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69年,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AyresA.J已经指出,前庭平衡觉是人类生活和学习实际需要的Z基本Z重要的感觉。儿童成长过程中通过视、听、嗅、味、触、重力感、摩擦等来调节前庭平衡系统,大脑在接受外部信息时,会指挥前庭平衡系统对功能区的协调、整合、统一做出多种正确的反应和信息回馈。在某种程度上讲前庭平衡系统是脑部发育的基础,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着较重要的影响。
存在前庭问题的儿童会出现前庭平衡功能失调,具体表现为: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一定的视觉空间判断障碍,常常观测距离不准;左右不分;方向感不明;分辨不出相似的图形或物品;不会玩拼图游戏;协调能力差,动作笨拙、笨手笨脚;常打碎东西;经常磕磕碰碰、跌倒、撞人;空间定向困难、转圈就晕;不记路常有头晕或跌倒的感觉;怕上高处或跨越水沟;不喜欢被高举,怕搭乘电梯;不喜欢玩秋千;在学校里则表现得好动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喜欢捉弄人;浮躁,爱发脾气,常遭受挫折、丧失信心,影响情绪;常写错字、写反字、读反;丢三落四;他们比一般儿童更容易给家长添麻烦,挑三拣四,很难与他人分享快乐,也不愿和他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儿童太靠近或撞了别人还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有些儿童还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个体感知前庭平衡主要靠内耳里的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小脑中的古小脑部分掌管着个体的机体平衡功能。儿童的前庭平衡觉是先天在母体内初步形成的,出生后的被抱、被摇晃、自己翻身抬头、爬行、走动得到进一步加强与巩固,为个体的视知觉中的空间关系发展奠定基础。
如果母亲怀孕期间,运动不足、保胎、胎儿胎位不正、羊水过多等都会导致胎儿前庭平衡机能发育迟缓。胎儿在母体内是悬浮在羊水之中的,母亲的运动会导致胎儿的臀部等部位接触到胎盘的内壁,从而使胎儿产生一种不舒服感,胎儿感受到姿势发生变化后会本能地设法调节自己的身体,以使保持悬浮状态,胎儿的这种运动是其前庭平衡觉、触觉学习的基础。胎位不正的胎儿本来其前庭平衡就没有正确定位,空间、方位等处于混沌或错觉之中,是典型的先天不足。保胎的母亲往往由于害怕运动后产生激烈反应导致流产,因此常常拒绝运动,胎儿在母体内所得到的刺激相对有限,导致孩子前庭平衡系统和触觉系统发展先天不足,感觉运动统合失调表现明显。羊水过多的母亲,尽管自己运动较多,但由于孩子在更多的羊水保护之中很难有机会与胎盘内壁接触到,导致孩子失去诸多必要的触觉和前庭平衡觉学习机会,诱发感觉运动统合失调。
儿童早期活动不足,爬行不够也会导致前庭平衡失调。儿童从仰卧向俯卧过度的过程是儿童练习颈部肌肉的过程,儿童在抬头的过程中视野由过去的仰视到俯视完全发生了改变,有的甚至旋转了180度,这对形成和发展儿童的空间知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视野的改变刺激儿童探索新奇世界的欲望,儿童不断的抬头促使颈部肌肉不断的发展,而颈部肌肉的发展又是个体保持头部平衡的前提,头部的平衡又是个体前庭平衡觉发展的前提。儿童抬头机会越多,平衡觉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空间知觉就会发展得越好。儿童在学会坐立、爬行的过程中,前庭平衡觉和空间知觉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感觉(视觉和前庭平衡觉)与运动之间实现Z充分的统合!实践证明,翻身抬头越好、爬得越多、越好的孩子,在后天的学业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越小,反之,没有爬过的儿童后天学业困难的会越多——前庭平衡问题导致的感觉运动统合失调。
导致儿童前庭平衡失调的另一个人为因素是坐小推车。许多父母认为不为孩子买一辆婴儿车就不足以表达或证明其对孩子的爱——实际上这么做,表面上是让孩子更舒适些,躺在里面被推着走而不用被抱着或自己走路,其实会使孩子失去许多前庭平衡习得的机会。由于推车的轮子直径有限,而轮子越小、克服阻力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家长不得不挑Z平整的道路行走,这样不但剥夺了孩子被背、被抱的机会,还减少了儿童获取外界刺激的机会,从而影响了儿童前庭平衡功能的发展。
通过给予前庭平衡器官的各种不同程度的刺激,可以使调节姿势反应的前庭平衡功能正常化,在接受前庭平衡刺激的同时,还有助于其它感觉的统合。前庭的功能对大脑整体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刺激前庭在知觉运动训练中广泛得到使用。可以让孩子接受下列各种运动的训练:
a.旋转类,如:小孩自己原地旋转玩“转飞机”的游戏、玩木马、旋转椅子或在儿童乐园里玩“疯狂老鼠”、“过山洞”等。
b.摇晃类,如:婴儿时期善于使用摇篮,采取腹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头脚颠倒等体位进行秋千、吊床等游戏,多背多抱。
c.平衡类,如:走平衡木、平衡板等,爸爸多将孩子骑在脖子上“骑大马”、孩子自己练习走道牙、学习滑旱冰等。
d.跳跃类,如:多在床上跳动、翻滚、垫上运动等,或经常玩“蹦蹦床”。
e.姿势反应类,如:婴儿时期家长多背多抱,让儿童多参加踏板车、砂坑、草坪、滑梯、腹部爬行等游戏。
f.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的体验,如:让孩子来回跑上下坡;让孩子一只脚着地,一只脚踏上滑行的儿童踏板车等。
在训练中,被动的旋转、摇晃的速度一分钟以25-30次的频率为宜。
不同儿童对前庭刺激的持久力个体性差异较大,有的孩子表现为恐惧不安,对于有这样反应的孩子要特别注意,例如,可将吊床高度降低,靠近地面缓慢地、安全地、不给予威胁地进行旋转、摇晃。
前庭平衡问题还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来进行矫治。如
踢毽子同样是十分普及的民间游艺活动。踢毽子大约起源于汉代,但还缺乏十分确切的史料证明,唐代十分盛行。毽子的制作材料十分丰富,但常见的是羽毛毽。踢毽子的花样也十分丰富,可以用单脚的内侧(外侧)踢,用同一只脚的内侧、外侧轮流踢,可以两只脚轮流踢、交叉踢等等。踢毽子还发展成为一种竞技项目。这项活动对幼儿目测空间距离的能力有一定要求,经常进行可以提高这项能力,进而改善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空间定向困难的问题。同时踢毽子也能提高学生身体的平衡能力。
跳绳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一种游戏,它可以分为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等形式,花样则更多,可以单腿跳、双腿跳、单摇、双摇、编花等等。追溯其历史,单人跳Z早在南北朝时出现,多人跳要到明代才见于文献中。在明代,多人跳绳称为“跳百索”,既与现今跳绳中的跳大绳一样。到了清代这种游戏仍旧流行,清人彭蕴章为儿童玩跳百索写过一首歌谣:太平鼓,声冬冬,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轮中。跳绳讲求手臂的摇动和起跳时间的配合,这可以发展儿童的本体觉,提高学生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及其平衡能力。
“抓子儿”游戏从清代就开始流行。游戏的关键是要做到不停的“掷、拾、承”。“子儿”可以是小石头、杏核、核桃等,玩的时候把手中的“子儿”先向空中一掷,反手接住其中一枚。再把接住的这枚掷起,趁未落之际,很快抓起下面的子儿,还要把掷起的再接住。抓下面子儿的时候,有一定的规矩,有时规定第一次抓起一枚,第二次抓起两枚,递增上去,直到抓完为止。有时抓这个不能碰那个,抓这边不能碰那边。有时规定要隔几个抓几个,或者一把都抓起。规定不同,玩法多样,十分的有趣。“抓子儿”游戏对手的精细动作要求较高,抛的要高、抓的要迅速准确,这就要求游戏者要眼捷手快。
摇煤球儿:两个大人抬着一个小孩子(脸朝上),一个人攥着小孩子的双手,一个人攥着小孩儿的两脚,一齐向左右摇晃,边摇晃边唱:“摇啊摇啊,摇煤球呀!”被摇的孩子“格格”地笑着。这在逗耍的过程中使小孩子获得了摇篮相似的经验—前庭平衡得到发展,而且由于主体是人还增进了触觉方面的感受和亲子间关系。
另外还有许多民间的游戏可以用于治疗前庭平衡失调,比如跳房子、跳皮筋儿、编花篮儿、打瓦、迭纸、踩高跷、滚铁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