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楼之前也好奇为什么不直接就连在10月里办完?从王爸王妈那里得知原来王先森老家不仅是农业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大部分乡亲包括亲友都常年在外地打工直到过年才能回来,即便是国庆也不方便请假回来赴宴;另外,老家办酒都是在家里办,冬天食物也好储存些~
2014年1月末就过年了,不过王爸王妈Z后挑选的日子并不在过年里、而是定在了腊月26,另那边的风俗是提前两天就开宴、连办三天酒,也就是腊月24就开始待客了。楼楼纳闷腊月24在外打工的能回来吗?工厂、企业一般都会拖到腊月29、30才放假……额……这个问题木有人能回答,只能说日子是请算命先生择的。
进了腊月后不久,老家里王妈来电话一遍一遍催着早归,抱怨家里办事儿没有人帮忙。王先森既心疼正在小月子中的楼楼又同样难受于转瞬即逝的为父之喜,忍不住对着电话里发了一通脾气。楼楼那时虽然身心受了点小创但也玻璃心泛起……罢罢罢!腊月中旬,露珠在家人千叮咛万嘱咐中全副武装地和王先森踏上了回乡完婚的旅程---
这是修成正果了吗
这是楼楼第二次到王先森家,第一次是和王先森回乡见家长(呵呵,之前在得意八过~),这一次就是直接来完婚的!只不过上次是在夏天、中午坐车晚上到,而这次是在冬天、清晨坐车午后到……
王先森和楼楼回到曾经用宽胶带补蚊帐的房间,跟那时比起来已经有明显变化了:
没有玻璃的窗子和可以穿过手掌的门已经被换掉了(另一间卧室也同样更换了门窗),窗上还装了一副图案为蓝天白云的上下手拉卷帘,原来靠窗掉了柜子门的旧书桌还在,不过上面堆的衣服没有了,以前用来装衣服的纸箱子也都看不见了;房中新置了一张双人床,只是床上还是凌乱地丢放着N条旧床单和毯子,但是呢没关系,王妈已经让王先森把楼楼在武汉结婚当天铺的一套大红床上用品带回来了。
整个房的墙面也都重新粉白了,离地一米的墙体还刷成天蓝色,地面也打了地平,整体比原来亮堂了很多。
恭喜啊
是呀……
王先森放下行李,快速抱起床上的毯子腾出一人的位置让楼楼躺下,王妈嘻嘻地拎着两个大塑料袋过来了,“嘻嘻,咱家比原来漂亮不?”
“漂亮!俺爸哩?”王先森在楼楼身边坐下来。
“他去赶集了!你婶她们都不来帮忙说日子没到!都是俺和邻居收拾的……”王妈一边嘟囔,一边打开两个塑料袋,接着说“看俺买的糖!俺在集上买的,只要四块钱一斤,后来他们都说不够,就到你大妈家买,她卖俺五块!你说黑不?嘻嘻……”(王先森家那边购物很不方便,各家屋落分得散,方圆几十户人家里就他大妈家开了个小卖部,平时想买东西得骑着摩托走四十分钟去赶集,而集市还不是天天有,隔天才有一次集……)
“甭管她们!也就这一次。”王先森宽慰。
“可不是么?还没邻居好咧!嘻嘻,你们回了就好!来,H(指楼楼)帮俺包糖!”
说完,王妈从袋子中拿出一张圆形的透明红纱,四周有红色的绳子,然后抓了四颗硬糖、两颗软糖放在红纱中间,再把绳子两头一拉、打结,一包喜糖就诞生了“好看不?”
楼楼流汗,“好看好看……”
“嘻嘻!H手巧,比俺包得好看!包四个硬的、两个软的!那你们弄,俺去刷碗咧!”然后王妈就嘻嘻地出去了……
王先森好像也激动了,又在塑料袋里翻出了几个红红绿绿的拉花,这玩意儿我还只在八九十年代背景的电视剧里看过,很穿越的说。“哇!我爸妈还知道买这个?你看,他们还是挺用心的呢!”说完王先森打电话准备叫一哥们过来帮他在卧室屋顶挂这些拉花。
咦……等等!这怎么感觉像准备新房办婚礼的感觉?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双方鉴于楼楼是武汉伢,而王先森在大学毕业后留在武汉工作、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也都在武汉,所以两边约定武汉十月的婚礼作为主婚场;王先森家族在当地是大户,王先森本人还是大家族里的长子长孙,可是全部亲友来武汉也不现实,于是决定派代表过来参加婚礼然后腊月再回老家办分场,只是婚纱就不穿两次了、仪式也不再办,就热热闹闹地待客吃酒宴就可以啦!
所以在楼楼心里,婚礼早在三个多月前已经举行过了……这会儿楼楼并没有要结婚的喜悦,于是瘪瘪嘴“我要是还在武汉,这会正在做月子呢~”
不过说归说,从进门到现在,就看见王妈一个人在家里,也亏她了!要是换做楼楼家,早早几天家里就七大姑八大姨来热闹了……于是楼楼坐起来开始包喜糖。
你老公是哪里人呢
我知道他是哪里人了
王先森的哥们也来了,两人蹬着梯子开始张灯结彩,另外把楼楼在酒店举行婚礼时的海报也贴了起来,正忙得不亦乐乎,王妈走到门口,一声惊叫“妈呀!”
楼楼吓得一抖,回头“怎么了?”
王妈望着天花板,眼睛里闪出了孩子般的纯真,“真!漂!亮!”
额……
其实初来乍到,对于王先森家的风俗楼楼也不太懂,只模糊知道王先森家这边兴流水席。可能城区的宝妈不太懂,就是在家里办,一拨吃完下去,马上第二拨开始吃。比如中午预算30桌,但受家里面积、餐具等限制,Z多一次只能上10桌人,那么这中饭就分3批吃了……当然不是同时换了,有可能这桌已经换两拨了,那桌还是Z开始的一桌人。
由于战线很长,往往Z后一桌吃的时候,下午的酒又开始了……所以后面开宴时楼楼也分不清这是中午的酒还是下午的酒,反正就感觉从早到晚一直有人吃饭。听王先森说除了亲戚外,其他来的客人吃一餐就会离开,只是楼楼也不认识。
办流水席其实很辛苦:桌椅炊具由主家准备,基本上自家存着一些再找左邻右舍借些也差不多了;宴席重头戏的菜式请有专门厨师炒,不过厨师也只带自己一个人来,其他的调料、买菜、摘菜、端菜、洗碗等都得自己负责,这时一般都会请亲戚邻居互相帮忙完成。
额……这个问题不能回答……
我已经知道了
楼楼提前去的那些天,家里就是在为酒席做准备工作。
王先森回家就变成了超级劳模,屋里屋外一刻也没停歇;而老家里呢,只有个别亲属知道楼楼在小月子里,王妈也不想跟别人说,毕竟也不是什么好事。本来吧,楼楼就呆在自己卧室就可以了,但是慢慢也有些亲友过来帮忙或者玩,因为家里只有就这两室一厅的正房,有些物品也堆在楼楼卧室里,所以楼楼床边那也是人来人往……也不乏好奇的声音--“新媳妇儿咋呆在床上么?”
额……楼楼怎么办?总不至见每个人都像祥林嫂般唠一遍缘由吧??得,还是起来吧!
刚到院子里,王妈看见楼楼如同看见救星“呀!H出来啦?!来!帮俺剪下大蒜!”说完,转身从篮子里抱出一捆大蒜丢到地上,然后扔过来一把大剪刀,“嘻嘻……你婶她们还不来!”
这……
跟我老公老家一样,也是回老家完婚的时候屋里才刷白看的舒服点,也是临过年前完婚,请外头人在家开酒席,还好一年回一趟,我忍
乡下的冬天比我们这边冷些,尤其是在空旷的院子里……
爷爷看见楼楼蹲在地上剪大蒜,“你咋让H做事么?!她还……”爷爷欲言又止,把楼楼拉进屋里,“你别做,你休息去,等你婶她们来了做!”爷爷对楼楼是真心好啊!ps:王先森的爷爷还是老红军哟!
……
王爸呢?头几天一直来匆匆去匆匆,忙着买菜什么的。
印象Z深的是有一次,王爸从摩托车旁的袋子里抱出了三个……额……还不知道什么玩意……楼楼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好奇啊,好奇害死猫啊!
楼楼上前“这是什么?”
“猪头!”王爸一边说一边用左手掰开地上的猪头、退了表皮的猪头,从嘴巴里拉出舌头,右手拿刀刮舌苔……
楼楼吓得往后直退,惊恐地滚回了卧室……
其实也是楼楼大惊小怪了:
后面过年的时候楼楼和王先森也到过几户大户人家,那里还有用猪头(有表皮的)敬祖宗的习俗。而且在王先森家乡,大家好像比较喜欢吃猪头肉(王先森堂妹跟我说的,还奇怪“俺们这都不爱吃猪肉!肥!你不知道猪头肉Z好吃么?都是瘦肉!你们那不吃么?咦~真不会吃!”然后楼楼就被深深地鄙视了……后来我自己也琢磨了下,也不知道对不对:觉得可能因为这边一般都是自家养的猪,没有城市里传说中的“瘦肉精”,所以猪都长得很肥,而猪头相对瘦肉多一些……),或者把猪头剁成大块大块的煮汤后下火锅。因此,在王先森家这边猪头是好东西,还很难买。
只是在那样一个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看到刮舌苔那一幕,楼楼的小心脏着实死命地扑腾了会儿。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天,反正第一天的酒席就开始了……
楼楼也真正地见识了流水席……要!靠!抢!没有人牵席,一桌菜上来,马上人就坐满了……不分男女老少长幼尊卑……唉,淘宝的秒杀也不过如此啊!
像楼楼这么秀气的姑娘……被彻底的遗忘……楼楼很想说:各位亲们,是因为楼楼来了,所以才办这个酒呀……木有人理……木有人……木有……木……
而王先森呢?自从来了后就从来没歇过,不是打扫卫生就是搬运货品再或是厨房帮忙。开酒第一天,就化身传菜哥了。
好吧,楼楼等,这一等就等到了晚上……
“你还没吃?!”等到王先森气喘吁吁到角落拿东西看见楼楼时,下巴都掉地上了,“走!我也没吃,带你吃去!”
楼楼终于坐上了位置……
王先森跟楼楼介绍:这边兴“3*8”席:8个凉菜、8个热菜、8个汤。记得Z后一个汤有鸡蛋花,戏称“滚蛋汤”,就是说吃完了就回家的意思!
“滚蛋?!”楼楼重复,然后哈哈哈笑了……通俗易懂,这是今天唯一的乐子。
至于菜式,怎么说呢?楼楼只能说不习惯:
凉菜系列:蒜苗是凉拌的……唯一的青菜是凉拌的……一盘炒千张(有的地方叫豆腐皮)也是凉拌的……而这些“凉”菜是真心凉、透清凉啊!乡下的冬天很冷,这腊月寒冬里,凉拌的菜很像经过冰冻一般,楼楼忌惮身体,。尝了一口发现是冰的就不敢下筷子了。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