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近些年关于奶粉菌落总数超标的新闻,非常的多,既有雀巢,亨氏这样的国际大品牌,也有南山、光明这样的国内知名品牌。在我国食品卫生管理中,微生物指标分为菌落总数(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与致病菌。国家标准对每一种食品都规定了细菌总数限量,如果某一种食品被检出超过限量,说明生产企业或销售单位在生产、运输、贮存该食品时,在某一环节上的操作出现了问题。菌落总数含量是衡量食品是否卫生安全的一个指标,菌落总数含量超标越高的食品代表其发生安全问题的概率越高,不能直接说明食品有害。家里冰箱里的剩菜剩饭就有细菌过多的问题!
回过头来看这次贝贝善奶粉菌落总数超标事件,其实我到是觉得有点冤, 不是说他菌落该超标,关键是怎么超的,怎么造成的。 我们一般都知道奶粉的生产线是封闭式的,所以说良心话我个人觉得在生产环节产品受到污染的机率不大。而食品是每批都会检测的, 按照德国人的做事风格,把有问题的产品还发出去的可能性我觉得几乎没有。
其实按照我的经验来看,如果真有菌落超标的话,只有二次污染造成的可能性Z高, 所以我们为什么一直说包装漏气了的产品不能再食用了,只要包装完好的一般没事!在检测环节会不会有造成二次污染也不好说,国内的情况,你知道的!试验品的存放的条件会不会造成交叉污染, 这些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反正我觉得,其实稍微冷静点想,我们普通老百姓不可能吃什么都自己拿去检呀, 只能依赖国家了。欧洲的产品,国外要检,中国也要检,这种层层检批批检的产品还不放心的话,就没什么好放心的了。国家本来出于好意的要严管奶粉,让消费者放心,但是好像管来管去,越管越不放心,消费者都成惊弓之鸟了,一有点负面消息就不知所措了。其实我到觉得是个好消息, 起码知道不合格的东西给挡在了国门之外了,负面的另一面不就是积极吗!
所以任何事情都不能盲目,消费者自己应该培养一定的清晰的识别分析判断的能力, 要不然会被巨量的信息给搞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