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驿站

其实最奢侈的事,是和你谈心!

5回复 阅读 720

在只能处理事情的关系里活,那叫生存。

在能够处理你感受的关系,才叫生活。


我们Z想要的关系是什么?


有很多人内心会有这样的抱怨,我所拥有的关系并不能真的满足我。


无论是父母和自己的关系,还是男(女)朋友和自己的关系,或者伴侣和自己的关系。


有时候,抱怨的那个人会被对方愤怒地顶回来:


“你到底不满意什么?!”


这样的话语,我们总是听到:


“妈妈为你操碎了心,你看每天起早贪黑地照顾你,不让你做一点家务……”

“爸爸给你解决了那个面试单位的事情,你还有不好好干的理由吗?!”

“我挣的钱都交给你了,又不赌又不嫖,你还想要什么?”

“不是陪你吃饭逛街了吗?你生病了我也第一时间放下工作来了,你怎么还是这样?”


在关系里,总是表达不满足的人,常常会被认为是很作,或者很麻烦,再严重一点,叫做不懂得珍惜,不知好歹。


可是,也许很多人都没把这句话说明白——我要的关系是满足我什么,你知道吗?


我们Z想要的关系,其实是这样的一种愿望能被满足——“我想找一个人,处理我的感受,而不是,处理我的事情。”


但大家的现实往往是,每个人都在处理着与你有关的事情,却找不到一个人,处理你的感受。


于是很孤独。





有不少来访者跟我说,自己的另外一半从来不和自己谈感受,只能谈事情


结果就是“除了讨论孩子事情、老人的安排和买房子还房贷的事情,我们什么都不说”。


也有来访者说,自己从不在另一半面前谈感受。“我只能谈事情,谈感受不知道怎么开口说话了。”


很多读到中学出现了心理问题,因而不上学必须进行心理治疗的孩子,都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和自己Z亲爱的父母聊过任何一句感受性的话语。


父母在很长的时间以来,开口说话的方式只有一种:你应该,你必须。


在一些人的世界里,是真的没有人温柔关注地问一句——你觉得怎么样?你在想什么?烦恼什么?害怕什么?


如果关系里连关于感受的对话都没有,这样的关系能满足什么人?


嗯,也许就只能满足,“被物化”“去心灵”的人。


说得残酷点,就是这个人作为人的思想灵魂性的一面,在关系里的另一个人面前是死的。


剩下的,被对方看到的,这是这个人成为目标的一部分的功能性的一面。


工具而已。没有生命的物体。


生活里不谈感受,父母孩子只谈学习以及学习的目标,夫妻之间只谈财务安排以及孩子,男女朋友之间或许好些,恋爱时我们会比较多的谈感受——但是生活中的长期亲密关系里,感受则越来越多地被扔到了一边。


在这样的关系里,内心持久处在很不满足,很匮乏的状态。


但在这样的关系里,人们还是携手完成了很多困难的目标的。


比如升上Z好的高中、钢琴八级、常春藤学府、买了三套房、升职加薪、维持着婚姻、每年度假、生二胎……





你和你关系亲密的人,已经多久不聊感受了?


如果关怀心灵,让自己不要在“被物化”的社会里,渐渐“去心灵”地活着,那么你可以常常问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来重新评估你的亲密关系,调整。


或者,如果真的没有人让你可以谈感受,你也要好像鲁滨逊漂流到荒岛一样,自己和自己谈谈感受。


在保护你的身体健康、让财富增值、养育后代的同时,也要保护自己的灵魂,关注自己的感受,别让心灵枯竭。


现代人的焦虑、社会的压力、和周围人的比较,让很多人不得不步伐越来越快的生活。


于是,大家都成为了解决各种问题的小能手,我们解决自己和他人的问题,生活就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出现再解决,我们没有时间,谈感受。


有人会说,残酷的现实面前,谈感受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是啊。


但是,这也是一种选择。


不管现实推动你走得多快,不代表你完全没有选择稍微放慢一些自己的步伐,留一点时间来感受自己,或者去感受自己身边那个亲爱的人,伴侣,孩子


不要总是把事情,放在你和另一个人之间。而是可以让感受、情绪、体验,在 你和另一个人之间流动起来。


给感受一个可以流动的时间空间。这个是你可以觉察和选择的。


在做作业的催促、练钢琴的催促、洗澡的催促之后,用一点点时间,将事情放在一边,摸摸孩子的背说,“今天你好像有点烦躁,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和伴侣聊完了紧锣密鼓焦头烂额的生活之后,有这样一刻,静静待着,感受对方的心跳和气息,然后对她(他)说:


好久没聊天了,Z近你累吗?





也许有人看到这里,会感受到鸡皮疙瘩起来了。


嗯,你之所以觉得很不适,那可能是因为你太久没有好好的在关系里,处理过感受。


可能是因为你的关系里只有事情,没有自己。


还可能你试过表达,但被对方筑起的围墙挡了回来;也可能是你其实根本不会表达感受,你只会借助事情去责备发泄。


很多人,根本没有在关系里处理感受、表达感受、接纳感受的技能,是因为,在原生家庭里,在他成长的Z初,他的感受,就没有被人好好地处理过。


一个说起来有点悲哀的认知误区就是:


孩子懂啥?


实际上,小孩子什么都懂,他的潜意识就像海绵在捕捉所在环境里细枝末节秘而不宣的一切,融刻进自己的潜意识里,形成了人格,形成了模式。


的确,在小孩子意识上还不懂,不会表达,脑袋里没有什么语言概念甚至还不会清楚说话的时候,有的东西就被固定了。


比如感受模式。这种固定,不是经过意识固定的,所以后期,也不是经过意识就能改变。(所以心理咨询,更多的是在对潜意识进行工作。)


比如一个小男孩,被人打哭了,父母不是过去问你为什么哭,或者接纳他表达的这种委屈的感受,而是直接羞辱他说:都多大人了,给人打几下还哭,羞不羞?


在这种养育下长大,以后,这个男孩潜意识可能就觉得,我不能软弱,我软弱是羞耻的——失败是羞耻的,悲伤是羞耻的,害怕是羞耻的等等。


再比如,一个姐姐拿着自己的娃娃在玩过家家,弟弟看见了就要抢(孩子之前抢东西其实很寻常),姐姐死死抓着,弟弟抢不过来要打姐姐姐姐也扬手也打弟弟……


这个时候妈妈登场说,“你是姐姐,怎么连个破娃娃也不能让弟弟玩一下,这么小气!”说着把娃娃一把抓过来给了弟弟,姐姐眼眶泛泪,妈妈完全看不到。


在这种养育下长大,以后,这个姐姐潜意识可能就觉得,我的感受表达出来也不会有人认同我,我的悲伤是不被看见和接纳的,我不重要,别人比我更重要。


当然,还有很多的原生家庭,父母、祖辈也从来没有什么表达感受的对话和氛围,所以孩子在其中成长,也没有什么表达感受的语境。


长大了,表达感受,也就成为了一种障碍。


所以,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习惯把感受包装在事情里面。


总是谈事情,不谈感受。


牺牲、付出,然后站在道德高地,要求别人服从,赞赏,认同,或者不断为对方解决事情,以此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或者满足感,掌控感。


这就是我们隐晦地处理感受的方式,隐含在事情和道德之中,扭曲而沉重。





咱们说点有希望的。


朋友圈的点赞其实蛮好的,点赞就是表达。


表达对一个人的看见,或鼓励,或认同。当然,更多的点赞,也许只是一种社交礼仪而已。


发朋友圈,其实就是很多人表达感受的一种方式。有的人会在朋友圈里,表达一下感受,收到的评论和点赞,就是一种对自己的反馈,这就是对感受的处理。


既然关系里,那个人总是处理事情而不处理感受,假如你还想继续要这段关系的话,那么你需要去带动对方


鼓起勇气,去表达你的感受。


儿时创伤会让你很畏惧,你害怕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得到的是无视和羞辱,嗯,但是你可以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你可以找咨询师,你可以学习,你可以的,你不是小时候那个无力的孩子了。


你需要试试。


对方说,我其实,不大开心,我其实,有点累,我其实,希望你抱抱我,听我说,五分钟的话。


有人会说,很遗憾,我没法对我的另外一半说出这样的话了,以后也不会说。


必须承认,很多人的关系的功能,只是为了满足安全感。


在这个焦虑的社会里,搭着一个人一起过日子,就会没那么焦虑。


关系的存在,

假如只是为了满足你的安全感,

那么在需求层次理论上,

你的心灵可能难以在关

标签

干货 沟通 恋爱心得 两性关系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2人点赞

查看更多

值得推荐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