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期通货膨胀较高时,长时间持有现金或银行的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就是让国家涮羊毛。要想得到跟上通胀甚至跑赢通胀的可能,就要长期持有权益类资产(包括房产),当然前提是要选择好的标的。如果预期通缩,则是反过来。我举2个例子:
1. 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万元户=土豪。如果那时1万元存银行八年期的(那时有8年期的定期储蓄),以12.5%的年利率(曾经达到过,比现在很多P2P都高吧),8年正好翻翻。为了便于计算,到现在32年,那么1万元变成了16万。现在16万能算土豪吗?160万都不能算吧!
2. 解放前,有个人将400块袁大头买了汇丰银行的股票,一直没管。他的后人查到,通过送股分红到现在是几千万的市值。现在袁大头Z高400多元人民币一个,400个袁大头也就16万。袁大头还是贵金属货币,那纸币就更不用说了。
本帖Z后由 armstronglet 于 2018-9-8 07:43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