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谈

有些装蜂农卖假蜜的死骗子 滚出!有几个商家借这个帖子短消息,请大家注意甄别!!

735回复 阅读 66114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8人点赞

查看更多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现在我们国家的蜜蜂种类,养的Z多的,大概是意蜂和中蜂两种,其他比如东北黑蜂什么的,我基本不了解,只知道有这么个蜂种,就不多说。

意蜂是意大利蜜蜂的简称,从国外引进的品种,是目前养殖Z多的。我爷爷以前养的是意蜂。

中蜂是中华蜂的简称,也叫土蜂,我们国家自有的品种。

我对中蜂的了解不如意蜂的多,这里就讲讲主流的意蜂 。

真正的养蜂人,靠养蜂吃饭的人,不说养100来箱蜜蜂,Z少也要养个五六十箱蜜蜂,才能过生活吧。

这样的蜂农,分两种。一种像我爷爷一样在家养蜂,不带蜜蜂出远门,以取蜂王浆为主,采蜜少,一季油菜花蜜,一季山上的百花蜜,年产蜜量少的时候一两吨,多的时候五六吨。

还有一种,就是像《舌尖2》里面的老谭夫妇,到处赶花采蜜,哪里花开了往哪里去,他们是以采蜜为主。老谭夫妻这样的,养150箱蜜蜂,说Z少的,年产蜜量也要有六七吨,一般的10吨,养蜂技术好运气也好,每到一个地方都能丰收的,那产蜜量更是不用多说了。

从春季开始说起,3月到4月湖北的油菜花蜜。4月江西的油菜花蜜,湖北宜昌的柑橘蜜。4月底河南山西的泡桐蜜。5月山西 ,陕西,辽宁的洋槐蜜。6月7月山西,陕西,湖南,湖北的荆条蜜,百花蜜。7月8月内蒙,青海的油菜花粉,向日葵粉。9月10月,湖北湖南的五倍子蜜。10月份后开始休养生息,培育新蜂王,大规模检查整理蜂群 。 上面的路线,是我老家那边蜂农的大概时间表。其他也有一些人往南方走,在南方过冬,等春天采荔枝,龙眼,枇杷蜜,但是我跟他们接触的少,不太了解。他们有的只有4月油菜花开的时候才回老家,有的甚至不回老家,一年四季,过年都是在外地风餐露宿。

那些认为蜂蜜产量很低的同志们,你们的想法完全错了!真实的蜂蜜产量就是这样!蜂农多的是蜜!

年产蜜量按吨计算,大家会说,那不是一年几十上百万?这就涉及到蜂蜜的收购价格和蜂蜜的浓度了。

首先,绝大部分蜂农的蜂蜜都是卖给收购商的,少部分留着零售。卖给收购商的,基本都是低浓度不合格的蜂蜜,留着零售的浓度也有高有低。蜂农很少会生产高浓度的成熟蜜,为什么呢?因为收购商给不起价!

比如说,在天气比较好,外界花开的也不错的情况下,一箱蜜蜂,一天能采5斤蜂蜜,装满蜂巢。我一天取一次蜜,7天能得35斤蜜,这蜜的浓度可能都在37度左右,稀的跟水一样,这样的蜜容易发酵变质。收购商可能只给5块钱一斤。

要想要蜂蜜的浓度高,浓稠,一般需要在蜂巢中酿造一周甚至更长时间,蜜蜂用翅膀扇风,蒸发掉蜜里面的水分,各种营养物质都达到饱和状态,Z后蜜蜂用蜂蜡封上蜂巢。这样经过长时间酿造的蜜,才是Z好的成熟蜜,只要密封好,保存得当,放多少年都没问题。蜜质量是好,但是你一周时间也就得了5斤蜜,而且收购商还是只给你5块钱一斤,有良心点的价格会稍稍给你加一点。

对收购商来说,浓度高低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Z后他们收购的蜂蜜都是进厂浓缩再加工,价格就摆在这,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是情愿一天取一次蜜,还是一周取一次蜜? 这就是蜂农的现状,因为多数厂家收购时不太注重蜂蜜浓度,导致蜂农放弃质量,一味追求产量。

有时候你在路边蜂场,我指的是真正养蜂的,那里买的蜂蜜,可能天气一热就会发酵变酸,表面有大量气泡,甚至会感觉瓶子都要涨破。你买到的是真蜂蜜。但是是浓度不合格的蜂蜜,是劣质蜜!

本帖Z后由 清风笑语和 于 2014-5-14 00:28 编辑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这一楼讲一讲 给蜜蜂喂白糖的问题

给蜜蜂喂食白糖,这是真的。  不过,这很正常。用不着大惊小怪。

  曾经有人耸人听闻地跟我讲:“我了解国内养蜂的黑幕!知道国产蜂蜜为什么不好吗?因为都喂糖!”

  我要告诉你:国外的养蜂人,也要给蜜蜂喂糖的。

  蜜蜂采蜜,把蜂蜜储存起来,是为了应付饥荒,即外界无蜜可采时用以食用的。但人类来了,展开了掠夺,抢走了蜜蜂的口粮。于是,到了外界无蜜可采的时候,蜜蜂就会闹饥荒。为了使蜜蜂免于饿死,养蜂人就需要对蜜蜂进行喂养。一般是喂蜂蜜,白糖或者葡萄糖浆。

  在在所有的养蜂学教材上,都有类似“蜂群的饲喂与蜜蜂的营养”这样的章节,介绍在外界蜜源枯竭,蜜蜂无蜜可食的情况下如何饲喂蜜蜂。可见,在养蜂行业,给蜜蜂喂食糖浆讲是非常普遍,也是非常正确的一件事。

  由于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四季蜜源充足的地方,同时由于气候影响而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枯蜜季节,因此,在全球范围内,用糖浆饲喂蜜蜂都是一个正常现象。

那为什么不用担心蜂蜜中含有白糖呢?

首先,养蜂人对蜜蜂进行人工喂养白糖,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但凡外界有蜜源,蜜蜂只要饿不死,就没有人会给蜜蜂喂糖。谁会这么傻呢?

其次,即使给蜜蜂喂白糖(白糖即蔗糖,而蜜蜂刚采来的花蜜主要成分也是蔗糖),经过蜜蜂的酿造,也会转会为葡萄糖和果糖,绝对不可能继续以大量白糖的形式继续存在。更重要的是,在枯蜜季节,蜜蜂的消耗量很大,等到外界有蜜可采的时候,人工喂养的糖浆早就吃光了。而从有蜜可采,到有蜜可取,又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等到蜂农可以取蜜的时候,喂食的白糖早就被蜜蜂消耗殆尽了。因此,人工喂养糖浆对于蜂蜜毫无影响。

再次,有人担心养蜂人为了提高产量,会大量进行人工喂养。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对于养蜂人来说,这样做并不划算,因为喂一斤白糖肯定出不了一斤蜜(蜂蜜的含糖量一般都在70%以上),甚至可能喂N斤白糖也出不了一斤蜜(因为蜜蜂自身有消耗,并且消耗量是非常惊人的)。低浓度的蜂蜜收购价非常低,养蜂人不是傻子,这笔账还是会算的,这也是为什么养蜂人付高昂的车费,冒着血本无归的风险,也要全国各地赶花的原因。

坐地养蜂,比如我爷爷这样的,平时外界没蜜可采的时候,有时候会给蜜蜂喂食蜂蜜或者白糖,不然基本上没有蜂王浆可取,这个时候取的蜂王浆质量也不好,价格便宜。

  

所以,基本上可以总结为:在外界有蜜可采的时候,没必要喂糖,养蜂人没必要犯傻;在外界无蜜可采的时候,喂N斤白糖也出不了一斤蜜,养蜂人更不会犯傻。更重要的是,在有花蜜可采的季节,你即使给蜜蜂喂糖浆,它也不会吃。

(可能会有人说,我家养的蜜蜂不需要喂糖,或许老式的土蜂养法不需要,一年只取两次蜜,留有足够的蜂蜜给蜜蜂过冬食用,这个确实不需要喂食,但是这种养法,蜂蜜的产量是极其有限的,淘宝上那些号称老式割蜜,但是月销售量几百斤的,不可信!

本帖Z后由 清风笑语和 于 2014-5-14 15:48 编辑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这一楼 讲讲蜂蜜的结晶和融化

蜂蜜为什么会结晶?

首先要了解蜂蜜的基本成份,蜂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糖份约占总物质80%,其中果糖和葡萄糖过饱和溶液占总糖量85-95%,蔗糖占5%左右。由于葡萄糖具有容易结晶的特性,因此分离出来的蜂蜜,在较低的温度下(0-14度)放置一段时间,葡萄糖就会逐渐结晶,所以蜂蜜结晶实际上是蜂蜜中葡萄糖引起的,这主要取决于蜂蜜中葡萄糖和果糖(不易结晶)之间的比例,即葡萄糖占还原糖的百分比例。一般来说,当葡萄糖与果糖含量相等 1:1 结晶缓慢;当比例为 1:2 时,一般不出现结晶;当比例为1:0.9时,即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含量时,温度适宜时结晶就很快现。如槐花蜜葡萄糖与果糖的比例约为 2:3 就不容易结晶;油菜蜜约为18:17 结晶的速度则很快。(这一段话是直接复制楼里面一位网友的,不知道怎么做电梯链接,不好意思啦!)

上面这段话,看着比较学术,通俗点,反正Z后得到的结论是:蜂蜜结晶是很正常的物理现象。

有人说,结晶的蜂蜜是加了白糖的,是坏了的,要丢掉,看了真是心痛啊!

蜂蜜结晶,这是很微妙的变化,跟很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3条来说。

1:从蜂蜜自身来说,排除外界特殊环境的影响。

所有品种的蜂蜜,都会结晶。只是有的很容易结晶,有的不容易结晶。比如油菜花蜜,非常容易结晶。纯的洋槐蜜,是极难结晶的。如前面所说, 这跟蜂蜜自身含有的葡萄糖和果糖的比例有很大关系。不同品种的蜂蜜,葡萄糖和果糖比例不一样,造就了不同的结晶状态。

大概总结一下,常见的蜂蜜中,油菜花蜜,荆条蜜,椴树蜜等,这些都比较容易结晶。纯洋槐蜜,枣花蜜很难结晶。不易结晶的蜜,比较少。

蜂蜜浓度也会影响结晶速度。(浓度越高,感觉越容易结晶。这个规律我不是十分肯定,欢迎大家讨论啊!)

2:从外界的环境来说。蜂蜜结晶与否,跟储存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首先是温度。一般认为13-14℃是Z适结晶的温度。只是Z适合,并不是说其他温度下不会结晶。而且不同品种蜂蜜的结晶对温度的要求有很大差异,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蜂蜜结晶的速度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洋槐蜜,必须要长时间的低温状态下,才会结晶,而且结晶速度非常非常缓慢。春季的油菜花蜜,在取出几天后,就会很快结晶。

其次,蜂蜜是否有密封。同一种蜂蜜,同时灌装,一瓶偶尔打开一下,一瓶不动。偶尔打开一下的那瓶蜂蜜会比不动的结晶速度快。感觉就是,更多接触到空气的蜂蜜会结晶快一些。

3:其他暂时还不知道的因素。

有一次我带了几瓶蜂蜜,同一批蜂蜜,同时灌装的。后来就放着了,到冬天有2瓶完全结晶了,其他几瓶只下面2/3结晶了,上面还是液态的。我觉得非常奇怪,搞不懂为什么?如果不是因为是自己家的蜂蜜,我肯定会怀疑买的是假蜜。

综合上面几条来说,蜂蜜结晶是非常复杂的,太多已知因素未知因素,都能影到响蜂蜜的结晶,所以结晶的问题,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说了结晶,就不能不说蜂蜜的融化。

有结晶,就有融化。蜂蜜结晶后,融化是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有些蜜种,经过整个夏季的高温,仅仅是上面融化,而且融化的部分会比较稀,瓶底始终都会有一些结晶的残留。有些蜜种,并不能完全融化,仅仅是软化一点,呈乳状,并不是液体。这都是很正常的情况,但是具体其中的原因,我并不清楚。如果要想蜂蜜完全融化,只能给蜂蜜持续加热。

而且结晶过,然后融化过后的蜂蜜,很难再次结晶。查过相关资料,原因是蜂蜜融化部分并不是整体结晶颗粒的解散,而是因结晶核外围糖分子和水分子的游离,没有了结晶必须的结晶核。 好吧,又是比较学术的话。

(蜂蜜的结晶融化是非常复杂的问题,真希望有更多的科研人员来研究这些,为大家解开这些谜题。只是中国的现状感觉实在不容乐观,真正做学问的人,太少!也许这些问题不够高端,没兴趣,没研究价值?)

本帖Z后由 清风笑语和 于 2014-5-15 00:59 编辑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蜂蜜的真假鉴别 看了别失望

很多意粉留言,想知道鉴别蜂蜜真假的方法。很遗憾,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除非通过专门的仪器,经过分析,不然根本就鉴别不出蜂蜜的真假! 在这里,不得不佩服国人的造假技术!!

下面就直接引用帖子里一位意粉写的话,会一个一个来解说。(希望这位意粉不要介意,但如果觉得有什么问题短消息我,我会删除自己重写。)

【网络上流传的那些鉴定假蜜的方法很不靠谱,它又不仅不能鉴别出假蜜,还故意误导消费者。而这不仅止于网络,又有媒体将这些方法搬到报纸上,危害巨深,流毒甚广。很有必要对这些鉴定方法,逐一清理,以正本清源,给消费者提个醒。

我把常见的一些鉴定方法归纳了一下,把不借助仪器的“鉴定方法”拎出来,分析一下:

1、看颜色:真蜂蜜颜色呈透明或半透明色,所以看起来不是很清亮,呈白色、淡黄色或琥珀色,以浅淡色为佳。假蜂蜜由于是用白糖熬成或用糖浆冒充,故色泽鲜艳,一般呈浅黄或深黄色。

评:极品洋槐蜜呈水白色,越是清亮质量越高。蜂蜜的颜色由浅入深,分为白色、黄色、黄褐色、棕红色等几大类。深色蜜中,如枣花蜜、野菊花蜜呈黄褐色或棕红色,如荞麦蜜、桉树蜜、板栗蜜呈深琥珀色。假蜜是浅黄色或深黄色,但浅黄色和深黄色的蜜未必都是假蜜。

2、看形状:真蜂蜜呈黏稠液体,挑起可见柔性长丝,不断流。假蜂蜜有悬浮物或沉淀,黏度小,挑起时呈滴状下落,有断流。若蜂蜜极稀,容易流动,则可能是掺了水的。

评:拿一瓶麦芽糖来试一下,可见“柔性长丝”,且“不断流”,那麦芽糖算是蜂蜜吗?而至于“黏度小,挑起时呈滴状下落,有断流”,就不能作为假蜜的鉴定依据:一是这个技术“难题”早被造假者攻克;二是有些蜂场未成熟蜜,极稀,却应算作是蜂蜜,而不是假蜜,不过是质量次一些而已。而掺水的说法,更是误导,掺水做吗,让它更像假蜜?造假者有这么傻吗?

3、看标签:有一些蜂蜜产品的配料表中注明蔗糖、白糖、果葡糖浆等成分,而纯正的蜂蜜产品不允许加入这些物质。

评:更不靠谱了。你想造假者如果直接标明“假蜂蜜”岂不更好鉴别?那造假者有这么傻吗?造假者根本不标明这些成分,而标明这些成分的,标签上会写“蜂蜜膏”、“蜂蜜露”之类的。蜂蜜膏、蜂蜜露不等于蜂蜜,更不能把它们当假蜂蜜当头一棍,只能怪消费者不明白:掺入任何物质的蜂蜜都不能再叫蜂蜜,但可以叫蜂蜜膏、蜂蜜露。人家掺入其他物质了,人家没叫“蜂蜜”,你凭啥说人家是造假蜂蜜呢?

4、闻气味:真蜂蜜气味纯正、自然,有淡淡的植物花香味,而假蜂蜜闻起来有刺鼻异味或水果糖味。

评:荞麦蜜,有浓烈的刺激(臭)气味;椿树蜜,有椿花臭气味(类似于坏红薯)。这些可都是真蜂蜜。有人说我这样举例是抬杠,但多数人的鼻子却不能像猎犬那样灵敏,能清晰地分辨出什么是正常香味,什么是异样香味。浓缩蜜,基本上淡然无味,多数还有一些并不清香的怪味,那能把它们当假蜜吗?中国的蜂蜜市场,浓缩蜜占到90%以上呀!

5、尝口感:真蜂蜜香甜可口,有黏稠糊嘴感,有轻微的淡酸味,后味悠长,品尝结晶块时牙咬即酥,含之即化。假蜂蜜仔细品尝有苦涩味或化学品怪味,无芳香味,结晶块咀嚼如砂糖,声脆响亮。

评:浓缩蜜的口感也并不好,很多根本品不出来花香味,也没有悠长的后味。而对涩,也要具体分析,涩口可能假,而不涩喉的也可能假——蜂蜜含有生物碱,要涩喉才正常。至于结晶,也不是所有蜂蜜都结晶如砂糖。结晶的情况相当复杂,这需要专篇重点论述。

6、渗水法:将蜂蜜滴在卫生纸上,若纸上的蜂蜜渐渐渗开,说明掺有蔗糖和水。

评:未成熟蜜比较容易渗开,但不是假蜜;麦芽糖渗不开,却不是蜜。天然成熟蜜,不易渗水,优质蜜;浓缩蜜,不易渗水,劣质蜜;麦芽糖,不易渗水,不是蜂蜜;未成熟蜜,易渗水,真蜜(当然也是劣质蜜)。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

7、铁丝法:用烧红的铁丝插入蜜中,如果冒出来的是黑色的烟,则是掺了白糖;如果冒出来的是汽,且说明是真蜜。如果铁丝上附有黏物,说明掺有杂质;如铁丝上仍很光滑,说明没有杂质。

评:这种方法,后半句还可以试一下,但前半句就不靠谱了。烧红的铁丝插入蜜中,不管是汽是烟,会有多大的量?你能分辨得出来吗?当然,大片的烟和大团的汽是能分出来的,但一丝微弱的烟或气,你怎么能够清晰分辨?

8、结晶:真蜂蜜的结晶和假蜂蜜的沉淀很容易区分,真蜂蜜的结晶较为松软,用筷子很容易插入,而假蜂蜜则用筷子不容易插下去。蜂蜜的结晶,用手捻即化,含之即化;假蜂蜜的结晶块,手捻时磨手,有沙砾感,咀嚼如砂糖,生脆响亮。

评:有些蜂蜜结晶较粗,如乌桕蜜、芝麻蜜、桉树蜜;有些蜂蜜结晶较硬,如狼牙刺蜜、野坝子蜜、棉花蜜。我同样是找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蜜来作例,属于抬杠,但多少人能清晰地分出来“手捻即化”和“手捻磨手,有沙砾感”的不同。至于“咀嚼如砂糖,生脆响亮”也就描写得太夸张了。

其实假蜜的情况异常复杂,有全是糖浆的全假,有糖浆蜂蜜各半的半假,也少量糖浆的“微假”……而造假,也不仅仅是糖浆一种,仅依靠这些不借助仪器的手工鉴定,能辨别出来才真是见鬼呢!很多借助高端仪器都难以鉴定,你怎么可能用这种“一看二闻三尝”就辨出真假呢?所以,这种鉴定真假的方法,各位消费者看了一笑而过,当真了,难免不会被误导。】

看到有很多卖蜂蜜的,还专门贴上上面的这些鉴别方法,告诉消费者怎么鉴别蜂蜜。我真想送“呵呵”二字给他,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蜂农,如果是真蜂农,这些鉴别方法,一看就知道不靠谱,还当教条一样到处宣传,求求你,别丢真蜂农的脸,好吗?(这是我自己说的,不是引用意粉的。

本帖Z后由 清风笑语和 于 2014-5-15 01:28 编辑

misscherry413 博士二年级

小板凳,,明天继续观看。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misscherry413

谢谢留言! 大家好像不怎么喜欢看,没啥动力,哎!

籽蓝的晴星 初中三年级
清风笑语和

继续围观

xingxc 硕士二年级

必须收藏 ,现在吃什么都不放心啊

武汉么么茶 高中二年级

好贴,我总是想为什么一天能采多少?能够卖,肯定有别的原因

注销用户1660882872 博士后

楼主说得好,来说蜂蜜卖蜂蜜的都是不靠谱的

maxium 硕士三年级

马克一个,好东西,接着写啊

青青筱竹 硕士二年级

帮顶

yx2003 大学二年级

王浆价格现在也就涨了不到50%

艰苦旅程 大学四年级

楼主继续!

nimetxz 硕士三年级

话说网上的卖的野蜂蜜是真的么

得意小助手 为人民服务

好帖,楼主继续!等推首页!

秋水之萍 大学一年级

帮顶!

0小锤干巴0 禁止发言

内容被自动屏蔽

zhangmusi 高中一年级

围观

查看更多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