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婚礼——刚刚在谈婚论嫁版看到“韩式婚纱照”有感
14回复
阅读 5396
钰儿妈妈
大学三年级
首先,我要声明,我发这个贴并不针对任何人,只是有所感想而已。
刚刚看到“谈婚论嫁”版看到有意粉发了一套韩式婚纱的套系照片。
点进去看了看,突然感觉有点点失落。
诚然,随着韩剧在中国的传播,韩国的礼仪服饰也影响了许多中国。有人就曾说过,通过看韩剧感觉到韩国是一个非常注重传统和礼仪的国家。甚至羡慕韩国人都拥有自己的韩服,能在过年或婚庆中穿着。
以至于现在,几乎所有的影楼都有韩服系列,而且还很受欢迎。
却没有一家影楼有过一套正正规规的汉服,所谓的“盘子”、“女人香”等,其间的古装也仅仅只能称之为古装,与汉服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
其实,不管是韩国还是日本的那一套民族服以及他们的礼仪,都是在很遥远的年代从中国学过去的,在他们自己的国家落地生根,并融入自己民族的特色一直存续到现在。
而现在中国,却早已把这些有着几千年文化传承的东西扔到了箱底,少人问津。更有人对之嗤之以鼻,称之为封建古董。可却又在韩国人想把中医改为韩医的时候破口大骂……
不多说了,还是来发一些汉服的照片吧。还是那句话,我不是汉服回归的拥护者,我只是希望有更多的知道有“汉服”这一事物的存在。
![](//static.deyi.com/wap/images/placeholder.jpg?v=1.0.3)
图片中的新郎是云南师范大学儒学教授~
![](//static.deyi.com/wap/images/placeholder.jpg?v=1.0.3)
伴郎伴娘剪下一丝新郎新娘的发丝并接在一起表示共结连理。
![](//static.deyi.com/wap/images/placeholder.jpg?v=1.0.3)
汉服婚礼礼仪比现代婚礼礼仪繁杂,婚礼共分为9个部分,包括迎礼(新人就位)、入席(宾客就位)、献乐(古筝演奏平湖秋月)、吿文(示证于天地父母)、拜堂、家礼(敬茶)、结发(剪发相互交换)、执手、讼诗(古风)。
其中Z独具特点的是献乐、吿文、跪行、结发几个部分。按照史书上记载的西周习俗,新人除了必须身着汉服以外,还需要祭拜天地,互相解缨(即落发)相结来表示将心相许缔结婚约;“共食一牲之肉,共饮一杯之酒”以示平等相待;送诗和献乐则是为婚礼增添几分儒家风味,效仿古人眷侣。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全部回复
钰儿妈妈
大学三年级
这是另外一对
穿着飘逸汉服的新人在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和桂林青青子衿学堂教师们的陪同下,缓步绕行榕湖。
![](//static.deyi.com/wap/images/placeholder.jpg?v=1.0.3)
腼腆的新郎在接受采访时说:“感想还是由我的娘子说吧!”新娘梁迪清则微笑着表示,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我们喜欢传统文化,被传统文化深深吸引并为此感到自豪。2008年是中国奥运年、中国年,在这样一年里,我们举行中国式婚礼,一方面给自己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一方面也弘扬了传统文化。
![](//static.deyi.com/wap/images/placeholder.jpg?v=1.0.3)
新人洁手洁面(沃盥)入席,同尝一口菜,使用红丝线牵连的卺杯共饮苦酒,意为同甘同苦(同牢合卺)。随后,新郎解下系在新娘头上的红丝绳,新娘将从新郎头上取下的一些头发梳结在一起(解缨结发),Z后执手行礼
![](//static.deyi.com/wap/images/placeholder.jpg?v=1.0.3)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天长地久,为尔佳缘。”在悠悠《凤求凰》的传统民乐声中,身着汉服的新郎苏卫华和新娘梁迪清右手相扣,庄重地完成了汉服婚礼正婚礼仪程的Z后一项:执手行礼。
![](//static.deyi.com/wap/images/placeholder.jpg?v=1.0.3)
思嘉。
博士一年级
古人还是很厉害的,发髻和发饰都相当的精致
平常的人想弄的那么专业太难了!
现在的婚礼都西化了~可能因为比较简便吧
钰儿妈妈
大学三年级
古人的发髻和现在婚纱盘头也复杂不到哪去啊~
那些汉服爱好者很多都是自己盘头,自己制作发饰的。
至于专业么,日本和韩国的传统婚礼一样很繁琐,但却是他们大部分国民的选择。
——————————————————
当然,由于历史的断层,现在许多汉服爱好者自己操办的婚礼也是多样化的,包括婚服在内都有所不同,有些杂乱,毕竟汉服历经了那么多的朝代,各个朝代都各有特色。却有许多人以此为话柄,嘲笑汉服爱好者们哗众取宠,或是复古作戏。
其实,汉服爱好者很多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很深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汉服,是一种表达方式。
很多不了解汉服的以为汉服只仅仅指汉朝的服饰,其实不然。
关于汉服的资料: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了数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Z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每个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
所以汉服的界定标准可以用以下文字进行表述:“上溯炎黄,下至宋明,以汉族(先秦时则为华夏族)人民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明显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集合。”
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 客观上的汉族人的某些过渡历史阶段的穿着服饰例如汉化旗装/旗袍/马褂等绝对不可以被称作“汉服”,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汉服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汉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一直没有灭绝,直到现代汉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边远山民,还有国内许多少数民族都还保持着汉服的特征,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节日等仍能看到汉服的身影。汉服的影响十分深远,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Z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
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汉族服饰的风格是怎样的呢?如果我们把汉族同欧洲民族相比的话,我们会发觉二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明显的不同。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汉族古代的袍服Z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本帖Z后由 钰儿妈妈 于 2009-3-29 00:41 编辑 ]
颓废村姑
高中三年级
看着都想自己来这么一场婚礼
羡慕哦!
衣若薰
博士一年级
第三套 新娘好美啊
![](https://static.deyi.com/pc/image/smiley/c78/c18.gif)
fay1113
超级意粉
很有教育意义!呵呵
Sugusノ
硕士三年级
蛮有韵味!
钰儿妈妈
大学三年级
我也很想有这场婚礼啊~~~~~可惜~![](https://static.deyi.com/pc/image/smiley/c78/c24.gif)
本帖Z后由 钰儿妈妈 于 2009-3-29 00:40 编辑 ]
邪恶的66
超级意粉
厌恶韩国!
猫妖喵儿
博士后
好有感觉呀~~![](https://static.deyi.com/pc/image/smiley/c78/c17.gif)
冲啊!尼克!
大学四年级
信邪
中国人有自己几前年深厚的文化瑰宝不去享用
反而标新立异搞棒子的那一套
无语
mhh2008
大学二年级
不错
jewel
高中一年级
羡慕啊, 我也想穿汉服看看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
得意生活®得意®得意DE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