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系刀帖抢救性转存,也供对刀帖有兴趣者浏览,请勿首页导读等,谢。
回程的路上,我想为何人们总是不舍那些用惯了的老东西?因为它们除了功用,还是你生命、记忆的一部分。
老房,老手机与老去的人……
武汉老刀
用了近七年的索爱K790c又出问题了,还是右上角的那键失灵,发短信不能选择标点符号,也不能结束通话,因不能锁机,还无意中瞎拨电话……只得上汉口兰陵路口的华中通信广场找人修理。
我知道,偌大的通信广场,手机诊所几十家,能接诊或说愿修理它的只两家。先去后厅三楼的天兴通讯——修一次收30元,但只有那位戴眼镜的小汪会修,不巧的是他上午不在。
只好转战前厅三楼的张师傅,他手艺也不错,曾修过一次的,50元搞定摇杆失灵,保修一月。但他不愿接,“我说过的,这手机的~~坏了,修好过不久只要受潮又会失灵,何必花这个钱呢?!再说今天也太忙。”
看来只得换手机了。其实我早换手机了,只是买而未换。因这款手机好使,我对索爱形成了品牌信任,两年前曾买了个1200万像素的索爱U1i,自去年11月K790c老病复发,我又进了个新款索尼ST26i(500万像素),这两都是智能机,上网快,功能多,但太费电,两天就得充。
Z主要的是老款的K790c系金属外壳,手感酷,特别是小巧而拍照功能强大,防抖颤、弱光拍摄尤其出色,标注320万像素,其实不低于500万像素,伴我记录了数不清的美景与美好,对它很是难舍……
这是我的索爱系列,Z受宠的还是那老款——
记得买它是2006年冬,2900多元,两电一充——当时,它绝对是手机中的白富美。
然而美人迟暮,我虽不弃,却无人愿医,一阵凉凉的哀伤不由从心底升起。
在附近转到下午2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我再次来到了天兴通讯。那白面书生模样的小汪在!愿修!!收费30元!
这手机是去年春天沉疴缠身的,修过三次。第一次找的是汪师傅,30元,两个月后返修(应过了保修期),他没要钱,搞得我至今还有愧欠;找张师傅是因为小汪不在,“50元,太麻烦,得都拆开,修它价值不大”,张师傅当时说的是实话。
小汪话不多,然简短的语句可见其对专业的热爱,有些信息是我百求而不得的:
“没镜头盖的手机是不是用一段时间会进灰尘?”
“是的,很多都是这样的。”他答。
“我的索爱U1i有1200万像素,也有镜头盖,怎么拍摄效果没K790强?”我问题不少。
“它的镜头整体性密封没有790做得好,广角、光圈也赶不上790——790是索尼与爱立信合资 后推出的第一款高端机,为了树立口碑,抢占市场,用材用料,技术标准都很讲究。”小汪还是不紧不慢一边修一边答,头也不抬。
高高瘦瘦的小汪站起身,翻箱倒柜找出了一个有小圆点的铂片,仔细地将它们分离,再粘贴到我那已拆开的手机摇杆旁——右边贴上了,又贴左边的。我问:左边没坏怎么也修啊?
他还是头也不抬低声说:“两边的~~都受潮烂掉了,我给你都隔一下,应该用得要长些。”
沉默。我不禁停住了发问,以免打搅专心致志的小汪。精英,是社会的脊梁,但我们关注的多是政治精英、文化精英,近年财富人物也受到了精英般的礼遇,然,权富群体收获至荣至便,定是社会病入膏肓、沉疴绵惙的一个信号!
像小汪师傅这样技艺强、服务好的技术男,虽身处基层,何尝不是精英之一员?!
离开时我掏出了50元,他要找钱,我说不用找,你的费心用心我都看见了。忙不迭地丢下一脸意外表情的小汪,匆匆下楼。
上几张用索爱K790c拍的照片——
依偎
娇
羌族大婶。
大街行船。
同为男人。 老刀 摄
门前做点小生意。 老刀 手机顺拍
汉口西北湖。 老刀 手机顺拍
本帖Z后由 武汉老刀 于 2016-7-2 12:48 编辑
标签
武汉老刀
硕士一年级
回程的路上,我想为何人们总是不舍那些用惯了的老东西?因为它们除了功用,还是你生命、记忆的一部分。
不禁又想起武昌父母的老房子。自父亲十多年前去逝后,家人一直没住过。这房在某大学校区内,为老式的房改房三楼(这点很重要,许多老房三楼以上得吃水箱水),坐北朝南、前后阳台,净空高,通透好,阳光灿,浓荫环抱……若不是上班不便,我是喜欢住老屋的——这也是我建议一些经济实力还不强的朋友关注老房改房的一个原因,其价格、持有成本低,舒适度却并不见得低。
一些老房子,建筑质量不差,当时有些国家标准比现在更高,也更人性化。如:层高起码是3米,注重通透朝向,所用红砖冬暖夏凉,我家住过的两套老房厨房都另装有地漏——现在非豪宅厨房是难寻地漏的(这要几个钱?开发商这样小处节省钱实是社会集体德性下滑的反映,真可恶。如知地漏老国标的朋友请告知,老刀先谢了)……
父亲走后,母亲随子女一会北京,一会广东,一会武汉轮流住。现在回想,正是母亲的这种“轮流”,福泽后人,使我们兄妹无意间放大了资产:十年前小妹买的大三房,现增值数倍;八年前大妹在北京二环内购的那个精装房,价格也翻了四五倍;2006年我出手金银湖的那个湖景大三房,也是为了寻个空气好,绿化好的所在——但因医疗配套不行,只住了一年就又搬走了。不过,这房虽一直空置着,价也翻倍有余,并是我手头目前综合而言Z适合住家的所在。
九寨沟之行的收获之一:提了两个牛头回家。
也因为买这房,我开始关注房事,且一发难收,“武汉老刀”因此现身江湖。
不过家里的老房子前年说要拆,改建为30多层的电梯房。将信息汇报给母亲,她着急那些老东西往哪放——“柜子是我找人打的,桌子是53年配的,以前是资本家用的,那土凉壶还是你爸爸从黄石带回来的……”老母如数家珍,虽然她老因中风偏瘫已十多年没见过这些东西了。
当时,我在江边发现了一处也是房改房的老楼,“全滑模”打造(这种用于军事、承重厂房的建筑方法,在武汉做住宅应没几栋,定是个位数),无敌江景(距江不到百米),7600多元就可接盘。担心刚买就拆迁,我去区规划局打听,朋友找来负责拆迁的某科长,得知未有这方面的规划,“就是拆迁你怕什么,8000元都不到,补偿肯定比这多得多。”
我兴冲冲向母亲汇报“资产置换”良机,老人却不答应。反问如果不拆呢?要拆,就在附近租房寄存她的老物件,还建后再搬回原地建起的“新家”。
母亲近乎固执的对老屋的留念,一如我对索爱K790c……
老屋虽旧,然绿荫袭人。
由是,又想到了与妻的斗嘴。老刀早过七年之痒,和很多儿女将成年的夫妻一样,生活已化为种种熟悉的习惯——投资上,她是“稳健”的平方,不,立方,江边那房她宁肯首付近七成,也不愿多点低息贷款,坚持退掉了另一套,让我至今思之心痛(那时不限购限贷);其有洁癖,每天拖地两次,你累了上床躺一下,她不动声色,待你起身后马上拉平床单,让人颇不自在……
然,岁月是把杀猪刀,它可刻划皱纹,也可搓揉矛盾与恼愤。
几天前为一小事,两人大吵一通再没有说话,不久她便出差海南了。这几天,没有了她的絮叨、不见她拖地……竟有些不习惯了。
还是给她发个短信“言和”吧:晨晨暮暮,渐渐老去。炉火凉凉,拖把沉沉。欢笑留在了昨天,辛劳写进了皱纹……
后又改了下,得诗意点:
老去的我们……
晨晨暮暮,渐渐老去,
白发,悄悄找上我们。
灶凉碟冷,悄无人声,
欢笑,已是昨日星辰。
姣容不再,雾鬓也横,
我知,辛劳写进了你的皱纹……
有诗相助,自然“起和”成功。
老 伴 老刀K790手机顺拍。
——2013-1-31 晨武汉老刀
现在得意好像没有了配乐外链,读此帖听哈《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应更有效果。对不起,没有好的链接,就听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吧—— http://y.qq.com/#type=song&mid=0035pX5007GmBg&tpl=yqq_song_detail&play=1
本帖Z后由 武汉老刀 于 2016-7-1 08:28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