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妈学童

练习普通话绕口令

7回复 阅读 728

练习普通话绕口令

练习普通话绕口令,我还是比较赞成那句话“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既练‘嘴劲儿’,又要练‘心劲儿’”!

我们先从绕口令开始吧!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家训练口齿灵活、语音准确、吐字流畅、颗粒饱满、圆润集中、字正腔圆、助于表达。训练时,要求大家一定要按照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练。一方面要注意纠正自己的发声缺点、弱点、毛病;另一方面还要利用和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这些绕口令练起来有些绕口、难发,但它却是学说好普通话必不可少的练习材料,通过绕口令的练习不仅可以加强咬字器官的力度和提高咬字器官的灵活度,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控制能力。练习时,Z初应特别注意字音质量,要把音发准,劲使稳,打开韵腹,利索收音,做到吐字准确、清晰、圆润。然后由慢到快,逐渐加速,可按音、字、词、句、段五步练习法循序渐进。我们知道,绕口令练习并非只是耍嘴皮子,而是既练“嘴劲”,又要练“心劲”,所以不能一味求快。在训练中,我们还要注意结合气息控制练习。在开口前要注意放松喉部、气息下沉。“运行”当中要补气自如,轻松流畅,字音速度由慢渐快,要做到慢而不断,快而不乱。Z后还要注意做到内容清楚、感情充沛。因为气是发声的动力,气息调整不好,字的“运行”就会发生故障,声音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声母绕口令练习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过程有三个阶段:成阻、持阻、除阻。声母的发音部位不同,吐字时的着力点就不一样,比如“b、P、m”,发音时着力点在双唇,“d、t”的着力点在舌尖,靠舌尖的弹力。因此发声母时不要拖长,要咬住、弹开。我们在每段绕绕口令题旁都标有“b、p、m”、“d、t”、“n、l”、“g、k”、“s、sh”等声母字样来说明此段绕口令是专门训练所标声母绕口令。例如:《八百标兵》一段绕口令题旁标有“b、p”的声母,就说明“b、p”字母在练习过程中是重点训练的内容,训练双唇有力集中。又如:《短刀》一段绕口令题旁标有“d、t”的声母,就说明“d、t”在练习过程中是重点训练的内容,训练舌尖的弹力等等。

八百标兵(b、p)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炮兵和步兵(b、p、m)

炮兵攻打八面坡,炮兵排排炮弹齐发射。步兵逼近八面坡,歼敌八千八百八十多。

一平盆面(b、p)

一平盆面,烙一平盆饼,饼碰盆,盆碰饼。

老爷芭蕉树(b、p)

老爷有八十八棵芭蕉树来了八十八个把式要在巴老爷八十八棵芭蕉树下住。巴老爷拔了八十八棵芭蕉树,不让八十八个把式在八十八棵芭蕉树下住,八十八个把式烧了八十八棵芭蕉树,巴老爷在八十八棵树边哭。

老六放牛

(n,l)

柳林镇有个六号楼,刘老六住在六号楼。有一天,来了牛老六,牵了六只猴;来了侯老六,拉了六头牛;来了仇老六,提了六篓油;来了尤老六,背了六匹绸。牛老六、侯老六、仇老六、尤老六,住上刘老六的六号楼,半夜里,牛抵猴,猴斗牛,撞倒了仇老六的油,油坏了尤老六的绸。牛老六帮仇老六收起油,侯老六帮尤老六洗掉绸上油,拴好牛,看好猴,一同上楼去喝酒。

颠倒歌

(d,t,l)

太阳从西往东落,听我唱个颠倒歌。

天上打雷没有响,地下石头滚上坡; 江里骆驼会下蛋,山里鲤鱼搭成窝; 腊月苦热直流汗,六月暴冷打哆嗦; 姐在房中手梳头,门外口袋把驴驮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1人点赞

查看更多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杨希柯 小学二年级

白石塔(b,d,t)

白石塔,白石搭,白石搭白塔,

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大。

哥挎瓜筐过宽沟(g、k)

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狗。

哥哥捉鸽(g、k、h)

哥哥过河捉个鸽,回家割鸽来请客,客人吃鸽称鸽肉,哥哥请客乐呵呵。

老爷堂上一面鼓(g、k、h)

老爷堂上一面鼓,鼓上一只皮老虎,皮老虎抓破了鼓,就拿块破布往上补,只见过破布补破裤,哪见过破布补破鼓

四 和 十 (s,sh)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石小四和史肖石 (s,sh)

石小四,史肖石,一同来到阅览室。石小四年十四,史肖石年四十。年十四的石小四爱看诗词,年四十的史肖石爱看报纸。年四十的史肖石发现了好诗词,忙递给年十四的石小四,年十四的石小四见了好报纸,忙递给年四十的史肖石。

数 狮 子 (s,sh)

公园有四排石狮子,每排是十四只大石狮子,每只大石狮子背上是一只小石狮子,每只大石狮子脚边是四只小石狮子,史老师领四十四个学生去数石狮子,你说共数出多少只大石狮子和多少只小石狮子?

韵母绕口令练习

普通话韵母是音节的主要成分,它的发音非常重要。单韵母只有一个音素比较简单,而复韵母和鼻韵母却有两个或三个音素,并且很多都有韵尾,要特别注意归音问题,发韵母时,要求韵腹要拉开立起,韵尾要归音到家。我们在每段绕口令题旁标有“a”、“ao”、“ang”、“ing”等韵母字样来说明此段绕口令是专门训练所标韵母的绕口令。例如《胖娃娃和蛤蟆》一段绕口令题旁标有“a”的韵母,又如《老老道小老道》一段绕口令题旁标有“ao”的韵母,就说明“a”、“ao”在练习过程中是重点训练的内容。

胖娃娃和蛤蟆(a)

一个胖娃娃,捉了三个大花活蛤蟆,三个胖娃娃,捉了一个大花活蛤蟆,捉了一个大花活蛤蟆的三个胖娃娃,真不如捉了三个大花活蛤蟆的一个胖娃娃。

小华和胖娃(a)

小华和胖娃,两个种花又种瓜,小华会种花不会种瓜,胖娃会种瓜不会种花。

毛毛和涛涛 (ao)

毛毛和涛涛,跳高又练跑,毛毛教涛涛练跑,涛涛教毛毛跳高,毛毛学会了跳高,涛涛学会了练跑。

猫闹鸟(ao)

东边庙里有个猫,西边树梢有只鸟。猫鸟天天闹,不知是猫闹树上鸟,还是鸟闹庙里猫。

老老道小老道(ao)

高高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两老道,一个年纪老,一个年纪少。庙前长着许多草,有时候老老道煎药,小老道采药;有时候小老道煎药,老老道采药。

同乡不同行 (ang)

辛厂长,申厂长,同乡不同行。辛厂长声声讲生产,申厂长常常闹思想。辛厂长一心只想革新厂,申厂长满口只讲加薪饷。

砸缸 (ang)

小光和小刚,抬着水桶上岗。上山岗,歇歇凉,拿起竹竿玩打仗。乒乒乒,乓乓乓,打来打去砸了缸。小光怪小刚,小刚怪小光,小光小刚都怪丿竿和水缸。

黄花黄 (ang)

黄花花黄黄花黄,花黄黄花朵朵黄,朵朵黄花黄又香,黄花花香向太阳。

望月空满天星 (ing)

望月空,满天星,光闪闪,亮晶晶,好象那,小银灯,仔细看,看分明,大大小小,密密麻麻,闪闪烁烁,数也数不清。

蜻蜓青萍分不清 (ing)

蜻蜓青,青浮萍,青萍上面停蜻蜓,蜻蜓青萍分不清。别把蜻蜓当青萍,别把青萍当蜻蜓。

指示灯 (ing)

十字路口指示灯,红黄绿色分得清。绿灯行,红灯停。红灯停,绿灯行。]

1、时事学习看报纸,报纸登的是时事,常看报纸要多思,心里装着天下事。

  2、杂志社,出杂志,杂志出在杂志社,有政治常识、历史常识、写作指导、诗词注释、还有那植树造林、治理沼泽、栽种花草、生产手册,种种杂志数十册。

  3、红砖堆、青砖堆,砖堆旁边蝴蝶追,蝴蝶绕着砖堆飞,飞来飞去蝴蝶钻砖堆。

  4、石、斯、施、史四老师,天天和我在一起。石老师教我大公无私,斯老师给我精神粮食;施老师叫我遇事三思,史老师送我知识钥匙。我感谢石、斯、施、史四老师。

  5、三月三,小三练登山。上山又下山,下山又上山。登了三次山,跑了三里三,出了一身汗,湿了三件衫。小三站在山上大声喊:“这里离天只有三尺三!”

  6、三哥三嫂子,请借给我三斗三升酸枣子,等我明年树上摘了新枣子,再把借的这三斗三升酸枣子,如数还您三哥三嫂子。

  7、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能说准四十、十四、四十四,谁来试一试。

  8、三山撑四水,四水绕三山,三山四水春常在,四水三山总是春。

  9、通信不能念成同姓,同姓不能说成通信。同姓的可以互相通信,通信的不—定同姓。

  10、任命是任命,人名是人名,任命人名不能错,错了人名就错了任命。

  11、天津和北京,两座兄弟城。津京两字韵,不是一个音。津字前鼻韵,京字后鼻音。请你仔细听,发音要分清。

  12、陈是陈,程是程,姓陈不能说成姓程,姓程也不能说成姓陈。禾旁是程,耳朵是陈。程陈不分,就会认错人。

  13、人寻铃声去找铃,铃声紧跟人不停,到底是人寻铃,还是铃寻人。

  14、风吹灰飞,灰飞花上花堆灰。风吹花灰灰飞去,灰在风里飞又飞。

  15、笼子里有三凤,黄凤红凤粉红凤。忽然黄凤啄红凤,红凤反嘴啄黄凤,粉红凤帮啄黄凤。你说是红凤啄黄凤,还是黄凤啄红凤。

  16、丰丰和芳芳,上街买混纺。红混纺,粉混纺,黄混纺,灰混纺。红花混纺做裙子,粉花混纺做衣裳。穿上衣裳多漂亮,丰丰和芳芳乐得喜洋洋。

17、河上是坡,坡下是河。坡上立着一只鹅,鹅低头望着一条河,宽宽的河,肥肥的鹅,鹅过河,河渡鹅。河坡飞来丹顶鹤,鹤望河与鹅,小鹤笑呵呵,不知鹅过河还是河渡鹅。

杨希柯 小学二年级

音译过来的话是 因 和 应

语音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语言的声音叫语音。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

八大方言:

1.北方方言(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分布在东北、长江流域中部、西南);吴方言(上海地区、江苏省东南部、浙江省大部分地区);湘方言(湖南省);赣方言(江西省);客家方言(福建、广东、广西);闽北方言(福建北部、台湾);闽南方言(福建南部、广东、潮汕、海南岛);粤方言(广东中部、广西中南部)。

方言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发展普通话、规范语音就是去掉土语成分的北京话。

普通话语音特点:

1简单易学,富有音乐性

普通话声母21个 ,韵母9个,声母和韵母相拼形成400多个音节,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双音节词占优势,且具有约定俗成的优势。A.原因占绝大优势

B.声母中轻音占很大优势,发音响亮悦耳。

发音时声音的特点:

1.音色:声音的个性和特点

2.音高:声音的高低在一定能够时间里发音体震动的次数多少决定音高

3.频率:人的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震动的次数

4.音强:指声音的强弱\轻重

5.音长:声音延续的长短,要根据思想感情和高见内容的具体要求决定音长

具体技巧:快而不乱,慢而不断,长而不拖,短而不促

音节和因素(元音和辅音):

音节:用听觉可以区分的语音结构基本单位,一般在汉语言里,一个汉字的字音 就是一个音节。

音素:语音的Z小单位,一个汉语的音节里,可由一个至四个因素构成。

元音和辅音发音的几点区别:

1.元音气流通过口腔不受任何阻碍

辅音受阻

2.元音发音器各部位保持均衡紧张状 态 辅音只有造成阻碍的那部分器官紧张

3.元音由口腔呼出的气流量叫嚣,处于和缓状态 辅音气流量相对叫大,气流需要 克服障碍通过口腔有一种爆发状态

4.元音声带颤动、一般不待噪音成分,声音想度大,可以歌唱 辅音多数发音时声 带不颤动,带噪音成分,声音响度小,不能歌唱

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

声母:子音气筒的复印,声母都是(?)口辅音来充当的(把鼻韵母排除)

零声母:子音开通没有声母的叫零声母 (ing)ying

韵母:一个汉字音节声母以后的部分

声调:又叫字调,由音节内部的音高变化所构成的,声音内高低升降的不同就是以内掉的不同,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

声母发音特点:气流在口腔当中受到各种阻碍

声母发音过程:

1.成阻阶段(发复印过程的开始阶段,发音当中阻碍作用的开始形成,发音器官从静止或其他状态转到发一个辅音时的阻碍状态。如:b)

2.持阻阶段:发辅音过程的中间阶段,就是发音当中阻碍作用的一种持续,即发音器从开始发音的成阻阶段到Z后除阻阶段的中间过程

3.除阻阶段:指发辅音过程的Z后阶段,发音当中,阻碍消除了,发音器官从法 发辅音时的阻碍状态转道开始的景致装太或其他状态。如:b由闭到开

声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的声母是因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而形成的,发音器官形成阻隘的部位叫发音部位。

··发音部位分气七部位:

1.双唇阻:发音时上下唇构成阻碍 b,p,m

2.唇齿阻:上齿与下齿的内缘构成阻碍 ‘f’

3.唇尖中阻了:唇尖与上齿龈构成阻碍 d,t,n,l

4.舌根阻:舌根与软硬腭的交接处构成阻碍g,k,h

5.舌面阻:舌面与硬腭的前部构成阻碍j,q,x

6.射间与上齿龈和硬腭交接处构成阻碍(翘舌音) zh,ch,sh,r

7.舌尖前阻(平舌音):舌尖与上齿背和舌叶与上齿龈构成阻碍z,c,s

发音部位的五种方法:构成阻碍和出去阻碍的发音方式

1.塞音:也叫爆发音或破裂音,发音时气流完全阻塞,然后突然防开,让气流包袱出来而形成字音 b,p,d,t,g,k

2.擦音:也叫摩擦音,由发音器官造成的缝隙是气流产生摩擦而发出的声音f,h,x,sh,s,r

3.塞擦音:有塞音和擦音紧密结合所构成的音,发音时注意Z初形成阻碍部位要完全闭塞,然后渐渐打开j,q,zh,ch,z,c

4.鼻音:气流由鼻腔中流出的音,口腔形成阻碍这部分要完全闭塞、软腭下垂,使气流从鼻腔流出来形成字音m,n

5.边音:气流沿着舌头的两边通过而构成的声母,发音时声带振动 L

声母的发音有清浊音之分

清音:发音时不振动声带所发出的辅音,即清音纯粹由气流受阻所构成的且不带乐音 b,p,f,d,t,g,k,h,j,q,x,zh,ch,sh,z,c,s

浊音:振动声带所发出的辅音,除气流受到阻碍外,同时振动声带发出乐音 m,n l,r

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

送气音:包括塞音、塞擦音、发音除阻时气流相对较强 p,t,k,q,ch,c

不送气音:气流较弱的音 b,d,g,j,zh,z

音素的发音条件:b 双唇阻、不送气、塞音

m 双唇阻、鼻音

声母发音注意事项:

1. 发音时成阻要准确,不能偏前靠后,这是发音的前提

2.21个声母在发音部位和发音发放上虽各有差异,但要求发成阻时力量要相对平衡,力量要集中到整个口腔的中部,正样声音才能集中

3.送气、不送气是相对而言的,不是说所有送气音都是用力往外喷,注意发送气音时气息不能抬枪,反而要有希奇的感觉否则气流抬枪不但不利于气流控制,但而造成话筒出现噪音

杨希柯 小学二年级

总之成阻要准确,持阻要有一定力度,除阻要干脆

普通话韵母39个,分为三大类:

1.单韵母:由单元音所充当的,10个

2.复韵母:有二个或三个原因复合而构成的共13个

3.鼻韵母:由一个或二个原因后面带上鼻韵音m或n构成的,共16个

一、单韵母

1.舌位的高低(口腔的开合):分四种情况

(1) 舌位高:6个原因中舌位Z高音I,u,v,舌位越高的音口腔越闭

(2) 舌位半高:口腔半闭合状态 o,e

(3) 舌位半低:口腔半开ê

(4) 舌位低:口腔开,Z低 a

2.舌位的前后:发音时舌头在口腔里隆起点的前后

(1) 前:i ,v

(2) 央:a

(3) 后:u,o,e

3.唇形的不同:圆唇音、不圆唇音

圆唇音:o,v 不圆唇音:u,a e,I

4.单韵母发音注意:

(1) 首先要按单韵母发音条件发准每个音时口腔相对稳定、嘴不能动

(2) 要宽音窄发,窄音宽发,如果宽元音嘴张太大音容易散,窄元音时嘴张不大,音容易挤

(3) 发音时口型、唇位要准确

(4) 发音时前音后发、后音前发,发音时舌位向中间靠拢

(5) 注意发圆唇音只撮嘴角,不要往前撅,否则声音发闷

(6) 发扁唇音,扁唇稍圆,不能太扁,否则影响效果

二.普通话的复韵母,口型和舌位不断由一个元音的发音状态过度到另一个元音的发音状态,其中开口度Z大、Z响亮的元音叫韵腹,即主要元音,它前面的元音的叫韵头,后面的部分叫韵尾

1. 复韵母分两大类:二合复韵母、三合复韵母

(1) 二合复韵母:二个单韵母拼合成一个复韵母ai,ei,ao,ou,ia,ie,ua,uo,ve(前响、后响)

(2) 三合复韵母:三个单韵母拼成一个复韵母iao,iou,uai,uei发音时口腔由小到大,中间响

2. 注意事项

(1) 复韵母发音显著特点是音色不断变化,播音时要过度自然,发音动作不得分解,音也不能分解,且要发音准确

(2)在发音准确的前提下,运动幅度不得过大,要尽量往一起归

(3)主要元音要放得开,次要元音(韵母)要收得住

(4) 响与不响是相对的,发音时不要片面追求响,要为内容思想服务

三、 普通话的鼻韵音

带舌尖鼻音n的前鼻韵音:an,en,ian,uan,in,uen,van,vn

带舌尖鼻音ng的后鼻音韵母:ang,eng,ong,iang,ing,uang,ueng,iong

鼻韵母的发音特点:

1. 鼻韵母发音是发音器官由元音状态向鼻音的发音状态逐渐变化,Z后完全边为鼻音的过程,发音时软腭抬起,堵塞鼻腔的通路而逐渐舌的前部或候补抬起堵塞通路,再放松软腭,让气流从鼻腔流出来,发出鼻音

2. 虽然有元音发音往鼻音发音的过度变化,但开始发音元音时不能鼻化

3. ng不能做声母,做韵尾时无阻碍阶段

4. 鼻辅音 音节中只能做韵尾

注意:

1. 发前鼻音n舌尖抵住上齿龈,舌面与硬腭前部相贴,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出来,同时声带颤动,发出声音

2. 发后鼻音ng时舌根抬起,抵住软腭,让气流从鼻腔出来,练习十舌根不要离开软腭

普通话韵母的分类。

根绝韵母开头音的口型特点分为四类:开、齐、合、撮

开口呼:没有韵头、韵腹又不是iu v的韵母a o e ai ei ao on an en ang eng ong

齐齿呼:韵头或韵腹u的韵母u ua uo uai uei uan uen ueng uong

撮口呼:韵头或韵腹是v的韵母v ve vang veng

拼合口诀:双唇开齐u相拼

唇齿专拼开口音

d、t能拼开齐合

平翘根拼齐合音

舌面只能拼齐撮

n、l零声全能拼

怎样发好韵母音:

1. 按发音要领发好每一个韵母音

2. 要进行拼合练习

3. 要进行单音节、多音节对比辨正练习

4. 用绕口令作速发对比辨正练习

杨希柯 小学二年级

普通话的声调:

(一) 声调及作用

1. 声调:主要指某些语言中每一个音节所固有的能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和升降,又叫字调

2. 声调的变化是语言富有音乐性,各种声调的有规律的安排可以构成诗歌的节奏

3. 声调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二) 调值和调类

1. 调值:声调的实质,指声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形式。普通话里有高平调(55)、高开调(35)、降开调(214)、全降调(51)

2. 调类:声调的种类。普通话有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升、去声

(三) 声调的标记法:五度标记法 四声发音口诀

(四) 声调练习

1. 应该在气息、声调、功名有一定控制的情况下进行,若控制不好,容易在上升、去声上出毛病

2. 声调是否追却是语音是否表追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声调不准, 而感觉到口音不准的情况很多

3. 练习时可采用单音节联系以及各种组合方式的多音节练习

(五) 声调联系注意事项

1. 阴平往往发的不够高、易下滑,把55变成53

2. 阴平为窄元音时发音容易挤

3. 阳平发音容易拐弯,将35读成335

4. 上声音下行下不去,上行发不到家

5. 取胜字发音容易劈、破,尤其是去声音节作重音时

6. 发欺生不要挤,不用拙力,始终有气息支撑的感觉

语流音变:在语流中因素或音节间相互影响产生语流变化

表现在:轻声、儿化、变调、语气词同‘啊’的变化上

(一) 轻声:在现代汉语中有些词的音节或句子里的词失去所有的声调,把它念成又轻又短的调子

作用:

1. 能区别词义、词性

2. 表现和??它词法的意义和词汇有关系

3. 能使语言流畅富有音乐感

轻生的注意事项:(实际运用)

1. 普通话中哪一个声凋的音节都可能被轻化

2. 在广播语言当中能不轻化则不轻化,不可太随意,尤其在政治性节目中更加应注意语言的规整、严肃

3. 以轻化表示词义和词性的意义时必须轻化

4. 轻声音节在播音中读得不能含混不清,读轻音字时气息仍在控制氛围内,必须尽量保持远韵母中的因色不拖长、不吃字

(二) 儿化:

主要有:

1.独立表示一个单个的字音

2.附着在其它韵母后形成儿化韵

作用:

1. 能区别词义、确定词性

2. 是语言带有小、少、喜爱或蔑视的感情色彩

3. 在播音当中的别是拨严肃性稿件时尽量少用儿化音,必要用的时候,儿化程度不一过强

(三) 变调:再连续读音中,声凋发生的变化

上声变调:

1. 上声字在单发或用在句尾时不变

2. 非上升字前变半上(214-24)

3. 上升在全变为近似阳平字(214-24)

‘一、七、八、不’变调问题:

广播中‘七、八’基本不变调,‘一、不’在轻生或去声变阳平非去声前读去声字,三字中间变轻声

重叠形容词变调问题:在播严肃性稿件时一般不变化,口语稿件可按如下规律办——单音重叠此词变阳平(漫漫地)双音节时,前边字变轻读,后边变阴平(整整齐齐)

(四) 语气词‘啊’的变化:一般失单度用或用在句尾,单独用时无变化,用在句尾考虑前一个音节的收尾音素

1. 前面音节守卫音素是a o e I v 时(不包括iao iou)一般发“呀”

2. 前面是ao u 时一般发“哇”

3. 前面是en时一般发“哪”

4. 前面是eng时一般发“恩啊”

在播音中,有时由于感情表达需要‘啊’音不能变,否则显得不庄重(诗歌中不能变)

词的轻重格式:

多音节此的几个音节有约定俗成的轻重差别,着就是词的轻重格式(除非有特别需要时,不能改变这种格式)介于中间的称为中,短而高音为轻,长而强称为重。词的轻重格式是汉语音乐性的一种表现,不仅有区别词义词性的作用,还有准确表达感情和语句目的的作用

(一) 双音节词轻重格式:

1. 中重格式:第二个音节比第一个音节要长一些、重一些,如,两个字的人名、地名

2. 重中格式:第一个音节比第二个长一些、重一些,如,‘爱好’‘药品’

3. 重轻格式:如,妈妈、镜子

(二) 三字词轻重格式:

1. 中中重格式:较多,第二个略轻些,如,三字人名

2. 中重轻格式:

3. 重中中格式:如,提起来

(三) 四字词轻重格式:

1. 中重中重

2. 重中中重:如,惨不忍睹

格式在播音中注意事宜:

1. 重中轻是表现在音长和音强的变化上,音节结构不允许变化,声调调值有些变化,在播音时,重音音节调值明显,重音音节不明显,但是能分清词类,轻音音节听得不清楚

2. 轻与重是相对而言的,播音当中要自然过度,不可为了追求轻重而去虚张声势

3. 细的轻重格式多数是固定的,但也有不固定的,‘大会’(一般为中重,但为区别‘小会’有时应为重中)

  

杨希柯 小学二年级

绕口令的特点是将若干双声、叠韵词汇或者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和容易混淆的字有意集中在一起,组合成简单、有趣的韵语,形成一种读起来很绕口,但又妙趣横生的语言艺术。值得一提的是,绕口令是语言训练的好教材,认真练习绕口令可以使头脑反应灵活、用气自如、吐字清晰、口齿伶俐,可以避免口吃,更可作为休闲逗趣的语言游戏。如:“山前有个严圆眼,山后有个杨眼圆,二人山前山后来比眼;不知严圆眼比杨眼圆的眼圆,还是杨眼圆比严圆眼的眼圆。”有一首《算卦的和挂蒜的》,听起来也很有韵味:“街上有个算卦的,还有一个挂蒜的。算卦的算卦,挂蒜的卖蒜。算卦的叫挂蒜的算卦,挂蒜的叫算卦的买蒜。算卦的不买挂蒜的蒜,挂蒜的也不算算卦的卦。”听罢这两段绕口令,定然会使人感到妙趣横生。

  绕口令的结构方式有对偶式和一贯式两种。对偶式两句对偶,平行递进,如《四和十》:“四是四,十是十;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要想说对四和十,多多练习十和四。”对偶式的绕口令Z有名的是民间流传的绕口联,如:“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这副绕口联同音异义,颇为绕口,实属巧对妙联。“求自在不自在,知自在自然自在;悟如来想如来,非如来如是如来。”上联下联各列出四个“自在”和“如来”,而四次出现的含义各不相同,耐人寻味。

  一贯式的绕口令一气呵成,环环相扣,句句深入,如:“远望一堆灰,灰上蹲个龟,龟上蹲个鬼。鬼儿无事挑担水,湿了龟的尾,龟要鬼赔龟的尾,鬼要龟赔鬼的水。”“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灰化肥挥发会发黑,黑化肥发灰挥发会发黑。”“一面小花鼓,鼓上画老虎。宝宝敲破鼓,妈妈拿布补,不知是布补鼓,还是布补虎。”“墙上一根钉,钉上挂条绳,滑落绳下瓶,打碎瓶下灯,砸破灯下盆。瓶打灯,灯打盆,盆骂灯,灯骂瓶,瓶骂绳,绳骂钉,钉怪绳,绳怪瓶,瓶怪灯,灯怪盆。叮叮当当当当叮,乒乒乓乓乓乓乒!”

  可以看出,绕口令多是诙谐而活泼,节奏感较强,富有音乐效果。有的用方言朗读更具有浓郁乡土特色,毛泽东同志生前也喜欢绕口令。有一次,他跟中南海文工团一个姓余的四川籍女兵学起了川语绕口令:“一出南门走六步,碰到六舅和六叔。好六叔,好六舅,借我六升六斗好绿豆。过了秋,再还六叔六舅六升六斗好绿豆。”川语的“六”和“绿”与“陆”音近似。毛泽东越念越感兴趣,并把“过了秋”念为“收了秋”,经此无意中一字妙改,把谷豆收获的景象体现了出来。

  传统的绕口令,多只注重字句的谐音,而忽视它的思想内容。如今,民间文艺工作者在创作绕口令时,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有的具有益智助思的作用,如《数狮子》:“公园有四排石狮子,每排是十四只大石狮子,每只大石狮子背上是一只小石狮子,每只大石狮子脚边是四只小石狮子,史老师领四十四个学生去数石狮子,你说共数出多少只大石狮子和多少只小石狮子?”

念起一段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发人深省的绕口令:“一些事没有人做,一些人没有事做,一些没有事做的议论做事的做的事;议论做事的总是没事,一些做事的总有做不完的事,一些没有事做的不做事不碍事,一些有事做的做了事却有麻烦事;一些不做事的挖空心思惹事,让做事的做不成事,大家都不做事是不想做事的做事;做事的做不成事伤心,不做事的不做事开心。”此类的绕口令散发出一股浓烈的辛辣味,起到了鞭挞假、丑、恶,歌颂真、善、美的作用,赋予绕口令崭新内容和艺术“笑果”。

普通话练习 (二)分辨前后鼻韵母 :n---ng

关键是发准n---ng这两个韵尾,掌握它们的发音部位。 主要区别是舌位不同:n是舌尖中鼻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ng是舌根鼻音,发音时,舌根后缩,舌面后部隆起,抵住软腭。(提醒:无前鼻韵母的方言区人学习前鼻韵母时,在发音末尾一定要把舌尖放在上齿龈处,顶住不动。)

对比练习:

*展览(zhǎnlǎn)-蟑螂(zhāngláng);

短暂(duǎnzàn)-贪赃(tānzāng);

汗衫(hànshān)-航程(hángchéng);

问津(wènjīn)-望京(wàngjīng);

认真(rènzhēn)-生成(shēngchéng);

幸运(xìngyùn)-穷困(qióngkùn);

春风(chūnfēng)-纯净(chúnjìng);

耕耘(gēngyún)-病菌(bìngjūn);

军港(jūngǎng)-窘况(jiǒngkuàng);

应允(yīngyǔn)-应用(yìngyòng);

伦敦(lúndūn)-隆(lóng)冬(dōng);

亲(qīn)近(jìn)-清(qīng)静(jìng);

前鼻音韵练习方法

拼(pīn)哪(na) 进(jìn)哪(na)

问(wèn)哪(na) 看(kàn)哪(na)

翻(fān)哪(na) 滚(gǔn)哪(na)

牵(qiān)哪(na) 穿(chuān)哪(na)

综合练习: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刚睁眼醒来,他就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节选自张玉庭《一个美丽的故事》

经典绕口令大全(普通话绕口令、中文绕口令)含有儿童绕口令、幼儿绕口令、数字绕口令、动物绕口令、人物绕口令、植物绕口令及其它绕口令等:

“绕口令”的Z大特点是“拗口”。它是学习语言艺术(如相声,快板等等)的必修课。可以锻炼人“舌”,“唇”,“齿”的相互配合的技巧,被形象地称为“口腔体操”。练习绕口令Z好从儿童时期开始,尤其是方言地区。

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偏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大花碗里扣个大花活蛤蟆。

南边来了他大大伯子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

北边来了他二大伯子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

他大大伯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咬了他二大伯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一口;

他二大伯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也咬了他大大伯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一口。不知是他大大伯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先咬了他二大伯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还是他二大伯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先咬了他大大伯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

喇嘛与哑巴

打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了个喇叭;

打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了个獭犸。

提着獭犸的喇嘛要拿獭犸换别着喇叭的哑巴的喇叭;

别着喇叭的哑巴不愿拿喇叭换提着獭犸的喇嘛的獭犸。

不知是别着喇叭的哑巴打了提着獭犸的喇嘛一喇叭;

还是提着獭犸的喇嘛打了别着喇叭的哑巴一獭犸。

喇嘛回家炖獭犸;

哑巴嘀嘀哒哒吹喇叭

九与酒

九月九,九个酒迷喝醉酒。九个酒杯九杯酒,九个酒迷喝九口。喝罢九口酒,又倒九杯酒。九个酒迷端起酒,“咕咚、咕咚”又九口。九杯酒,酒九口,喝罢九个酒迷醉了酒。

天上一颗星

天上一颗星,地下一块冰, 屋上一只鹰,墙上一排钉。

抬头不见天上的星,乒乓乒乓踏碎地下的冰,

啊嘘啊嘘赶走了屋上的鹰,唏哩唏哩拔掉了墙上的钉。

八十八岁公公

八十八岁公公门前有八十八棵竹,

八十八只八哥要到八十八岁公公门前的八十八棵竹上来借宿。

八十八岁公公不许八十八只八哥到八十八棵竹上来借宿,

八十八岁公公打发八十八个金弓银弹手去射杀八十八只八哥,

不许八十八只八哥到八十八岁公公门前的八十八棵竹上来借宿。

化肥

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黑化肥发黑不发灰,灰化肥发灰不发黑。

南边来个老爷子,手里拿碟子,碟子里装茄子,一下碰上了橛子。打了碟子,洒了茄子,摔坏了老爷子。

四和十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能分得清,请来试一试。

哥哥挎筐过宽沟,

快过宽沟看怪狗,

光看怪狗瓜筐扣,

瓜滚筐扣哥怪狗。

八百标兵奔北坡,

炮兵并排北边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

标兵怕碰炮兵炮。

哥哥弟弟坡前坐,

坡上卧着一只鹅,

坡下流着一条河,

哥哥说:宽宽的河,

弟弟说:白白的鹅。

鹅要过河,

河要渡鹅。

不知是鹅过河,

还是河渡鹅。

嘴说腿,腿说嘴,

嘴说腿爱跑腿,

腿说嘴爱卖嘴。

光动嘴不动腿,

光动腿不动嘴,

不如不长腿和嘴。

夹着火车上皮包。

回头一看人咬狗。

拿起狗来打石头,

又怕石头咬着手。

断头台倒吊短单刀,

歹徒登台偷单刀,

断头台塌盗跌倒,

对对单刀叮当掉。

有个小孩叫小杜,

上街打醋又买布。

买了布,打了醋,

回头看见鹰抓兔。

放下布,搁下醋,

上前去追鹰和兔,

飞了鹰,跑了兔。

洒了醋,湿了布。

树上卧只猴,

树下蹲条狗。

猴跳下来撞了狗,

狗翻起来咬住猴,

不知是猴咬狗,

还是狗咬猴。

白果打白布

白布包白果,

白果恨白布,

白布打白果,

白果打白布。

风雨中的美丽 大学四年级

感谢分享

zoe1979116 硕士一年级

好久没练了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