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汤始创于1792年,出自《裴氏杂症论》(1805年手抄本),由 “裴哲瀚”所著,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与生化汤、八珍汤和补中益气汤共称为中国产后四大古方。
裴哲瀚自幼天资聪慧、博学多才,受中医名师真传后,苦心专研医学、医经,常周游它乡,集百家医术之所长、感悟人间之民声。成功治愈各种疑难杂症,深受百姓之爱戴,而这种疗法也被后人誉为“裴氏中医法”。
史料记载:(乾隆五十六年)机缘巧合,裴哲瀚结识和卓氏?荣妃其兄长“忠惠”,并受此人相托,进宫为其姐姐“荣妃”诊治偏症。用自己独创的经络疏导排瘀、推气补血之疗法,其疗效,七天后可自行下榻进食,三个月后彻底痊愈。因此龙颜大悦,封赐御医师(官带七品),两年后,辞离深宫。
从踏四方万里,集民间奇草异方,杂症手记,每遇名医必登门到访虚心请教,求得“独创中医疗法”之见解。遍访民间整十年后,潜心撰写《裴氏杂症论》。归乡后第二年立春,行悬壶济世之举,创办“裴医堂”。
自裴哲瀚进宫,大月汤等部分配方被收录于御用宫廷秘方,致使很长一段时间没能在民间流传。1928年清朝彻底结束后,《裴氏杂症论》由第五代传人裴雄逸整理应用,大月汤才得以传于后人。(1928年东北王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军炸死)。
如今,裴医堂第八代传人裴然,重仿祖辈济世之心境,用独创的“四维平衡按时辰给药法”把裴医堂的祖传的秘方得以充分应用,对于现代女性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如月子病、产后引起的失血过多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畏寒恶风、关节活动不利等)具有显著效果。即具有西药的快速起效性,又有中药的温和性,其具有:“稳”、“准”、“狠”、“新”、“奇”、“特”等六大特点,民间所得绰号“裴三付”,也有美誉“是病不过药三付”。《裴氏杂症论》对中华中医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大月汤的传承和发扬对四方女性的产后健康是极大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