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汉网027社区
武汉ETC之五宗罪之:
ETC的上马看似可以减轻城市拥堵,增加路桥收入,但是如上所述,实际上费用将转嫁到一小部分必须过收费桥隧的车辆上,而必须过收费桥隧的车辆,除了可接受费用的私车外,物流车辆将不可避免的收到Z大的影响,而年票货车的费用增加比例远大于私车,而成本的增加必将转嫁到市民身上,整个物价的影响将是必然;其次武汉市由于这几年城市道路建设处于高峰期,城市里的堵点除了集中在过江通道外,武汉三镇都有较多的堵点,而无须过江的市民购车的意愿将被放大,而这一部分车辆的增长完全对路桥费的收取没有意义,只会让三镇本身的交通更加拥堵;再其次,配合ETC的上马,武汉公交提出了三年规划,其目的是减少过江公交数量,缓解拥堵,而ETC的上马导致部分有车族,放弃开私车过江,从而增加了过江公交的压力,Z终的结果将是市民怨声载道,幸福感下降。
ETC的上马,改变了原有的收费格局,增加了新的利益集团,而从相关人的网上言论可以看到,将武汉三镇隔离开,在某些人的眼里是一件利市利民的大好事,而交通的发展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正是由于这几年年票制度,引发了三镇房地产、商业、餐饮、物流等的相互渗透,充分促进了三镇的共同发展,而ETC的实行,不但将使三镇的联系变得疏远,影响面将涉及房地产、商业、餐饮、物流多个方面,影响到众多公司的发展,以及投资人的利益和他们所代表的投资人对武汉投资大环境的看法,同时也将影响到武汉城市圈的格局。
三、 急功近利,技术风险难以避免,异常拥堵将成常态
本人不想猜想是什么促使ETC的上马,但是在市内交通上ETC武汉敢为全国先,我相信在全国已经上马的高速公路、桥梁ETC项目中,所面对交通通过量如武汉如此之大的恐怕不多,而且高峰期持续时间长的也不会比武汉多,而且,武汉ETC的上马将是在没有很好的缓冲下(车辆通行量由小逐渐增大)实施,设备问题、驾车人的使用问题等都将导致车速的降低,导致六桥一隧的通行量降低,而且希望此系统确实能够保证100公里时速下能够正常工作,如果要求车速降低至40公里以下,将导致六桥一隧的通行能力下降30%。(按本人理解,市内交通和高速、非市内交通主桥梁的Z大差异在于,一个车流高峰峰值突出且峰值高,而非市内交通的车流曲线相对平缓且峰值低),如上所述,在其他措施没有相应预案的情况下,至少在ETC实施初期将出现异常拥堵成为常态的现象(而后期是否能够对武汉交通形成良性促进,完全看实施单位的技术实力和全局统筹能力)。而武汉作为全国首例,全国很多城市都会关注此项目的成败,毕竟这是未来有可能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此目的的科学性也值得商榷),可是此项目在武汉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呢?如果失败,武汉作为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发展并不靠前的地位会做何变化??
四、 因噎废食,破环武汉长期发展规划
随着高铁以及全国铁路、水利建设的高峰期的到来,武汉、湖北迎来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契机,作为ZF职能部门,每个部门都应围绕大武汉、打湖北一盘棋做规划,并不是每个部分都必须赚钱,从全局看,有的部分亏钱,整个大局才能赚钱,而一部门赚钱,导致其他部门发展受阻的事情是全局建设中的大忌。暂时的缺钱(??是否真的缺钱,还是由于漏洞太多、欲壑难平??)不能靠杀鸡取卵来填补,无论是要筑巢引凤,还是要放水养鱼,一个完整的三镇是武汉发展的基础,武汉三站具有非常大的互补性,而三镇资源的统一调度,乃至武汉城市圈的统一调度是大武汉发展的基础,ZF应该更多做的搭台,而不是人为将三镇隔离,那是拆台!汉口的商业、武昌的人文、汉阳的休闲可以和谐发展,莲藕节(全藕宴),渡江节(全鱼宴),土菜节(鄂西南的土菜特色,民族风情),赛马节(博采,休闲),温泉节等等,集全省的特色资源(洪湖莲藕、人文,东湖的传奇、伟人的足迹,三峡的风光、人类的力量,各地的土菜,温泉疗养等等)配合铁路、水运的契机,武汉必将在几年内迎来一个发展的高峰,将文化传播业向汉阳迁移,依靠琴台大剧院、国际会展中心,大力发展文化传播业,“唯楚有才”打造武汉特色文化节目等等,而这未来的一切都会因为ETC受到影响。
五、 树大招风,隐患重重
此项目敢为全国先,而此项目牵扯利益之大,影响面之广是武汉市近几年来少见的,这样的项目要想干干净净,实在有些勉为其难,不干净只要不引人注目也还好,可这个项目又影响面太大,要从策略上讲,先定个低价把系统上上去,运行一年半载,再找个理由往上升,或者先设定一个联动机制之类的,埋下涨价伏笔才是上策,可是现在直接定个高位,闹得民愤难平,而且操作流程上,先霸王硬上弓,生米做成熟饭,ETC已经势在必行,只剩下收费问题需要讨论(推手的动力是相当的足啊),如果Z终落下什么把柄,或者说辞,武汉ZF颜面何在啊。
详情请看:http://bbs.cnhan.com/thread-1638446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