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育儿

3岁前宝宝的心理健康标准

5回复 阅读 1019

很多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孩子不小心磕了一下,就紧张得不得了,流了鼻涕,恨不得马上去医院。但是,孩子心理健康却容易被父母所忽略。3岁前是一个人人生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发展将为日后奠定Z初的基础,而此时的任何看似微不足道的偏差,都有可能成为将来重大心理问题的隐患。但是,由于这个时期宝宝的发展和变化非常大,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标准意味着宝宝心理是健康的呢?

幼儿心理健康有其特定的内容,一般认为,婴幼儿心理健康包括如下内容:

1.具备正常的智力

这是指心理健康的婴幼)L应具备正常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

z.要有良好的性格特征

心理健康的幼儿性格应开朗,活泼,热情,愿与同龄幼儿交往、不孤僻,较少敌对行为等。

3.有着较为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

心理健康的幼儿应内心轻松愉快、较少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4.没有心理疾病

主要是指没有啃咬指甲、焦虑、口吃、遗尿、攻击性行为等,这些现象都或多或少说明幼儿心理存在着某些问题。

那么,在宝宝这人生的三年中,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尽量保证宝宝心理健康呢?二宝宝出生的第一年,对于他们来说算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年,他们要完成从母体内环境转入母体外环境的过渡。宝宝出生前依附于母体生存;出生后,他们脱离母体,将在新的环境中自己生存,他们必须适应新的环境。但是,这个时候的小宝宝毕竟很软弱,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势必会产生或多或少的适应困难。外界的各种声音,变化的温度,不同食物的味道等等对于刚出生的小宝宝来说都是陌生的,这些事物对他们的心理或身体会形成冲击,从而引起他们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因此,他们需要成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安抚、需要成人常常地抱一抱,接受肌肤之亲,需要别人为他们及时换掉湿尿布摆脱不舒服的感觉等等,总之,他们需要足够的爱来帮助他们完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如果此时期这些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就会造成心理挫折,留下心理创伤,给未来心理的健康发展造成隐患。

因此,可以说,对于1岁之前的宝宝来说,无论家长怎样宠爱,都不为过。

宝宝在1岁后,开始学会了行走,思维和语言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开始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独立性也大大加强了。这个时候,他们会表现得不再听话,甚至是故意违背大人的意志,总是尝试去做很多事情,但是由于自身能力有限总是做不好。尤其到了2岁之后,这种“叛逆”的行为更是加强,而且稍带会出现“任性”、“自私”、“嫉妒”、“固执”等行为,这些现象,我们在以前的内容中都有所提到,都属于这个时期孩子的正常行为,因此,家长要给予足够的爱和理解,而不应该对他们大吵大嚷,甚至是打骂,鼓励和帮助他们自己来做事,培养好他们的独立自主的感觉。同时,也要温柔而坚定地树立好规则,不能对他们一味放纵。对于1^-3岁的宝宝来说,家长的理解和爱的智慧更显得尤为重要。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1人点赞

查看更多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M_tt 大学二年级

内容被自动屏蔽

wj_Ana 大学二年级

收藏了

懿佳人 大学二年级

看一下,了解一下。

peipeipolly 大学三年级

收藏罗,

hiliwen 禁止发言

内容被自动屏蔽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