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户外
8188600 高中一年级

Z喜欢过年参加庙会,看舞狮,龙灯,希望我能获得门票哦

lanmaor 超级意粉

我觉得:过年就是在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看春晚,

现在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蛮少了,

今年过年应该是大团圆了,,呼呼,,

很开心期待,,,,

欢乐谷Z想的还是玩一次凤舞九天,,

那赶脚不是一般滴好啊,,,

本帖Z后由 lanmaor 于 2014-1-26 09:25 编辑

zohg333 初中二年级

可以送门票吗?我带我儿子去啊,一定要送啊{🙏}{🙏}{🙏}{🙏}{🙏}{🙏}{🙏}{🙏}{🙏}{🙏}{🙏}{🙏}{🙏}{🙏}{🙏}{🙏}{🙏}{🙏}{🙏}{🙏}{🙏}{🙏}{🙏}{🙏}

y1ng 高中一年级

我觉得过年Z有代表的表演就是彩莲船 一年中,Z隆重、Z有气氛的,就是春节了。从腊月办年货、掸扬尘、送灶神、贴春联,到吃团年饭、守岁、拜年等,对于多数人来说,春节都是一场辞旧迎新的盛宴。 武汉社会科学院民俗专家张笃勤提到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年俗——彩莲船。他说,制作彩莲船时,用几根细竹竿扎成船形,然后用白皮纸粘糊,再用彩色纸剪出吉祥如意的花样装点,船上粘着龙凤吉祥花,挂上五彩缤纷的彩球,船头贴着大红“福”字,扎两朵鲜艳莲花灯,船舱后板粘着一尾大鲤鱼,一只造型精致的彩莲船就做成了。 开始行船时,有鼓乐队、撑船能手、坐船姑娘和艄婆,还要有能唱能和的歌手,一路上,乐队齐奏,彩船紧跟,舞女伴随,所到之处,周围群众均携带家人蜂拥而至,一派热闹景象。

还有庙会是大年Z古老的印记,然而时光荏苒,还有多少村庄还保留着洋溢着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古老庙会,可能再过几年这个风俗都不存在了。可是即使再快速发展,那些优秀的古老风俗我们不应该让它们被更新换掉,还是要保持并传承下去的,因为它寄托着老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文化,还有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怀念庙会上的吹糖人、画糖画、捏面人、写对联。都是春节传统的风俗 。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中国传统佳节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挂起对联,寓意对生活的美好祝愿,这个时候,对联又叫做春联,有新春、春节之意。

捏面人这种手艺流传到如今总有二三百年了。亲友的纪念佳品。外国旅游者在参观面人制作时,都为艺人娴熟的技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倾倒,交口赞誉。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人们在春节这个喜庆日子里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本帖Z后由 y1ng 于 2014-1-26 10:31 编辑

酷儿111 大学四年级

我觉得过年Z有代表的表演就是舞龙舞狮划龙船,喜庆、热闹。

潇洒女人 硕士三年级

我们要去欢乐谷过年呀

tqwillin 小学六年级

门票太贵了!

lxpzr 大学二年级

过年去哪好玩?肯定是武汉欢乐谷咧!

人们都十分注重旧历除夕的全家团聚,这一天要吃年饭,也叫团年饭,全国各地皆然。吃年饭的时间,一般在晚上,也有在中午的,但武汉的一些人家却安排在除夕的凌晨。在腊月之初,楚地便有腊八日腊鼓催春之俗,谚云:“蜡鼓鸣,春草生”。春种时节的早日降临,意味着一个好的年成。腊月二十三,人们用祭灶文、灶马、灶糖等拜祭灶神,向灶神祈福,使民众不缺衣食腊月二十四为小年,在小年夜,有的地方有“照田亩”的祈年巫术,“村露燃火炬,照田亩,烂然遍野,以祈丝谷”。大年三十是祈年巫术较集中的一天,楚地的人们过年一般要留“宿岁饭”,待新年以后弃之街衢,表示“去故纳新”。还在牛栏猪圈等处贴上春联、斗方,以期“六畜兴旺”。这些人家从旧历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起,就忙着办年货,忙到腊月二十九日进人高潮。这一天,所有该炖、该煮、该炒、该炸、该蒸的菜肴,都要制成半成品,并把年饭要吃的菜看准备好。每样菜都象征一个好兆头,如一个熟猪头代表福,大块熟猪肉代表禄,用笋丝、千丝、粉丝、胡萝十丝加上黄花、木耳、香菌、芹菜等一起炒成的素什锦代表寿,用肉丸、鱼丸、豆腐丸象征"三元及第"(武汉人"丸"字发音为"元"),用油炸全鱼象征"年年有余。等。烹制好这些菜看,已是深夜时分。讲迷信的人就“钟"(武汉土话,指时钟转为零点,以后供神祭祖,然后吃年饭。全家老少,欢聚一堂,边吃过谈,欢声笑语,持续几个小时,一直闹到东方发自,天明大亮。这也是个彩头,叫做越吃越亮。预示着来年大吉大利。为了使这顿年饭吃得欢乐,开始拿碗筷时要注意,掌上桌的碗筷只能多,不能少。如果每人都分得了碗筷,还有剩余的,那就意味着来年要添人进口;如果缺碗少筷,就会结这顿年饭罩上阴影,因为讲迷信的老人认为这预示着他们在来年将面对不幸。? 当年武汉一到正月初一时,电影院则放映《压岁钱》和《王先生过年》的影片,话剧则上演着著名剧作家陈白尘所撰写的《金玉满堂》,这是影、剧院老板用以庆贺春节的做法。京剧则上演《甘露寺》、《美人计》、《芦花荡》(后名之为《龙凤呈祥》)。初一“财门”一开,就有亲友上门来拜年,这就首先给他一杯“元宝茶”,这“茶”是用开水冲白糖的,“茶”中有几颗红枣,杯中则有一“古钱”空心的铜制“茶挑”,这是给人们用此“茶挑”挑红枣吃而不会就水带上来而准备的。还给客人泡上一碗“嗑碗茶”,茶中也放有两颗红枣表示吉利。还端出“茶盒”来请客食用,这“茶盒”有四格、五格、七格和九格的,四格、五格摆的只是酥糖、瓜子、花生、甜豆和云花糕。七格、九格的则加有蜜枣、冬瓜糖、糖莲子、青梅等。吃罢“茶盒”后,经常是下面条来招待客人,面中打两个“荷包蛋”表示是“元宝”,吃面时的菜则是烘鱼、腊肉、香肠和“十样菜”四盘。有的人则是“拜跑年”的,他们一来就作揖打躬表示拜年,叫他喝茶、吃点心和面时,他就说:“存倒、存倒”后立刻就离去了。

? 还有的人和商店,印好了红色的贺年片,派人到有关系的人家去,将贺年片从人家的大门门缝里塞了进去表示“拜年”。有的小孩则三五成群地敲打着锣鼓沿街游行,饿了时就近去到亲友处以拜年来混上一顿吃的。

? 初一的早晨,长辈们都要裁上一张大红纸,用毛笔蘸上墨汁来写上几个字,这叫做“新年开笔”,写的多是:“元旦发笔,大吉大利”和“新年开动龙虎笔,大吉大利到年底”等。春节期间是要讲吉利的,如史家去拜年,问路时你就不要说是姓史,而是要说:“请问一声,姓活的是住这里吗?”

? 从正月初一到十七,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都可听到流动的小贩们在喊着:“活的,活的!”所谓活的,就是应春节而生的各种小孩们所玩的纸扎的灯笼,夜间在灯笼内燃点蜡烛。有手举的鲤鱼灯、虾子灯、飞机灯、龙头灯,地上有可以转动的“骰子灯”,小孩们推着它边走边喊着:“幺二三、四五六”。春节时的“灯”,除了流动小贩们边喊边卖的外,还有定点出售的地方,如当年汉口的四官殿,就是出售高级灯笼的地方,那时Z高级的“走马灯”卖银元两块一个。“走马灯”内有可以转动的“五虎上将”,灯外有可以扯动的两个和尚将一顶帽子换着戴,都是自动的。还有“竹马”灯,将马分为两节,“马头”系在小孩的身前,“马尾”系在小孩的身后,前后在夜间均点上蜡烛,小孩则跑动像骑马一样。因当年汉口四官殿以卖“活的”(灯笼)而出名,故至今还流传着一句谚语:“四官殿的,活的。”意思是说东西是不牢固的,而是活摇活动的。“竹马灯”是一种有危险的灯,弄不好小孩们会将衣服烧掉,或烧伤身体。

? 正月初一到初四的早上和深夜,家家都要“开财门”和“封财门”,各放小鞭一挂,撕下“封条”和贴上“封条”。这四天屋内所扫的垃圾都堆放在堂屋挂有“围桌”的桌子之下,等到初五(财神日)接了财神以后,才将垃圾全部清扫出去。据当年的老人们说,这样做是要将春节的“元宝”存起来。京剧在春节期间演唱时,开始还要“打闹台”(即锣鼓伴奏),继之则是“跳加官”(哑剧),祝贺观众福星高照、发财,以后才上演正戏。家家户户的堂屋上方的桌子上,均供有“福、禄、寿”三星的磁像,桌子前面则挂有“围桌”,不叫人看见桌子下的里面。春节期间还有一句俗话是:“拜年莫拜初五六,那将会是有鱼而无肉”,意思是说在初四以前到人家去拜年有好菜吃,到了初五以后就会是有鱼无肉了。“初五”是财神日,过去的商店都是在初一到初四停业休息,初五开张则可以发财,如今都改为了“初八”开张了,理由是“要得发而不离八”。

? 正月“初五”一过,人们就要互相“请春客”,请来亲戚朋友来吃新年伊始的一顿饭,在这顿丰厚的美餐上,主要的点心就是“油炸春卷”了。“春卷”的馅有地菜的、韭菜炒肉的、虾米地菜的和虾仁韭菜的。“初九”是“上九”,三镇的人都会到汉阳的归元寺抢个“头香”,“头香”未抢到,也在该寺内去数罗汉。春节时小孩的玩具还有用口吹的、薄玻璃做的“嘀冬”,大的可以吹得“嘀冬、嘀冬”的响,小的还可以用口哼唱,但是这种东西因为玻璃太薄,容易弄破,故有“嘀冬嘀冬,拿钱来送”的说法。这种东西玩起来是很危险的,一旦弄破了,玻璃就会弄到嘴里或伤面部。初六的下午是“送年神”的时候,小孩们就垂头丧气了,因为他们所喜爱、欢乐的春节就要离开他们而去了。

? 春节时吃点心的“花样”很多,如用开水冲麻油和盐的干饭米泡,可用开水冲甜的阴米米泡,也可干吃硬豆米泡。“豆丝”干的可以用腊肉煮着吃,湿豆丝可以用青菜、肉丝炒着吃或煮着吃。糍粑可以炕后蘸糖吃,也可煮咸汤糍粑。水磨年糕可炕了蘸糖吃,也可煮着吃或炒着吃。桂花堂年糕则须吃“甜味”。猪油年糕就只能蒸着吃。

? 社火:楚地社火,各处不一样,但归结为两类,一是地面社火,二是高台社火。地面社火多在晚上,高台社火多在白天。内容有旱船、竹马、大头宝宝、哑老汉背媳妇等。随之有舞龙、高跷、舞狮等表演。高台社火是游行时表演的一种形式,表演者根据历史故事,编成一组一组造型,由人抬着或用汽车拉着行进。汉川市与应城、天门交界处的垌冢镇,每年春节都要举行高台社火。在高台上扮演《八仙过海》、《西游记》、《天仙配》、《唐知县审诰命》等,形象逼真,维妙维肖。 。 扑蝴蝶:一男执长竹条,上系一纸或布扎大蝴蝶,众女子执扇边舞边扑。溜老三推车:一女子站在扎好的车架中,前后各有一人推拉,边推边唱。唱词多为男欢女爱,庆丰收,赞家乡美景的内容,或现场取题编唱。猪八戒背媳妇:滑稽剧,一人同时表演男女两个角色,面部化妆和服饰半男半女,左男右女。表演时其腔调、动作、神态、心态,十分滑稽可笑。

春节期间楚地的民间竞技体育活动:

拔河:传说是由“牵钩”发展而来。早在春秋末期,楚国与越国交战,越国水师兵多将广,战船实力雄厚。楚国为战胜越国,特请来木匠始祖鲁班,商讨破越之计。鲁班苦思数日,终于想到以“牵钩”控制越舟。楚国采纳了鲁班的建议,连夜赶制了数千个铁钩,选用身强力大的楚军士卒,进行紧急训练。开战时,一个个大铁钩勾往越国战船,每个铁钩后,都有数十、上百的楚军士卒,拼命拖住连结铁钩的粗绳索,使越船无法行动,楚军终于大获全胜。“牵钩”传到民间便演变为“拔河”。在唐代,唐明皇还举办过千人拔河赛,邀请外宾和各国使节观看。

摔跤:多为青少年自由比赛,往往吸引观众数百人。

踢毽子:是楚地城乡老少皆宜的活动。花样很多,有内侧踢、外侧踢、内外侧踢、膝踢,脚尖停毽,头部停毽,还有拐、剪、跪、踏、雀、夹、陆地拐等等。

跳绳:有单跳,双人跳,多人跳数种。普通的是双脚跳,也可单脚跳,单双脚交替跳,还可以反方向摇绳跳,还可高抬腿跳,双摇跳,累计跳法三百多种。比赛分速度赛,花样赛。以快取胜,以巧取胜。

? 举石:节日期间,不时有人三五成群进行举石磙、石磨、石凳、石块的比赛,或挺举或赛距离。此活动为楚先民所创,现在仍流行于楚地农村。

? 抵杠子:分抵木杠、抵扁担、抵板凳等,两人相抵,看谁力大。

?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叫“上元节”。这时京剧就上演《薛刚大闹花灯》和《洛阳桥》(又名《天下第一桥》),剧中有各种杂耍和武术表演。既是“元宵节”,则家家户户均要吃“元宵”。正月十八是“灯节”,到了晚上,小孩们都拿着各样的灯笼到杂货铺(副食品商店)去“化蜡烛”,口里说道:“一年到头,化支蜡烛”。商店店员怕小孩来了一次又来,就在给过蜡烛的小孩的灯笼上用蘸墨的毛笔画上一个记号,以防小孩再来。有的小孩手中拿着一大把蜡烛时,他的灯笼上就被画得一塌糊涂了,成人们一见都会笑了起来。正月十八的晚上,按照前辈老人的规定都要叫小孩们在睡觉之前将灯笼焚毁掉。但是有的小孩的灯笼是将他所得的“压岁钱”的两块银元所买的很贵的“走马灯”,他哪里舍得用火烧掉呢?于是就苦苦地哀求爷爷、奶奶,把“走马灯”留下来,好明年再玩。

?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中,庙会是Z吸引人的民俗活动。庙会起源于宗教的祭祀活动,岁岁年年、绵延不断。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加,在隆重的祭祀活动中融入了集市交易和娱乐游戏活动。随着集市交易和娱乐游戏活动的不断增加,有了赶庙会之说。庙会期间,香火、鞭炮不绝,香客、戏客如潮;商贾云集,生意红火。宗教祭祀活动退居到次要地位。庙会包涵了浓厚的民间传统文化,汇集了民族风物和民间文艺,又是节日期间喜庆的购物集市。所以庙会又有“庙市”、“节市”之称。

祝大家有钱花岔着花在欢乐谷嗨皮啊!

qichaitian 大学一年级

一直都好想去欢乐谷,但每次都是遗憾错过,希望能借得意&欢乐谷这次给力活动,把心念的票票秒到手

个人觉得过年就是要和往常不同,要积极寻找感受哈正宗传统的年味,各地风俗不同民俗表现方式也不同,我见到的有:放鞭炮,写春联,剪窗花,包饺子,吃团年饭,舞龙灯,采莲船,糖画,泥人,皮影……(或许有的不一定是民俗表演,但我想要失传的非物质文化咱努力支持一个

说正题吧,喜欢安静的人也想体验大不同,所以我觉得Z有意思有年味的应该算前几年去黄陂杨店看的那场龙灯巡游,去之前就听说那有一系列步骤,EG:闹扎请开光等,记得当时和路上的朋友一起,从见到第一队开始,一路跟随,顺着田间小路,感受泥土的芬芳空气的清新,耳边是震耳欲龙鞭炮声,看着每处龙灯集结,观着每地龙灯舞动,满心都是快乐新奇和激动,特别是晚上的时候那龙的眼睛!!!不得不佩服那边人们的急智和充分的想像力。

31号就到春节啦,现在倒数中,先祝混坛子的各位新春喜乐洋洋,工资渐涨好运连连,福气享不完,儿孙满堂家兴旺!

本帖Z后由 qichaitian 于 2014-1-27 09:12 编辑

cy_cxe 大学四年级

我要去欢乐谷

过年Z有意思的表演 当然是舞龙舞狮了

fairyl 大学四年级

小时候Z爱过年,可以穿新衣,收压岁钱,还可以放鞭炮!一堆小孩子跑来跑去到处玩。现在没那个感觉了

哦,还有正月十五区看花灯、猜花谜

ssyj 大学二年级

我想去欢乐谷感受别样的欢乐中国年!!!

说到过年,各地风俗都不一样,作为九省通衢之地的武汉以及周边地区,曾经也有不少富有地域特色的有趣过年民俗。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这些很有“年味”的风俗习惯已经渐渐被人所遗忘。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何祚欢、沈远义这些“老武汉”,去寻找那些消逝在时间长河中的武汉年俗,供年长的武汉人们细细回味,也让年轻的武汉伢们开开眼界。

武汉过年·年俗

冬至大于年

公历每年的12月22日是农历的冬至日。唐宋时期,“冬至”与“岁首”并重。到了这一天,人们要换上新衣,准备美酒佳肴祭祀祖先。祠部还规定放假七天以示庆祝。我们正暂Z长的假日也就是七天,而且还包括双休日在内。所以就有“肥冬瘦年”之说。

“冬至”这天全家要团圆,而且不得有外人参加。即使出嫁回娘家的女儿,也得离开娘家回夫家去团圆。第二天一早,要换新衣给老人尊长拜年贺节。出门前要吃馄饨,谚语“冬至馄饨夏至面”中的“馄饨”就是武汉人说的“水饺”,是不同于北方水饺的。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一些传统的习俗流传下来了,一些传统的习俗简化或消失了。正暂的“冬至”,是武汉“腌年”的开始。有条件的人家腌鱼腌肉,据说,“冬至”过后是腌制鱼肉的Z好时机,除更香更进味更好吃外,腌制品一年都不会坏。

“忙年”忙些么事?

进入“腊月”人们开始“忙年”,那到底忙些么事呢?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忙年是不能跟正暂比的。正暂荷包里暖和,手里有钱,物资丰富,想买么事有么事,只管往屋里搬就可以了。过去跟正暂可不一样,一下班就为破旧的房子糊旧报纸,架起烧木柴的缸灶炒花生,炒瓜子,炒米泡,捏糖裹,炸翻馓,炸肉丸子,豆腐丸子,藕丸子,炸全鱼,炸鱼块等,每天要忙到凌晨三点多才睡觉,睡不到三个小时又连忙起来赶去上班。那日子真是又苦又累呀,可是在忙年哪,心情是愉悦的。

儿歌里唱道:“……二十三,开灶天;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满香斗;三十儿,过油儿;年初一,磕头儿……”歌里几乎囊括了传统春节里所有的形式和内容。

老武汉怎么过年?

武汉人的年从腊月二十三就嘎式了。这一天,家家户户“打扬尘”,“尘”跟“陈”同音,也就是除旧迎新的意思。

腊月二十四,就是过小年了。关于过小年到底是哪一天过还有蛮多讲究,老话说“君三民四王子二十五”,意思就是皇帝腊月二十三过,王子大臣腊月二十五过,老百姓腊月二十四过。老百姓在这天就要开始烧香敬神了,还要煨汤吃肉,表示过小年了。晚上要在灶神面前供上一块糯米糖或麦芽糖,封住灶神嘴,让他上天向玉帝汇报时,能讲就讲,能瞒就瞒。这一天还是老鼠嫁姑娘的日子,所以以前的姑娘嫂子还要用红绿纸剪成嫁衣压在灯台下,为老鼠送上一份厚礼。

接下来,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说这段时间的童谣也有:“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割鱼肉;二十七年事毕;二十八杀鸡鸭;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桃花谢。”

腊月三十除夕,要贴对联门神、贴福字、贴窗花,要祭祖,吃团年饭,一家人团团围坐,边吃边咵,一直到转钟,才算完成了守岁。零点一到,就放鞭炮,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把准备好的压岁钱给伢们。

正月初一天一亮,鞭一放,就可以半开大门出门(封门钱纸留一头在门上),出外拜年了。拜年在武汉也有讲究,初一拜父族的爷爷奶奶伯伯;初二拜母族的外公外婆舅舅(在黄陂,初二这天外甥为大,在酒桌上可以坐上席);初三拜妻族的岳父岳母;初四拜亲友;初五是财神生日,商店复业接财神(蛮多做生意的都要到归元寺烧头炷香,祈求新年财源滚滚)。初六把初一累积起来的垃圾倒掉,这叫“送穷”。

过年在中国人心里是看得蛮大的,“有钱无钱讨个媳妇过年。”过年的方式尽管发生了变化,比如年饭到酒店吃、看“春晚”、短信或上网拜年、外出自驾游等等,但追求团圆和“有余”的文化观念却一点冇变。

武汉还有蛮多歇后语跟过年有关哩,像腊月下油面—有盐(言)在先;三十夜里吃藕—看穿了;跛子拜年—以歪就歪。

过年的忌讳

过年期间忌讳也多,大人这咱总会嘱咐小伢莫乱讲话,不能说“鬼、死人、背时、得病、赊本、沉船、失火、垮台”这些话。还有些特殊的用语:睡觉叫“挖窖”,开门叫“开财门”,流血叫“见红”,鸡蛋叫“元宝”,猫叫“财喜”,老鼠叫“客人”,蛇叫“钱串子”,舌头叫“赚头”,小伢病叫“做狗狗”。

另外,年饭怕煮生了,煨汤怕罐子破,做菜怕烧煳了,小伢吃饭不能把碗摔了。过年期间莫害病,免得影响全年健康;吃年饭不能泡汤,否则出门常遇大雨。在黄陂乡里,新年头三天名堂还多些:男的不动锄头,女的不拿针线,家中少动烟火;每个房间,晚上都要点灯,灯一直要点到元宵;扫地往内扫,垃圾3天内不外倒,这叫“聚财”;3天内不出外挑水;牵牛去塘边喝水,要在塘边放一挂鞭,这叫“借水喝”。

Z后美女拜年:

libo_zcl 大学四年级

我觉得过年Z有代表的表演就是舞龙舞狮、象征了新年红红火火。

地主熊熊的宝贝 硕士三年级

我觉得有意思有年味的传统民俗表演是舞狮子玩龙灯。热热闹闹红红火火过新年!

SHE789 禁止访问

内容被自动屏蔽

花花1 高中三年级

看图片很好玩的样子,希望春节能带孩子一起去玩,感受年味!

小沈阳 高中二年级

好活动!要与家人一起去欢乐谷欢乐一下O(∩_∩)O哈哈~

看到前面tx贴得热闹,我就另辟蹊径谈谈具有浓郁年味的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是武汉人的精神家园

也许汉口长堤街那名叫李包的早点师傅怎么也未想到,他在无意间发明的热干面技艺,经过七十多年的传承和丰富,已成为今人倍加珍惜的精神财富。

而那些当年在汉口码头营生的码头工人们更不会想到,他们卖苦力时声嘶力竭地喊出的码头号子,也成为我们这座城市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可以这样说,人们对城市遗产和财富的认识,从没有像今天这般深刻和迫切。 在一浪高过一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中,武汉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预选名单,经半个月的公示,现即将提交市人民政府批准,包括汉剧、楚剧、汉绣、湖北评书、伯牙子期传说、木兰传说等在内的62个广涉民间文学、传统戏曲曲艺、杂技竞技、民间音乐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社会民俗等类别的项目,进入此次保护名录。尤其令人关注的是,汉正街商贸习俗、武汉人“过早”习俗及武汉人的煨汤技艺、老通城豆皮制作技艺等一大批与普通武汉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事也进入了名录预选名单。 这意味着,我们这座城市对本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浏览这林林总总、多姿多彩的项目,也许不少读者会产生这样的思考和疑问:这些被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西究竟有何价值,它们对于我们这座城市、对今天的人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花如此大的力气去保护、传承、张扬它们?

民间文学类

高山流水觅知音,白云黄鹤绕名楼。家喻户晓贱三爷,木兰从军更风流。

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湖山列市、四季分明的江城,以长江奔向大海的磅礴气势和独特优美的生态环境孕育了难以数计的传说、故事、歌谣、歌词……它们承载着城市悠久的历史,铸造了华中重镇的人文精神。这些绚丽多姿的民间文学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而且成为教育子孙后代和重铸武汉市魂的优秀乡土教材。今天,这些传说和故事还在民间传承,这些歌谣、歌词还以鲜活的生命合着时代的节拍踏歌奋进!如今白云黄鹤已成为武汉的别称,知音传说更是一阕高雅而优美的乐章飞越重洋,在异国他乡余韵绕梁。 民间文学类 1、黄鹤楼传说 2、伯牙子期传说  3、木兰传奇 4、“贱三爷”的故事 5、“惟楚有材”传说 6、卓刀泉传说 7、黄陂民间彩词

民间音乐、舞蹈类

高龙夺魁动京华,单弦一绝把戏拉。码头号子成绝唱,缤纷灯舞令眼花。

九省通衢,得中独厚。历史上的华中重镇,不仅是经济的中心,也是本土文化与南来北往多元文化相互融和的中心。这一交汇与融和在武汉民间音乐、舞蹈的传承、演变中体现尤为突出。由苏州传入武汉的单弦拉戏和由江西传入黄陂区的鳌鱼灯便是其中的代表。它们与已经消亡的码头号子和新千年在全国舞龙大赛中夺得“山花奖”第一名的武汉高龙一起,共同以民间音乐与舞蹈的形式记载了武汉城市发展史,并为武汉市赢得了宝贵的荣誉。 民间音乐、舞蹈类 8、高龙 9、单弦拉戏 10、牌子锣鼓 11、五虾闹鲢 12、高跷狮子 13、武狮 14、武汉采莲船 15、鳌鱼灯 16、高跷亭子 17、汉口码头号子 18、墨龙灯 19、高台狮子 20、天狮子 21、八十八行 22、扑蝴蝶 23、高跷故事亭子

传统戏剧、曲艺类

叶调元颂汉、楚腔,五大曲艺齐登场。传统戏曲遍三镇,楚风汉韵源流长。

湖北省会武汉,是镶嵌在荆楚大地上的一颗流光溢彩的明珠,也是楚天传统戏曲精萃会聚之都。明清以后,随着三镇形成,商埠繁盛,扎根荆楚大地的汉剧、楚剧等传统戏剧和大鼓、评书等地方曲艺纷纷向三楚中心集聚。它们带着泥土的芳香从农村走进城市,经过戏剧史和文人的提炼与升华,又以崭新的面貌从城市辐射乡村,成为楚风汉韵浓郁、深受城乡民众欢迎的精神食粮。 传统戏剧、曲艺类 24、汉 剧   25、楚 剧 26、湖北评书 27、湖北小曲 28、湖北道情   29、湖北渔鼓 30、湖北大鼓   31、黄陂花鼓戏   32、新洲皮影戏

杂技、竞技类

一花一团一赛场,武汉杂技名远扬。民间竞技更活跃,强身健民体质壮。

杂技皇后夏菊花、屡获国际大赛殊荣的武汉杂技团、以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和武汉杂技厅为载体和场馆的国际杂技东方赛场,使武汉成为中国和世界杂技艺术的中心之一。作为衬托红花的绿叶,便是遍布各城区的民间竞技和群众性的武术、渡江等活动,这些民间竞技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杂技、竞技类 33、武汉杂技 34、顶碗 35、木兰武术

民间美术类

微缩家具夺天工,透雕泥塑料不同。剪纸内画皆精美,绝活出国建奇功。

武汉城市发展的历史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民间艺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历史悠久、传承有序的武汉民间美术不仅有一批优秀传人被命名为民间艺术家,而且有了各自的绝活和代表作品。在各级政府文化部门的扶植与组织下,他们纷纷走出国门,作为武汉市民间美术的代表,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民间美术类 36、武汉剪纸  37、黄陂木版年画   38、木雕船模工艺   39、武汉泥塑 40、武汉面塑 41、小口径瓶内画工艺 42、人物透雕   43、明式家具微缩工艺 传统手工技艺

榨房榨出纯净油,彩龙生动凭汉绣。

武汉灯彩进北京,洪太铜锣誉全球。

传统的武汉手工技艺,许多可列为中华绝活。篾扎的风筝和灯彩多次在全国重要比赛中夺魁并进京举办迎亚运大型灯展,为武汉赢得“龙灯誉京城”的称号。讲究诚信,制作精心的高洪太铜锣,还受到中外艺术团体的喜爱,一些世界著名交响乐团均以拥有一面高洪太铜锣为荣。 三鲜豆皮热干面,武汉“过早”好新鲜。莲藕煨汤麻烘糕,汉味名优土特产。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商贾往来、八方杂居的繁盛都会使武汉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生产、生活与消费习俗。中央电视台“再说长江”以武汉人“过早”吃热干面开始了城市生活的一天。   传统手工技艺    44、汉绣 45、高洪太铜锣制作技艺 46、汉口荣宝斋书画装裱 47 .老通城豆皮制作技艺  48、蔡林记热干面制作技艺  49、武汉面窝制作技艺  50、圆木微缩技艺  51、篾扎风筝技艺 52、武汉灯彩扎制技艺  53、武汉煨汤技艺  54、青山麻烘糕制作技艺 55、黄陂榨油技艺 56、武汉“过早” 传统医药类

痔疮首选马应龙,传统品牌可信赖。

四大药店榜有名,买药要买叶开泰。

马应龙药业与中国四大中药店之一的叶开泰是饮誉中外、深受民众信赖的武汉两大传统制药企业。数百年的制药历史与讲究诚信、注重质量、创造品牌的企业精神,是其赢得“买药要买叶开泰”的市民口碑和行业推举,为“中国500Z具价值品牌”的根本原因。

传统医药类 57、叶开泰中医药传统 58、马应龙制药传统   民俗类

汉正商贸一条街,金银招牌美名传。归元旧街办庙会,人山人海闹翻天。

以昌明主持“有庙有和尚才是正宗庙会”的笑谈为标志的汉阳归元庙会走上了全国庙会文化论坛。还有汉正街的金字招牌,“街名一半点名呼”的老字号,体现了武汉的民风民俗。 民俗类    59、木兰庙会   60、汉阳归元庙会

61、旧街花朝节   62、汉正街招牌  

拉些明星与我们和欢乐谷同乐哟O(∩_∩)O哈哈~

 

小宝 高中三年级

我觉得过年划龙船,Z具有中国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也代表着龙马精神。一年新的启航点

foxmilk 大学四年级
武汉欢乐谷

楼主,问下,是从大年初一 到 2月20日都可以用这个票吗?

上一页
4/4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