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坛和群里发起这个讨论时,我对问题的条件设定得很简单。而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和结果,其实会被许多细节所左右。比如,我们所说的“孩子”,是多大的孩子?而抢走东西的“小朋友”,又是多大的小朋友呢?还有,当物品被抢走后,孩子的反应和表现是怎样的,是无所谓,还是哭闹着想拿回来;是愿意自己想法子弄回来,还是想让父母帮忙?
之所以没有提这些条件,是想让大家不受限制地尽情讨论。而这样的讨论过程,往往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关于这个讨论,其中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物品是归属于孩子的,其他小朋友没有经过同意便抢走了。所以,父母首先必须有的态度,应该就是对孩子物权的支持。不管物品是被大些的哥哥姐姐还是小一些的弟弟妹妹抢走了,这个物品的所有权始终是归属于孩子的。因此我们父母Z先需要表达的,就是对孩子的理解和支持。那种从头到尾都千方百计想告诉孩子“你应该分享,不要太小气”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不过我发现,在我们这个大家都很关注如何去尊重孩子的群体里,并不缺少对孩子物权意识的尊重,反倒可能出现一些因为想保护好孩子物权而有点过头的行为。比如有一个妈妈说,我觉得要保护好孩子的物权,因此,如果他的东西被抢了,我就会帮他要回来,甚至抢回来。
其实,保护好孩子的物权,重点在于,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不要强迫他们分享(分享的乐趣,可以让孩子在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在合适的环境里,去慢慢体会,不用急在一时)。
而当碰到这样的被抢事件时,如果我们大人为了捍卫孩子的物权,便很主动地倾尽所能用我们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孩子取回,甚至于由我们亲自动手夺回来,那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有害无利的。
今天,群里大部分妈妈也都提到了,尽量让孩子去解决,父母不要参与。很高兴大家能有这样的意识。确实,孩子碰到的类似问题,如果能让他们自己解决会更好。
可是,当我们跟孩子一起时,往往会碰到更复杂的局面,会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妈妈带着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孩子会不由自主地依赖妈妈,故而当发生物品被抢事件的时候,他们会很快跑到妈妈身边寻求帮助。这个时候,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如果妈妈刻意地想让他们自己解决,他们就会感到被拒绝或被孤立,而且也可能产生困惑——妈妈不是说过不能随便抢别人东西的吗,我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时她都会制止的,这次我的东西被抢了,怎么她就不来主持公道了呢?
所以到这里,问题似乎又绕回之前,关于“父母首先必须有的态度,应该就是对孩子物权的支持”。在这个时候,妈妈怎么做,才能既表达清楚对孩子物权的支持,又不算做得过头呢?
有人提到,可以带着孩子去找那个抢东西的小朋友,让孩子正面告诉他,那是我的东西,请你还给我。这样的做法当然是没问题的,只不过,当孩子这么说了之后,却很可能没有任何结果。因为对方可能也是年龄很小的小朋友,于是这就很可能会导致孩子的交流Z终没有作用。另外,我们还需注意的是,尽量不要过于武断地直接“要求”孩子去做这件事,而是Z好先进行“积极倾听”,接纳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得到抚慰和理解的孩子,更有可能情绪平复然后自己努力寻找解决办法。
如果Z终孩子发现他的交流没有起到作用,因而把求助目光重新落回到我们身上,那么我们也不必紧张躲闪。实际上,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尊重理解的态度去面对和处理这类事件,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具体说来,我主张的就是尽量自然一些。陪着孩子一起去跟对方说也好,鼓励孩子单独处理也罢,都别显得过于刻意而为。也就是说,我们不必刻意带着要教会孩子什么道理的目的,也不用因为结果的不可预测而患得患失,我们只是想陪伴孩子一起度过,让他能情绪更平稳地经历这次事件,获得又一次人生经验——仅此而已。
如果是陪着孩子一起去交涉,那么Z终结果很可能会演变成由我们大人来进行主要沟通——这个是可以提前估计到的,所以到时候不如干脆大方点来当这个交流主将吧!交流时需要注意技巧——我们同样可以用“积极倾听”的方式入手跟那位小朋友交流。而使用这个技巧的前提,仍然是我们心态。对于抢了自家孩子东西的小朋友,咱们会有什么样的心态呢?其实小朋友身上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很正常的,那个抢东西的孩子也并非什么坏孩子,他只是暂时还不懂得如何以合适的方式跟其他人进行互动而已。
当我们同时倾听和理解了矛盾双方的感受之后,事情一定会朝着更好方向发展。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神奇的情况——被倾听的小朋友有可能自己就决定不再坚持了呢!
而Z终,对于结果如何,对于是否真正达成了“拿回物品”的目的,其实不用太在意。作为父母,以这样的宽容而又理智并且态度鲜明地支持孩子物权的方式去处理事情了,那么即使没有达成帮助孩子要回东西的目标,也能让孩子平静下来,并接受各种不同的结局。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孩子能吸收到很多正面的东西。
在这里我引用一个具体事例:
末末三岁不到的时候,有一天找到一片他觉得好玩的树叶,喜欢得很,爱不释手。但是后来,这片树叶被一个年龄跟他差不多的小朋友抢走了。他当时很想拿回来,却无法做到,于是找我寻求帮助。我先以倾听的方式跟他聊了会儿,理解了他拿着心爱的树叶正高兴时却被抢走的心情,然后陪同他一起去找那个小朋友想办法。找到那位小朋友后,末末先主动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可是,那位小朋友根本没有听进去。后来,在末末的要求下,我也跟那个小朋友聊了半天,可他却始终没有想撒手放开树叶的意思(关于这一点,后来我反思过——如果那个时候我对于“积极倾听”的理解更深入一些,做得更到位一些,那么这个小朋友很有可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由于整个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着物权的归属原则,并且积极地进行沟通,所以虽然Z终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末末却也释然,不再纠结了——他决定不再坚持要拿回那片树叶,转头玩其他东西去了。
当然,对于不同的物品,我们成人能接受的结果也会不同。
上面说到的只是一片树叶,所以即使拿不回来也没关系。但如果是一个很贵重的或者是有纪念意义的重要物品呢?在这类情形下,我们处理的基本原则与方式也不用发生大的改变,但是由于要得到这个“必须拿回”的结果,可能就要想更多办法了。也许可以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沟通解决问题,如果时间不允许,那就干脆找那位小朋友的监护人一起想办法吧!(有人提到过由父母亲自动手帮孩子把东西抢回来,这个我是坚决反对的。因为这种行为,有宣扬成人暴力之嫌,对双方孩子都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可以说,关于抢东西的事件,不管是鼓励孩子自己处理,还是我们亲自参与处理,都可能会产生数种不同结局。而这整个过程中,孩子一直都在看着我们,他们更是会以我们为模板,去调整他们自己的言行。所以这个时候,作为父母的你我,不妨静心想一想,我们Z终想把什么样的影响带给孩子——是豁达宽容还是斤斤计较;是坚忍不拔还是轻易放弃;是坦然接受努力之后的不同结局,还是非要鱼死网破地争取某个唯一结果?想明白了这些,我们处理这类事件时也就可以更放松了。
以上内容,篇幅略长,其中的关键点可总结如下:
1、永远支持孩子的物权,不把主动分享和维护物权的概念混为一谈;
2、积极倾听,让孩子知道,父母了解他的感受,并且始终跟他站在一起。积极倾听的方式也有助于孩子自主意识的发展,将更有可能促使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当然,对于父母来说,“积极倾听”要做到位,是需要练习的)
3、如果孩子愿意自己解决,那么千万不要轻易介入。
4、如果孩子寻求父母的帮助,则很自然地参与其中。不要为了锻炼孩子而刻意躲避,或逼迫他自己解决。
5、参与交涉的过程中,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抢东西”的小朋友,但始终坚持物权所有者的权益。整个过程中穿插对矛盾双方的“积极倾听”,尽量理解双方的感受(这种方式很有可能让矛盾双方自己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6、足够的坚持之后,坦然接受各种可能的结果。可把整个过程当作一次正面“身教”的机会。
另外补充说明两点:
一、有时候孩子因物品被抢而哭闹得厉害,可能跟物品被抢事件本身关系不大,而跟他与父母之间一贯以来的互动模式关系重大。比如说,发生同样的事情时,当妈妈在身边,孩子就会不停的哭闹,妈妈不在,他就不哭了。在这种情形下,Z为核心的原因是人(妈妈),而不是被抢走的物品。其解决之道,是父母调整对待孩子的整体方式——比如更彻底的接纳孩子;比如经常积极倾听孩子,时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感受;比如碰到原则性问题时温和而坚决地坚持原则,既不模棱两可,也不使用情绪控制的办法,等等。
二、当我们想要教给孩子某种解决问题(尤其是与人交往等社会性相关的问题)的方法时,Z好确保那种方法是有效的。如果那种方法是无效的——也就是说,孩子在使用了这种方法之后,发现没有办法达成令人满意的结果——那么会让孩子产生困惑。而这样困惑的次数多了之后,孩子在听取我们建议去做事情的时候会变得越来越犹豫,显得不信任我们。这也是“积极倾听”沟通方式里,倡导不要轻易提出建议的原因之一。回到今天讨论的问题,孩子的物品被抢了,找我们寻求帮助,我们可能会建议孩子直接跟抢东西的小朋友说:“这是我的东西,你不能拿走,请你还给我”。而孩子在照着做的时候,很可能满心以为自己这么说了就能拿回那样东西。所以如果我们建议孩子这样做,那么也Z好想办法让他明白,教他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我们支持他的物权,同时他也有权利表达自己的主权,而并非说这就是一个必定能够拿回物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