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甘肃南部,那是临洮县的一个小地方。
它没有江南唱晚的渔舟,但它有回荡在谷底的放养老汉的鞭声。它没有杨柳抚堤的柔美,但它有山外有山的壮阔……但是家乡的秦腔却慢慢地消逝了。在现代化齿轮的推动下,在一代代青年人“出山”后,秦腔就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秦腔在我们家乡,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依稀记得七、八年前,每逢端午,都有三天两夜的社戏。这戏就是秦腔。天刚蒙蒙亮时,离戏院远点的人们就早早出发了。穿着崭新的衣服,三三两两的说说笑笑,一脸的幸福。但时隔仅仅几年,我们村的戏团却失去原有的风采。戏台还在,只是下面的场地不知被谁家种上了青草。戏团的成员也早已人分四海了。唱旦角的女孩基本上都嫁到别的地方去了,其他的角儿们在岁月的风沙中嗓音不再洪亮,也就不去了。像我一般大的孩子们,有的在外求学,有的在外地打工,也有在家的,但不论是否留在家乡,都已对秦腔没有什么热情。他们对咿咿呀呀的秦腔的喜爱,远不及对现代流行音乐的钟情,更很少有人用学“鸟叔”骑马步的激情去学秦腔的唱腔和动作,他们更愿意坐在电视机前看肥皂剧,也不会像几年前的人一样长途跋涉地赶去看戏。因为在他们心里有一个已生根发芽的意念——秦腔是老年人看的,是爷爷奶奶喜欢的东西。只有我的父辈和祖父一辈的人,对秦腔的热爱丝毫未减。如果你去我的家乡,你准会听到田地里劳作的人唱着圆润的秦腔,或许还能隐约听到从沟底下传来的放养老人沧桑的秦腔。我的父辈们,以他们的方式怀念着秦腔。
说起对戏曲的热爱,我不得不想起《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他爱京戏,发自内心的热爱,近乎达到了疯魔的程度。段小楼说他:“不成魔,不成活”,但程蝶衣相信京戏不会消失,他要对京戏从一而终,以至于在文革中揭发段小楼时说:“楚霸王都跪下来求饶了,那京戏能不亡吗?”他想,楚霸王是京戏中的灵魂人物,却跪地求饶,京戏也就名存实亡了。那么,故乡的秦腔,若没有我们后辈的传承与衷情,是不是终会有天,再也没人记得秦腔在这片土地里生长过?是不是将来我们对后辈讲起家乡的秦腔时,也如同父辈给我们讲传说一样,有年代久远的感觉?
在这个被现代化包装了的时代,我想再也很少有人看《四郎探母》时泪流满面。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秦腔这股精魂,也许再也不能维系我们西北人,亦或是华夏人的情感。如果我们这代人,包括以后的世世代代,不去接触这些民间文化,那么串连我们民族的“文化”这颗珠子,真就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