大椎穴(即颈椎第7椎,约颈肩相 连处),即使孩子一个劲儿地哭泣,手也 不需要动,妈妈温暖的手的轻柔抚触,自 然就可以将僵化的能量化解开。这样做还 能让孩子感觉到背后有一股支持的力量, 这对他们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哭得太 厉害,则不妨把手放在他的背部,从大椎 穴沿着脊柱往下,大片大片地按摩,抚摩 范围可以波及到脊柱两侧的膀胱经,直至 命门穴(即腰椎处),能有效排解情绪能 量。

孩子感到恐惧时,把手放在孩子的 颈部,当他感觉到被支持时,恐惧感就会 减轻。同时,可以把另一只手放在他的小 腹处(即肚脐下方、耻骨上方)

动。这个部位通肾,恐惧情绪通常在这里 郁结。当这份恐惧随着揉动向上顶出,孩 子可能会以哭喊等方式将它释放。

脊柱上的每一个部位,对应着一个特 定的年龄段,也对应着一些特定的情绪能 量。有针对性地进行按摩,会获得更好的 效果。 ● 骶骨。这也是储存恐惧的地方,当 我们感到害怕时,可以抚摩他的屁股,会 有神奇效果。 ● 腰部。抚摩此处,也有助于让我们 感受到爱、支持与关怀。 ● 腰椎第1节、胸椎8-9节。每天抚 摩这个部位,能帮助我们释放他在成长经 历中积蓄的情绪

想要给予孩子柔软的抚触,爸爸妈妈也 要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柔软起来。不仅负面 情绪会造成身体的压力,过度的正面情绪 其实也会有同样效果。因此,问题的关键 不在于情绪是什么,而在于如何对待它。 当强大的情绪之流经过身体时,压抑往往 是不足取的,如果它们被拦截、被困顿, 就会留驻在体内,形成身体的障碍,相 反,如果让它们潺潺流动,来了又去,就 不会留下负面的影响。因此,如果想大 哭,就哭出来,因为哭并不是情绪,而是 帮助我们排解哀伤情绪的方式,当我们畅 快淋漓地将哀伤都发泄出来,身体就不会 受到多大的损伤;同样的,如果想笑,就 开怀畅笑,如果愤怒,就高喊出来……用 自己喜欢的、觉得舒服的方式,将情绪释 放、清空,就是对身体Z好的保护。这种 顺应而不抗拒的态度,就是一种柔软的 爱,我们由此得到的,也将是一个柔软的 身体经络通畅、体态匀称、行动矫健、 肌肉充满弹性。任情绪自由进出,身体便 不再因积郁、阻滞而坚硬板结。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凤栖金桂 硕士二年级

这好的帖子顶起来哦

李青分众传媒 初中三年级

好帖子啊,,顶起来!

惠茹 小学三年级

不仅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爸爸妈妈们也需要常常觉察自己哦!年龄和身体上成熟了,当上了爸爸妈妈,不代表心理和情感就是成熟的!常看到帖子,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因为各种家庭琐事和矛盾争吵甚至打架,当着孩子,对孩子的伤害可是终身的!3岁之前对妈妈的爱和陪伴的满足感很重要,3-6岁则是父亲教会孩子边界感规则感的关键时期,而妈妈的情绪要恒定温暖接纳,给整个家庭支撑。回想自己,当初是很糟糕的妈妈!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