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死守不降的那些理由

2回复 阅读 1101

奢侈消费风起云涌,助长房价飚升

国家为什么要调控房地产?因为房地产发展过快,长期占用“超车道”行驶,严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因为房价上涨太快,几乎是翻着跟斗上涨的,不利于改善民生。中央ZF调控的目的非常明确,只不过大家没有解读明白。

中央调控房地产,是控制房价过快上涨,是“控制过快”,控制暴利,真正意图是不要让房价涨得太快了,但可合理上涨,是将房价控制在一起合理的上涨幅度,而不是要打压房地产,中央ZF对房地产对经济的影响和拉动作用,是非常清楚的,不可能打压房地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房地产仍然会一路凯歌,在五年内指望房价下降,无异于痴人说梦。当然,房价的波动是有的,短期下调后很快又会上升,主线上上升的。

地价猛涨,催高房价

大家只看到房价在飞涨,实际上地价房价涨更快,有报道说,十年前买下的地,至今未开发,光地价就翻了几百倍,比做开发还赚钱,又省事。地价是一年比一年高,象孙悟空翻筋斗似的。

地价占了房地产开发成本一小半,地价上涨,房价肯定上涨。ZF采用拍卖的方式出让土地,也只会加速提升地价,人为把地价炒高,除非国家改变土地出让、流转形式,否则这一方式只会把地价不断推向高点。

前些年出现的土地楼面价高过房价就充分说明了问题,面粉比面包贵是很不正常的现象。一些央企介入房地产开发,因为央企有ZF背景,不缺钱,导致地王频现,这一切都成了房价上涨的背后推手。

建材价格攀升,成了房价的幕后推手

除土地价格暴涨外,房地产的其他方面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钢材、水泥等建材价格的上涨,成了房价上涨的一个隐形幕后推手,成本增加,房屋售价无疑是会跟着增加的,并且房价的增加比成本增加的系数高很多。

可能有人会说,建材成本的增加,在整个成本构成中所占比例不大,并且建材价格的上升,对房价的上海影响非常有限。诚然,建材成本的增加,在房价上涨中所形成的推动力是有限的,理由十分简单,因为到今天为止,房地产仍是暴利,是其他任何行业所无可匹敌的。

并且房地产的规模效益明显,利润略高于其他行业一点点,都足以形成巨大的利润漩涡。全国某著名楼盘,在北京开发的项目,包括所有成本,每平方米大约为5000元,老板初始计划开盘9000元/平方米,过度到12000元/平方米。大家可能无法想象,事态的发展也远超出老板的期望值,后来该楼盘售价攀上3万元/平方米,现在到了5万元/平方米,试问这种暴利有谁能敌?

尽管建材成本房价的推动不大,但是并不等于没有推动,成本增加,开发商是不可能自己掏腰包的,肯定要转嫁到房价中去,此外,建材成本上升,至少也给了开发商一个涨价的合理借口。

城市化进程拉动房价上扬

中国城市水平只有百分之四十多此,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70%以上,中国离这个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意味着还有大量的农民要进城,这些进城的农民需要住房,住房需求空间非常庞大。中国正处于经济调整增长中,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必然伴随大量非城市人口涌入城市

要知道,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了大多数,光进城的农民,就是住房消费中一个非常诱人的数字,除非城市化进程停滞,农民才不会进城。

中国城市正处于大拆大建的高速发展期

君不见中国城市扩容简直就是加速度前进,今天的一个城市,几年前的城区范围还很小,三五年后,城区范围就成倍数扩大。此外,大拆大建还导致大量的拆迁性需求,并且都是小房换大房,普通房换高档房。

经济发展离不开房地产,支柱产业地位仍无法动摇

城市在几年前,是以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来对待的,当下大城市的经济发展逐步走上正轨,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虽然不明显,但是仍然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仍然是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这就是为什么中央进行调控,地方ZF却不配合的根源所在。

对于二、三、四线城市来说,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产业薄弱,城市造血功能不足,只有依靠房地产来带动经济的发展。房地产的开发,是城市方向的引领者。

房地产开发到哪里,城市就延伸到哪里。房地产的带动作用,是谁也不可低估的,几乎带动所有行业的发展,比如服装、化妆品等看起来与房地产无关,实际上服装和化妆品业的发展也有房地产的功劳,开发的大量服装和化妆品主题商城及专业市场,无不在推动其发展的车轮。离开房地产,各行各业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房地产成了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

房地产成了地方ZF财政收入主要来源,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不说房地产地方经济的拉动,单是房地产开发所需的土地供应,就是地方财政的支撑点,假如缺了土地收入,地方ZF的腰包就会囊中羞涩,减少了财政收入,就会影响到地方ZF的行政力量、职权力量。

因此,无论中央怎么调控,地方ZF自有算盘,拨打着自己的小九九,不能公开支持房地产,便在暗中支持,这也是中央调控成为“空调”的一个重要因素。

假如国家规定拿到预售证前不允许采用排号、放筹、登记、预订等,除了一线城市基本做到外,象二、三、四线城市,基本没有实行,ZF睁只眼闭只眼,实际上在暗中支持房地产发展。

媒体捕风捉影、大肆宣杨,搅混一池清水

媒体喜欢把目光投身那些有点名气,比如任志强、潘石屹之类,只要他们稍一张嘴,媒体就一窝蜂路着上,不惜版面为其摇旗呐喊、擂鼓助阵。某个有点名气或者实力较强的房企降价或者涨价了,这原本就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是市场营销手法,压根就不值一提,可是媒体却当成新闻焦点,洋洋万言进行讨论点评,硬是用高射炮打蚊子,弄得全国上下炮声隆隆。

FB性需求拉高房价

所谓FB性需求,就是那下政界官员、公务员因FB而收入丰厚,在三四线城市,许多居民几乎都买不起房,附了那些做生意做得比较好的以及企业老板,三四线城市的白领收入有限,仅靠工资很难在短期内买得起房。

开发商不可能降价,房价只会走高不会下跌

开发商是做经营的,对这种道理了如指掌,知道降价换不来销量,就只有死扛,再说了,开发商普遍对房地产的前景十分看好,是不可能降价的。除了极少数资金十分困难的开发商,不排队降价套现的可能,但即使有部分开发商降价,也不可能引发降价潮。所以指望房价下跌,无异于痴人说梦。 (转载)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猪头怎么啦 大学四年级

所以说GDP都是‘狗得屁’

孤独的老人 小学六年级

额、、、这苦了我们这些没有归属感的我们哦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