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撑死排第四,前面是淘宝、快递、八大菜系
2015年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蓝皮书》显示,已经有将近75%的在外留学人员表示学成以后要回国。如果你们仔细观察周边圈子,也会发现,不论以何种理由出国,Z终回到国内的人比选择长期定居海外的要多得多。
“海龟”,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再是被看作金字塔顶端的小众人群。海外留学,也已不仅仅是富人们的专属。许多家长克服重重阻力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不仅是为了能够躲避国内目前看似并不是很好的自然环境,还期待学习语言的同时接触海外完全不同生活方式,扩大视野,或者进入一座好大学,融入更先进的教育体系。那么,又是何种原因使多数的他们选择回到国内呢?放弃众人羡慕“诗和理想”,回到“苟且”的拥堵车道和夜市大排档,他们又在其中得到了什么样的成长?
我们采访了周围几十个有过海外生活经历的朋友,从中整理出10位代表性的对象,包括大洋洲新西兰,欧洲法国,欧洲英国,澳洲澳大利亚,北美洲美国等热门留学国家,深扒真正的海外留学生日常。
由于篇幅问题,上篇向你展示其中6位的“海龟”经历。
1
罗J 新西兰(为保护隐私,以下均为化名)
出国是为了上学,也可以说进修吧。之前国内读的中医,但之后觉得对这不感兴趣,家里人也说要帮家里的公司做事,所以出国读了商科。当然目的不仅仅是拿个文凭,还希望能练练英语,打打人脉,积攒一些国外实习和工作经验。 你知道我是个英语渣,高中英语能及格我就谢天谢地那种,所以刚到新西兰那会,大概大半年的时间我坚持一句汉语都不说,虽然新西兰华人众多。在大家纷纷找华人朋友一起合租的时候,我的室友基本可以组个小联合国,日本人韩国人沙特人英国人法国人印度人马来西亚人以及新西兰人。所以现在英语总算是还行了,也学了不少各国国骂。 Z大的收获是从他们那了解了当地的生活现状,比如新时代的沙特人并没有那么守旧,每周末偷偷从迪拜买酒开趴是很平常的事,谈恋爱也行,但是被女方家人知道就一定要结婚,然后居然我室友还yue guo pao。新西兰是个相对安全、对亚裔比较友善的地方,人也一根筋比较耿直(sha),比如朋友家里遭遇入室盗窃,小偷居然是用自己的拳头砸开窗户进家里的,流了一地血,当天下午警察就把他逮到了。顺便一说这里的警察大多身材超棒!
2
ZHao 法国
说起出国,还要从我励志的大学生涯说起。高考失利,不想复读,于是跑到一个鸟不拉屎鸡不生蛋的大西北开始了大学苦逼生涯。此处省略一万字。。。艰苦的人文环境让我有了想出去看一看的念头,于是,duang,出国了。哪国?奢华迷醉的法国!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踏上了留学征途。心的得意的笑啊笑啊,在飞机上看到蓝的不像话的海(我在尼斯上学,尼斯是法国南部沿海城市。没听过尼斯不怪你,去那之前我也不知道),感觉幸福的快飞起来了~~哦,我确实在飞机上飞着呢~~ 然而在刚下飞机,新鲜劲还没过去多久,我就知道海再蓝也然并卵啊。相信太多帖子晒过留学生的爽和留学生的苦,我也差不多。语言啦,伙食啦,融不进外国人的圈子啦,巴拉巴拉。就不一一废话啦。那时候谈了个男朋友。身处异国,很容易对同胞有依赖,所以很容易就沦陷了~~饭后去海边散个步,坐在沙滩上,海浪打着脚背,聊聊诗和远方,感情很容易就培养出来啦~~有了男友的照顾陪伴,生活还是要好多了~~要不然真不知道怎么撑过来。刚到法国没多久,妈妈因为爱女心切,被黑心的骗子骗走了7万。刚到欧洲,还没习惯欧元汇率的穷学生哪受得了这种打击。于是开始了不吃午饭的生活,对,就是为了省钱。我和男友一起。早上比别人早起一小时做炒饭,为了能吃饱,扛一天(没办法啊,那时候买不到谷粒多燕麦牛奶啊~~)。晚上回家已经饿得两眼冒金星了。去超市买Z便宜的菜,打折的菜,当天过期的菜,慰劳自己辛苦的胃。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将近两年。不过我没瘦,反而胖了~~只能说,男朋友太会养了~~做饭太好吃~~我们的Z常去的娱乐场所就是超市了,商品众多,免费参观。我们可以逛好久来研究今晚吃什么,明天吃什么,后天吃什么。。。总之,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再平淡不过了。 这两年的学习生涯,我习惯了上车和司机说您好,下车和司机说谢谢再见。习惯了和迎面走来的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道声问候。习惯了进大门的时候停留一下,为后面的人把门撑开一会。习惯了起身离开座位时把凳子推进去。习惯了在任何地方吃完饭,收拾干净自己的桌子,把餐盘放到收集处。我喜欢这些习惯。法国工程师的学业很辛苦,每天满课,再加上语言的压力,基本都要靠自学。在无数个抓狂崩溃的熬夜之后,好歹是熬到了Z后一学期,实习学期。我很幸运,可以去巴黎实习,去那个好多人好多人向往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个我又爱又恨的城市。带着两年的行李到了巴黎,男友回国实习,于是和新室友开始了新生活。巴黎真的不一样,人很多,建筑很漂亮。作为山炮的我,一秒就爱上了这座城市。第一次让我感动的时刻是坐在铁塔对面建筑的台阶上,卖艺歌手在唱奥斯卡歌曲,引得很多人共鸣,一起唱起来,say you say me,sayit for always,ah,that is the way to be。。。坐在陌生人中间,和大家一起唱,第一次有了融入进去的感觉,第一次感觉自己在这个城市发了声。而正在这时,铁塔开始闪灯,周围的一切都被黄灿灿的灯照亮,视线失了焦,变得很不真实。在铁塔的灯光下,大家的歌声里,我情不自禁的笑的好幸福。。。 这个城市也让我经历了爱恨离愁。家庭的变故,自己感情的破裂,都在7月这个阳光正好的时候发生了。外面阳光正灿烂,我的心却只有阴霾。几乎每天都要去厕所哭好久,害怕一个人待着,走路一定要听歌,找熟悉的不熟悉的人各种瞎聊。颓废过头了,就开始迎接新自己,开始晨跑,开始认识新朋友,参加各种活动。我又开始热爱生活了,也更爱巴黎了。虽然在巴黎只有7个月时间,这七个月里,我们约好了结婚日期,却也不小心说了分手。我和家人完成了欧洲一个月的自驾游,然而家也不再是以前的家了。还赶巧在走之前经历了一次恐怖袭击,在救护车声和直升机声的夜晚感慨生命的脆弱。短短半年,爱情,亲情,甚至生命的大起大落似乎都被我遇到了。叫我怎么不爱又不恨这座城市。 现在,我在德国慕尼黑继续我的学习,作为一个女博士,顽强的生活着。新国家,新语言,这次,我是一个人,我要学会一个人坚强。我还是想念,尼斯海边我们走过的沙滩,尼斯火车站我们常去的中餐自助,夜晚闪着光的巴黎铁塔,清晨被洒满阳光的塞纳河,载满家人欢声笑语的旅途。。。还有那里的人,地铁上看书的人,草地上吃三明治的人,街边咖啡馆和咖啡聊天的人和那个我真心爱着的人。。。原来,再想起,心里是甜的,是可惜的,却不是恨的。。。巴黎,我不恨你了,我爱你。
3
程YT 英国
出国留学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决定的,因为本科是在黄冈的一所二本,家人觉得城市太小眼界太窄就问我愿不愿意出国读书,当时英语很差有点犹豫,但是想着有这个条件应该珍惜就决定出国。国外的生活经历在23岁的年纪给我个人带来的影响绝对是巨大的,人的心境,处世态度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在英国选择跟相处五年的性格不合的女朋友说了分手,在国内总因为害怕分手后带来的道德压力,但是在国外突然有一天想到发现没有必要让所谓的道德责任去影响未来一生的生活体验,于是就分了。而这次分手也让我觉得是2015年做过Z正确的一件事,整个人精神状态都好了很多。至于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压力我觉得可能对于很多为了生存奋斗的年轻人们来说都不算什么。有过在图书馆连续五天四夜啃书写论文的经历,实在困得不行就睡在图书馆单间的地上。也有过连续拍片18个小时的小小考验。有过很多次整宿失眠的状态,也享受过校园恋爱的甜蜜纯真的滋味。 国外的生活的中国人不少,不同人也有不同的生活态度,见过唐人街下午四点就出来站街的中国老嫂子,也有中餐馆忙碌但有朝气的帅气小哥。觉得所有的生活状态都是由你想要的综合你的能力来决定的,所以无论是苟且还是远方,开心就好Z重要。那我觉得我的生活没有诗也没有远方,但是我要的一切在23岁的时候都有了,健康的父母,单纯的感情,十足的自信,还有勇敢的心,我觉得这些都是自己幸福感的来源,有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好幸福,然而22岁的时候还总因为父母的唠叨而心烦。对于幸福感的观念的改变也是出国后收益很大的一件事。回国后因为家人特别支持自己的选择,所以如果回国后是单身状态就去北京从事影视行业,个人希望做制片人那就从制片助理做起吧,网上的待遇北京在6000+有待考证。如果回国后不是单身就会选择陪女友回她的城市,去三本大学当个老师再去开个工作室。老师待遇大概在3000+左右。
4
沈YC 英国
出国理由:高考不理想,自己向往国外的生活。事情嘛,新的学习模式,世界各地的同学,自己找房子住,生活。然后离开了家乡的小圈子,感觉外面的世界很开阔;看到国外的一些发展理念,科技很发达,文化却很传统。感觉很锻炼人,什么都自己办,有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感觉;另外英国人很规矩,倒是不太担心他们的信用。回国的原因主要是签证到期,而工签的要求太高,达不到。后来想想国内虽然没有国外发达,但这也正是机会所在。
5
田YF 澳大利亚
我学生签证过期了一个月,我没有续签,相当于我在澳洲呆了一个月是黑户的身份,出关的时候安保把我拦下来了,说我现在是违法身份,他们有权利逮捕我,然后我说我是刚毕业,在等我的成绩,并且不回来了,于是就放我走了,顺便也进黑名单了,3年内不能以任何签证的形式返回澳洲。 本来就是回国的打算,我的学的管理,也不是移民加分的专业,英语又渣,考不到4个7,所以一开始出国的时候就没打算移民。况且现在武汉发展挺好的嘛。
6
刘J 美国
当时为什么想出去:就是觉得,世界那么大,想出去看看。 (网图,并非叙述者本人所有) 我觉得在国外Z大的酸甜苦辣就是什么事情都得靠自己。当然你要说国内到外地上大学也不是要面对这些,但是我想说这真的很不一样,很不一样。举个例子,我想你在外地上大学就算再怎么偏僻,再怎么远肯定也是会选者在外面腐败街吃,但是在美国这基本行不通,不想天天吃垃圾食品基本上就得自己动手。所以对于很多来美国的留学生来说,来美国Z初一段时间进步的Z快的是厨艺而不是英语。 再比方说,我觉得在中国上大学,一般的大学生都不会很有机会去面对一些社会上的事,如在外租房,买学生保险等一系列社会与法律问题。有时候一份合同就有几十页英文看得那叫真心头疼。 再有就是学习真的很辛苦。国内很多人想当然觉得在国外读书都是逍遥自在so easy,但事实是正好相反。就以我本科在的学校来说,感觉课程安排比较接近高中,每门课都不只是有期末考试,而且还会有阶段性考试。基本上每门课每月都会有考试。再者,伴随考试的往往是有小论文,一般都是1000字往上起跳。Z后,也就是很多中国学生的软肋,美国学校往往还要算上课堂参与度,也就是看你平常上课爱发言不。所以说,有很多非常优异的中国学生在考试和论文取得高分成绩但再Z后一项却因问性格或者语言的原因而在Z终成绩上未能取得良好成绩。 当然我不否认美国有一类野鸡大学是给一些国人混文凭的,但是这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大部分留学生都是很苦逼的。 至于为什回国:我觉得我是觉得以我所学在中国还是更有发展前途,再就是家人毕竟还是在国内,在外面久了也是累了。
【—未完待续—】
想第一时间看到下篇的亲可以得意APP“订阅”——葡萄君
或者关注小编个人微信:葡萄君。扫描下面二维码。
小编碎碎念:
留学生们对于曾今的留学生涯似乎有非常大的倾诉欲。小编没想到简单的问题可以引起他们如此多的回忆和共鸣。不论Z终回国与否,之后又走向何方,这终究是段难以忘怀的经历。
从以上的种种也可以看出,对于故土的情怀,可能并不是海归们选择回国的先决条件。几年来的海外移民潮,连带着许多热门国家的技术移民门槛越来越高,对于大多数留学生来讲,回不回国已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事情。再加上国内各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已经迎头赶上,回家未必就没有好的发展。所以他们回来了,带着视野、经历,和成长。更多留学生故事,请关注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