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妈妈询问我:怎么做好陪伴?我有一个Z深刻真切的体会,在宝宝达到能够与成年人流畅交流之前,父母尽量控制住自己,不要打扰宝宝。我自己就有很多教训,从怀孕开始,我看了尽可能收集到的早教类书,形成了精英化教育的思维模式,宝宝还在肚子里,就给宝宝安排了课程(虽然是我自己上),宝宝四五个月以后,我也逐渐地按照一些育儿书上和成功家教父母的方法,给宝宝安排了游戏化的课程。但我非常受打击,小泉以他自己的方式来反馈我:他有自己的学习节奏。我也曾为他测量智商,还看不出让我欣喜的任何特殊潜力。
经过这些打击,一度我也有些许的失望,为什么书里的培养计划,在小泉身上就没有效果呢?为什么我家就没有一个小神童呢?我Z后只能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大部分孩子都是普普通通而快快乐乐的孩子,他们依从天性来学习一切,而不像神童的模式。我Z需要的是耐心。
其实,小泉对于故事也只是从3岁以后才稍稍有些兴趣的,大部分时候,他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和玩具玩耍,这些重复性的玩耍模式,没有逻辑和剧情的过家家游戏,恰恰是他自己探索世界的学习过程。学习不一定就是认真坐在座位上,一笔一划书写整齐。他也很喜欢外教布置的作业,但他是以自己的方式来完成,把一张作业纸涂满,外教也善意地提醒我:对于一个不到4岁的小孩子,他很可能不理解字母的含义,只要他认为学习的过程有趣就可以了。我也习惯了不奢望他通过一周有限的几个小时,就能流利地说外语,语言是需要环境侵染的,一位从事同声传译的妈妈在她的书里谈到,要为孩子学习外语提供无功利性的侵染环境,这个阶段长达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不打扰,就是不要以成年人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去侵染孩子单纯天真的世界。
不打扰,就是克制自己以各种看似合理的理由,打断孩子专注游戏的过程。
不打扰,就是在不违反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让孩子尝试。甚至在孩子五六岁以前,以说教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也是多余的。只要父母以身作则,孩子自然就会模仿。
幸好,我及时发现了自己的这些苗头。我停止了我可怕的精英教育实验。因为我面对的,是一个富有无限潜能的精灵,而不是一个学习机器。
我在日常生活中不会主动去帮助孩子。除非孩子向我们求助。做父母的当然要细心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但不是包办和代办。有些风险,我甚至会让宝宝自己去尝试。比如有一次,宝宝冬天穿得很多,他迈下台阶显得有点笨拙,我站在他身后,在他踉跄时故意没有拉他,因为只有两节台阶,衣服也很厚实,也带着厚厚的帽子,即使他摔倒也不会伤及要害,宝宝是向前摔倒的,他自己也有所心理准备,只是确实因为重心把握不稳而摔倒,而不是没有任何准备。他已经有所准备,自己转了个身,肩膀先着地,主要是因为吓着了才吓哭了,经过仔细检查没有任何皮外伤。老人很心疼,怪我眼看着他倒下,不去拉他。我没有和老人辩解。锻炼孩子的平衡,他可能磕破,更为重要的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到了如何保持平衡,以后骨折或摔破脑袋的风险会大大降低。可能我在这方面比较大胆,我会预先评估环境和行为的后果及风险,有时会故意让宝宝自己尝尝“苦头”,比如我不制止宝宝尝试点火柴,不提示他火柴即将燎到他的手指,而让他自己感受短暂的痛感(宝宝已经形成了在体验新实验前,务必和我们确认并得到我们监护才实施的习惯)。
我也奢望自己的孩子能卓越超群,但逐渐地我去除了因为自己的虚荣而设立的目标,我寻找可以增强孩子幸福感和价值感的目标,这些目标并非不可实现。从培养过程看,可能比要求成绩好更难。这就如同栽培有机蔬菜,要比作弊给蔬菜施化学药剂催熟,打高剂量的农药杀虫,成本要高,还可能有更多不可预估的风险。但我不断地告诫自己:这是扎根的工作,务必要这么做。
有一种爱叫做不打扰
再如维护好宝宝的专注力。很多家长都在宝宝上了学以后,发现宝宝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其实在小时候,绝大多数宝宝都是天生的专注力专家,当他们对一件事物发生兴趣时是全神贯注的。但家长忽略一个儿童特有的心理现象,宝宝的专注力不是持久性的,而是跳跃式的,间断式的。这是我在观察中发现的。所谓“间断式”,不是像成年人一样较长时间(如15分钟以上)持续注意力,而是保持了3-5分钟以后,会转移到别的兴趣点上,间隔了一段时间后,注意力又可能回到原先的注意对象上。专注力的“跳跃式”特点则意味着宝宝会在专注的过程中引发联想,由对注意对象联想到脑海中曾经留下印象深刻的物品或场景。
我一般会这么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不打断宝宝的观察和实践。我自己数到100,等宝宝自己注意力转移了,再引导其他活动。有一次,小泉坐小火车,连坐了4遍,而且每遍是不同的车厢。后来,我陪着他做了Z后一遍,才发现不同车厢里观察到的周围世界的视角和感受是不同的,看来对于如何观察世界,宝宝才是家长的老师。
在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方面,我建议不用上什么班,只要孩子没有器质性问题,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保持高于成年人预期的专注力。而恰恰是成年人总在干扰孩子的专注力。换个角度,如果你正在和闺蜜讲话或是看电视剧,有人不断地问:“今天上班发了多少工资,去超市买了什么,”你会有什么感觉?其实我们做反了。当孩子需要我们时,我们把他们推开;当孩子需要独处时,我们又因为需要派遣自己的寂寞去干扰。
我们更应该多关注宝宝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痴迷状态,这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虽然可能稍稍偏离了社会常态,但这其中蕴含着激发创造力和改变历史的激情。不要让这种激情被我们平庸的思维枷锁束缚。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可以放手或协助孩子去尝试。大不了损失了点时间,损失了金钱。但孩子从中将获得天才试验般的极致体验。时机的把握没有什么深奥的诀窍,就是在这个时机,当你要介入孩子的视线和注意力范围或是打断他时,问问自己:“这么做,孩子会高兴吗?他需要这样的打断或干扰吗?”
我们过多的爱就是一种负担,如果我们自己在孩子小的时候做不好示范,那么我们的行为就是他们将来对待自己孩子的翻版,甚至还会变本加厉。一个懂得与人相处距离的人,是不是也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