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鞋里放上一副智能鞋垫就可以根据步态分析,监测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甚至对中风、癫痫、帕金森或者是老年痴呆症等老年病症进行预警,对一些手术后病人的恢复水平进行实时检测与鉴定。
近日,2014中国计算机大会召开,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与计算机辅助医疗成为大会关键词。在此次大会上,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周兴社介绍了他的团队承担的国家重点基金项目:面向老年人健康的非干预感知与持续计算。原理是通过各种智能养老传感器感知步行过程中的一些运动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比如足趾、足掌或者足踵部位的压力变化等,判断老人的健康状况。
目前国家急需养老服务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解决重大民生问题。具体目标应包括:使得老年人都能得到人力或人工机器的照料,;节省人力减轻子女负担;减轻养老服务人员负担与降低成本等。
目前,民政部智慧养老物联网示范项目在北京、山东、河南与辽宁等七地养老机构开展。主要做法是为老人配备电子服务装置提供无线定位、健康监测、信息提醒和舒适家居等智慧养老服务,实现对老年人的健康、居家日常活动的连续监测。
我国医疗资源短缺600万医护人员要为超过2亿老人提供医护服务,同时存在着大量重复检查和医疗资源浪费。所以在这种国情下更需要建立远程医疗体系。这些平台包括基于通信技术和云计算平台的可穿戴设备、个人健康终端,建设以个人家居-社区服务中心-定点医院为主链的老年人监测预警联运智能养老系统等。
不过,从现有养老信息服务的实践来看还存在不少技术难点,比如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对健康大数据的挖掘,比如如何制造出老人容易使用的可穿戴设备,以及信息如何集中避免碎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