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王凯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很有实力的瓶子,你会因为它的内在而爱上它花花绿绿的外在。
话说乾隆的审美一直被后世调侃为“农家乐式”审美,因为他很是喜欢色彩绚丽浓重的瓷器。
而这一点在王凯饰演乾隆演绎瓷母前世故事的时候,也被脑洞大开的节目组玩坏了,直接变成了吐槽小剧场。
如乾隆皇帝非要制作集17种工艺于大成的瓷器,还画了图纸,结果景德镇的督陶官唐英看了图纸就说,御用瓷器历来都是以素雅为主,皇上你这一个瓶子17种颜色是不是太过了23333~
但是皇上说,你们不懂,就是要过。他还委屈表示要是自己偶像王羲之和黄公望还活着一定能体会他的赤诚
然而唐英面对皇上这蜜汁审美的甲方,只能在一旁嘟囔:如果他们知道您把人家作品弄成那样,非得气活过来不成
小剧场里的这一点主要是吐槽乾隆的另一大嗜好,他特别喜欢在自己喜欢的字画上做批注,有点类似于B站的弹幕一样,喜欢哪里就在哪里抒写感想,毁了不少名人的画作。
而接下来就出现了令人笑喷的diss时刻,王凯饰演的乾隆做了一个梦,梦里他的爱豆王羲之和黄公望都出现了。
王羲之直接说他,你来看看,我的《快雪时晴帖》被你糟蹋成啥样了。
下面我们就附上惨遭乾隆毒手的《快雪时晴帖》↓据说王羲之只写了28个字,爱学习的乾隆皇帝在人家那上面疯狂盖几十个章还不算完,更是写上万字的读后感!
乾隆还解释说那是因为你的字境界高深,我怕后人看不懂,不过王羲之就打脸说那你往人家黄公望画上题字是要干啥,也是让后世看得懂?乾隆说是啊是啊~
然而一秒之后黄公望也被气活过来了:那可真是麻烦你了,我的画太深奥了,让你题了五十多处......(感受到这深深的怨念了嘛)
不过,被乾隆题了五十多处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后来被人认定是赝品,真品算是躲过一劫哈哈哈哈哈哈。
小剧场里乾隆还给爱豆看自己要烧制的瓷瓶,结果两人看了图纸后都一脸嫌弃。
黄公望:没眼看没眼看
王羲之:你这么做,你家里人知道吗?
就在乾隆说出我皇阿玛要是知道,肯定支持,然后他的爹地雍正就也气活过来了,加入了diss乾隆的团队。
形成了3D立体环绕diss,全都在嘟嘟质疑他。
不过,乾隆一直都在强调,虽然我的瓷器和历朝审美有出入,但是我就是要做Z厉害的瓷器,展现我朝雄风。
坦白讲,乾隆的审美一般人欣赏不来,但是就像一个长得丑却身怀绝技的高手一样,瓷母可是稀世之宝,我们不能用颜值定美丑,就像故宫博物院院长所说,它反映了清朝昌盛的国力,炫的是民族工匠的工艺是民族的自信。
而在各种釉彩大瓶的今生故事里,我们也了解到能烧制成功这样的瓷瓶简直比登天还难,因为瓷瓶上有的是高温釉有的是低温釉,古代还没有温度计,如何拿捏温度是全靠窑工经验。
比如,各种釉彩大瓶上的高温铜红釉,只能在1250度——1280度之间才能烧成,高一些颜色就烧飞了,低一些颜色就是黑的,在古代成功率不超过20%。
而要烧制各种釉彩大瓶,则需要每一个釉彩都要烧制完美,想想看假设各种釉彩平均烧造成功的概率是70%(这还是往高了说的),能拥有一个各种釉彩大瓶的概率是0.002326,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现在你还忍心说它丑嘛?成功了一个各种釉彩大瓶,能想象到它背后堆积如山的废瓷瓶吧。
本帖Z后由 游游山也玩玩水 于 2017-12-8 10:27 编辑
这里还有说一下,有人说乾隆时期的瓷器审美都是大俗之风,实际上并不是,像这个甜白番莲纹碗,美的不可方物。
素净挂的宝贝也不少,大家不可以一窝蜂的黑哦~
哪怕乾隆在艺术造诣比不过宋徽宗他们,写了四万首诗也没什么佳作,但人家命好啊,有钱任性,估计只有他能肆无忌惮的追求独一无二,各种Z炫民族风并挑战各种不可能吧。
第三件:石鼓
比起瓷母的华丽夸张,节目中故宫博物院的第三件国宝重器石鼓则显得深沉内敛,而关于它的故事也是无尽的悲凉。
石鼓一共有十面,身上刻有诗文,称为石鼓文,原本石鼓上刻有718个字,用大篆体书写,它们记述了先秦时期的历史,是中国Z早的时刻文字,被民间推举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他的守护人就是中国香港演员梁家辉。
石鼓在唐朝横空出世,自安史之乱起便逢战乱就丢失,然而幸运的是历朝历代的文人都会竭尽全力去寻找它。在讲述石鼓前世传奇的时候,梁家辉变身为司马光,回忆父亲司马池为了寻找丢失的石鼓,不惜自毁前程毅然前往的感人故事。
在司马池的眼里,我们华夏民族的信仰就是自己的文字和历史,不能有半点糊涂,为了防止刻有Z原始文字的石鼓丢失,司马池与爱儿诀别冒死寻找,令人泪目。
一般来讲,有文字的文物要比没有文字的文物更重要,在这面石鼓上面不仅有丰富的内容还有唯美的书法艺术,所以被称为“石刻之祖”。
石鼓源自陕西,原本故宫博物院院长想让节目组找一个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当守护人,那为什么Z后会选择梁家辉呢?梁家辉称虽然他是香港人,但是他依然能够理解司马池和司马光父子要找到石鼓的决心,因为那是祖宗留给后世子孙的,即便他距离陕西很远,但是我们能够彼此了解就是因为汉字,梁家辉说他的女儿生活在一个语言很繁杂的地方,他非常害怕女儿会忘掉我们的文字,忘掉我们的文化,所以他一定要以身作则。
也就是说,石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承,而守护石鼓的故事也和很多父子传承的故事有关。
在石鼓的今生故事里,讲述了这样一件事,虽然石鼓逢战乱必丢失,但是有人打破了这个定律,1931年日军侵华,当时上百万件国宝面临着被日军洗劫的危险,于是故宫人决定冒险将一万三千箱的国宝南迁,照片上的梁霆炜就是负责石鼓的人,他一路护送石鼓走遍了半个中国,抗战胜利后他的儿子又将石鼓平安无损的运送回了北京。
而现在,梁霆炜的孙子梁金生又担负起照顾石鼓的任务。
梁金生老先生兄弟五个人都是在石鼓南迁的路上出生,每个人的名字都和南迁所到的地点有关,他本人是在石鼓到南京(金陵)的时候出生,所以叫金生。
老先生说自己的后半辈子都想交给故宫,只要还需要他。
在讲述故宫文物南迁的时候,老先生说,当时南迁社会上有很多人反对,但是故宫考虑到,国破山河在,日军入侵进来我们可以打出去,但是文物坏了我们文脉就断了,所以毅然南迁,一迁就是16年,走了几万里路,即便经历了火灾车祸,但是文物无一丢失,创造了世界文物保护的奇迹。
央视曾经有一部电视剧叫《国宝》,主要讲述故宫文物南迁事件全过程,有兴趣的大家可以看一下,当时条件之艰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梁家因为石鼓还有个令人心酸的故事。这是梁先生的全家福,原本他们是兄妹五人,但照片里就只剩下了四个。
据梁老先生回忆,1949年故宫的古物要运到台湾,他的爷爷是守护这些文物的就去了台湾,临走的时候带走了他的奶奶、叔叔和大哥,因为故宫的文物一直都是在移动的,原本以为到了台湾之后不久还会回来,但是没想到这一去却再也没有回来,直到八几年两岸可以互动的时候大哥才回到北京。
这一部分,可以说将节目带入了另一个高度。张国立总结说,梁家辉是中国香港人,梁金生一家人分散海峡两岸,然而如今大家因为石鼓相聚在北京,那是因为我们有着相同的文字,留着相同的血液。
石鼓上的文字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也是为什么其貌不扬的石鼓成了国宝中的国宝的原因,所谓传承既如此。
....................................
《国家宝藏》可以说是少有的既有高度又能贴近观众的节目。在内容上它丰富又不失幽默,深入浅出,动人心弦;同时又底蕴深厚,立意高远,彰显出国家的气度与风范。
而我们也能在古韵的氛围中感受到现在科技的魅力,它的舞美和灯光非常用心。
如李晨的宋徽宗一上场,背景瞬间转换。
《千里江山图》卷展开时,大屏幕上同步展开,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
值得点赞的还有即便是节目请到了三位明星守护人,但是丝毫没有抢去一点文物的风头,尤其是梁家辉,虽然他说话带有一点点港味,但是却那么的贴切一点都不出戏。
看节目花絮,梁家辉真的是尽心尽力,一旦有说不清楚的地方就会反复练习,因为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两个字毁掉这么大制作。
导演于蕾也说梁家辉特别勤奋,且他还是第一个进故宫拍戏的“皇帝”,和故宫相当有缘分了。
除了嘉宾之外,张国立作为主持人也为节目加了不少分,包括他的旁白和气质与节目非常契合,节目现场也能快速总结发言还言之有物。
当然节目中也有让观众不满意的,如宋徽宗小剧场的时候,背后的道具等和朝代不符,但是瑕不掩瑜,仍旧不能阻挡《国家宝藏》成为今年Z好看的电视节目之一。
............................
故宫即将迎来600华诞,各大博物院也响应国家号召“让国宝活起来”,从目前的舆论来看,《国家宝藏》做到了,已经有很多看过节目的小伙伴们开始对国宝感兴趣了,甚至还希望将国宝的故事拍摄成影视剧。
然而,这还只是开始而已,精彩的还在后头,据悉,各大博物馆都将拿出压箱底的宝物与观众一起鉴赏,共同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但是,在我们骄傲自豪的同时,Z应该感谢那些默默为国宝奉献自己的工作人员,让我们普通人知道守护国之重器的责任所在。
国家瑰宝,民族之魂,吾等后辈护之。
本帖Z后由 游游山也玩玩水 于 2017-12-8 10:28 编辑
©2008-2024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