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习惯进入商场、酒店、咖啡馆就拿出手机搜WiFi,不过免费WiFi也可能是甜蜜的诱饵。江苏扬州一位市民就因接入公共场所不安全的WiFi,导致银行卡上6万多元Z后仅剩500元。
!案例
接入“免费WiFi”卡上6万变500
江苏扬州一位市民的银行卡没有用过,但卡上的钱却不翼而飞,不到两天时间,总共69笔交易记录,当事人账户上的6万多元仅剩500元,而他的银行卡及保障网银安全的U盾、密码等都没有丢失过。经调查,与他曾在公共场所接入过不安全的WiFi有关。
连接“公共WiFi”手机中毒
日前,北京李女士在一家小型超市附近使用公共WiFi上网后,手机出现自动关机等现象。
李女士随后寻求网络安全机构的帮助,手机安全技术人员告诉她,她的手机很可能是在不安全的WiFi环境中被黑客恶意攻击,置入病毒导致死机卡机现象,并通过诱使机主重新开机激活病毒。李女士立即更换了新的手机,避免可能遇到的风险。
!公共WiFi盗取账户密码仅需10秒
商场、餐厅、车站机场等公共场,处处可见WiFi的影子,有些还是免费使用的。然而这些公共WiFi是否也存有不可预知的危险?
一家手机安全研究机构的工程师进行了测试后发现,几家公共场所公开免费WiFi的链接密码,手机安全工程师用一款分析渗透软件就轻松得到了周边上网者的移动设备和地址信息。
手机安全工程师表示,这款软件能够实现侦测密码、劫持会话、断网等网络渗透功能。手机安全工程师轻松找到了实验手机IP地址,启动了密码侦测功能,随时监测记者的上网行为。随后,通过该手机打开了一款理财软件,并输入了账号,密码和验证码信息。就在点击登录不到10秒钟,监测手机上显现出一长串数据。
检测手机上显示的账号正是记者的理财软件的账号。随后,手机安全工程师用专业工具分析了那串密文数据,结果显示出的密码和实验理财账号的密码分毫不差。
1亿手机用“蹭网软件” 有可能占小便宜吃大亏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除了在公共场所和家庭当中正常使用WiFi,目前不少手机用户还会使用WiFi万能钥匙、WiFi共享精灵等所谓的“蹭网软件”,破解一些简单的WiFi密码,达到免费上网的目的。国内一家网络安全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高达1亿的手机用户使用了这类软件。
调查中,专家用一部安装了蹭网软件的手机进行了测试,在一个小区内确实可以连接到三四个WiFi网络。然而专家告诉记者,使用“蹭网软件”很有可能“占了小便宜却吃了大亏”。
专家表示,由于一些蹭网软件的共享功能是默认开通的,这种情况下,使用蹭网软件会将手机当中所有WiFi链接信息集中上传,共享给所有使用同款“蹭网软件”的手机用户,而这无疑埋下了极大的网络安全隐患。黑客还可能自己搭建免费WiFi,引诱无线链接,暗中窥伺手机用户的隐私信息,或者趁机置入木马病毒,获取不当利益。
免费WiFi存在三大安全隐患:
第一,商家架设的公共WiFi没有做基本的上网记录功能,无法实现实名上网,一旦发生网络犯罪,无法查到作案人,只能查到WiFi的提供者;
第二,商家密码过于简单,也没有关闭各类管理端口,一旦有人进入主路由器,篡改DSN服务器信息等,劫持路由器;
第三,免费WiFi铺天盖地,市民很难分辨那个是不法分子的,如果使用不慎,只要几分钟就能够窃取手机上的个人信息和密码,包括网银密码、炒股账户密码、信用卡密码等。
建议
实名上网!接入网络时发安全通告
各地应对所辖区域内的公众WiFi进行有效管理,利用路由监管技术,通过认证技术实现实名上网,同时在接入网络时发送安全通告。
不要用免费WiFi进网银、支付宝!
如果连上骗子建的免费WiFi,盗银行密码只要1秒!大家在出门时,不要用免费WiFi进网银、支付宝等账户,以免造成损失。
来源:央视新闻及网络综合
看来出门在外,对免费WiFi一定留个心眼哦!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后果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