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消费需求是Z大的经济增长动力,买买买才是经济发展的王道。2008年以前,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是健康正常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它是由真实的下游消费需求推动的。
当时的下游需求有三大块:
第一个是国民收入的提升,改革开放这么多年,随着收入提高,整个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也越来越丰富;
第二个是出口,也就是国外的消费需求,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全球产业链,成为产业门类Z丰富的国家,没有之一。
第三块是国家在教育医疗文化交通基建方面的投入,可以看成是国家替老百姓“消费”。
此外还有一个变量:科技发展。网络新经济,创造出的新需求。
大家可能要问:“需求的增长”从下游传递到上游,看上去是一个有序的过程,为什么会产生“有时增长、有时衰退”的经济周期呢?
因为还有一样东西影响着“需求信息的传递”:人的预期——从好的角度讲,叫“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从坏的角度讲,那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前面我们都是就事论事,但漏掉一个重要的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不光会总结事实,还会据此推测未来。
王总是一家文具用品公司的CEO,大家知道,文具用品这个东西,消费量很稳定,按理不太会波动。
事实也是如此,下游的消费品行业的特点是需求比较稳定,特别是其中的生活必选消费品,其增长速度只跟人口有关。
但这个稳定性,到了中游就被打破了。
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到店里去买文具时,是不是每次货源都很充足,很少出现买不到的情况?为什么呢?因为王总会提前生产,并要求批发商、经销商备足几个月的货。
那到底要准备多少货呢?这就是预测了,因为下游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的,厂商的经验是按往年的增长速度,比如8%,那今年的产能就要扩大10%,留有一定的余地。
王总回厂里一看,现有的机器设备厂房支持不了这个新增产能,还要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但固定资产不可能年年投资,此时就要提前预测未来三五年的产能,假如需求每年增长8%,那这次投资的产能扩张可能要放大到50%。
大家可能会想,按需生产就行了,为什么产能总要比需求“放大一点”呢?因为有竞争。
文具的需求虽然平稳,但时间分布上却不平衡,开学集中采购文具的时候,如果供货不及时,就会被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所以宁可多生产变成库存,也不能断货。
文具公司把下游的需求“放大”传递到中游的文具制造设备商处,中游厂商也以通常的理由再“放大”到上游的钢铁行业。
上游行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因为投资巨大,工期也长,产能的增长比较慢,常常来不及生产,结果就是“原材料涨价”。
而且,这个涨价又受到预期影响,而被进一步放大。比如文具设备制造商明明只需要5000吨钢材,可发现价格一直在涨,那就进一万吨,多的囤起来。
每个中游厂商都这么干,上游材料的价格就涨得更厉害了。如果下游是汽车、电子、家电等等本身需求就有变化的可选消费品,那波动就更大了。
上中下游开足马力生产,整个经济一片繁荣。但实际上,我们知道,下游文具的需求并没有超速增长,那么这些多生产出来的设备、产品去哪儿了呢?全变成上中下游的固定资产和存货。
存货到了一定时候,有敏感的商家发现卖不动了,就开始低价“清库存”,那么生产就会停止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问题不对,都不敢生产,更不会扩大产能,这时,就会出现经济衰退。
这就是一个“经济增长——经济过热——经济衰退”的周期。
衰退时人人好像末日将至,但实际上,下游消费能力依旧,放在仓库里的文具再过一年也会被卖掉,产能过剩的机器设备早晚都会产能不足,到时候,所有的增长故事都会再来一次,这就是周期。
所以,高于人口增长速度的“经济高速增长”,其本质只不过是“寅吃卯粮”,把未来的增长提前到现在实现;而经济衰退也不真的衰退,而是“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为此前的“经济增长”还债。
周期的罪魁祸首是“人的非理性预期”,但话说回来,经济没有周期,说明人没有梦想;人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由预期推动的“经济周期”,幅度也不会太大,本质上还是健康的周期,就像潮水一样,增长是一种“励志”,衰退是一次“洗澡”,而且每一次试错的过程,每一次周期,都有新的产业出现,新的明星企业诞生。
所以光有预期,问题不大,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有了另一样东西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人会变成“魔鬼”,经济衰退就有可能从“退潮”变成“海啸”。
这个东西叫做“金融”。
银行是如何“变钱”的
一般人对银行的理解都是这样的:把储户手里的钱吸收进来,再把这些钱借给企业。不光是老百姓这么认为,就连很多银行的人都这么理解。
这就大错特错了。
Z简单的证据:如果银行把你存进来的钱,转手借给企业,那么你存在银行的钱是不是应该减少了?但你去查查银行卡里的余额,一分钱都不会少。
真相是:银行放贷款的钱,根本不是你存进来的钱。如果不是金融法规的硬性约束,银行根本不需要你的存款也能放贷款。
那么银行到底哪儿来的钱放贷款呢?答案很魔幻,但却是现代经济高增长的根本原因:钱是银行凭空“变”出来的。
放1千万贷款的过程是这样的:银行会计先在借款账户上增加1千万,再在企业存款账户增加1千万,Bingo!
就这么简单,整个国家的钱就凭空多出1千万,企业把这1千万用于进原料买设备,GDP就增长了1千万。
事出反常必有鬼,钱当然不可能凭空变出来的,到底是哪里来的呢?答案很简单,贷款都是要还的,这一“还”,一笔存款和一笔贷款变同时消失,财富也就烟消云散了。
金融变出来的钱不是魔术,仍然是“未来的钱”,仍然是“寅吃卯粮”。
你很可能会想,那银行收回贷款的同时再放出来,不就可以一直保留了这笔财富了吗?只要银行不停放贷款,企业就能不停地扩大生产,经济不就能不停增长了吗?
但别忘了,前面说过,下游的需求是相对稳定,信贷扩张导致的生产过剩,卖不掉就变成了库存砸在手里,企业不是傻子,才不会乱贷款呢。
正是因为下游消费需求的制约,银行这个魔术师大部分时间都在玩“变兔子”的小把戏,不会轻易“大变活人”。
事实上,在预期这一件事上,银行比企业还要理性,银行家都是这个世界上Z保守,Z悲观的人,甚至老是做“晴天借伞,雨天收伞”的事——没办法,银行的收益也就是存贷差,风险却是无限的。
所以历次经济衰退,都是银行率先反应过来的。
2008年,由次级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银行不再向企业“借伞”,反而纷纷“在暴雨中收伞”,美国企业没钱,就砍中国出口企业的订单。
前面说过,企业的产能都是几年前就投资下去的,原材料也是提前备好的,这订单说没就没了。支持增长的三大需求中的“出口”突然消失,美国的金融危机就这么传导到了中国。
2018的经济不景气,是钝刀子割肉,2008年却是“断崖式的下跌”,今年是困难,十年前是危险。而“危险”历来都会比“困难”更容易让人反应过度。
中国银行家的第一反应当然也是“收伞”,不管你效益好不好,先把贷款收回来再说。因为我不收,别家也要收,这叫“囚徒困境”——哪家银行收得早,就可以减少损失。
但这么一来,引发了债务链,谁都活不了。因为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占的比重太大了,完全靠市场自身的调节,几乎不可能,ZF就不得不出手了,全球各国金融主管部门都在干一件事,把银行家拉来,逼他们放贷款。
别以为只有我们这么干,美联储把各大金融大佬叫来开会,商量ZF投资各大金融机构,实际上是“做人质”,不答应不让走,哪有什么“商量”啊。
中国的银行平时吃的都是“存贷差”这种政策饭,到了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自然不能在一旁干看。这就是2008年底,国家撒钱的背景。我们俗称的“四万亿”。
今天 很多人对这件事不以为然,但当时每个国家都在拼命向市场撒钱,任何反对的经济学家如果自己去做总理,也都会这么干。
银行放钱,就是整个经济“加杠杆”的过程,但银行肯放,不代表企业肯要,企业要看到需求,至少也要有预期的需求,出口已经废了,就只剩下居民消费和国家投资了。
既然是国家要求刺激经济,那自然是“你行你先上”,国家投资率先启动。
这就是加杠杆的第一步,ZF加杠杆。
钱的唯一出路就是房地产
在一般老百姓的心里,国家投资就是国家出钱。可国家哪儿有钱投资啊,财政收入都是有明确用途的。
所谓国家投资,一般而言是“国家请客,银行出钱,基建买单”。当时的设想是很好的,这些钱主要投向基础建设。
借来的钱也是钱,也可以用来买东西,银行凭空创造了“消费需求”从基建项目流向上游产业链,而钱的一部分也变成工资收入,创造更多消费需求。
整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马力又全开了,开工就要投资,企业投资就要贷款,别忘了,国家的刀还架在银行的脖子上呢。
这就是加杠杆的第二步,企业加杠杆。
看上去没毛病,从2009年,经济增速又开始往上,好像走出了危机,但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四万亿”是ZF创造“需求”刺激经济,但问题在于,ZF的基建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既是下游,又是上游。
基建有一定的下游消费产业的属性,比如ZF造一个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本质上是ZF替市民消费。
但基建又有上游原材料行业的属性,为什么呢?因为它有一个副产品——土地。
基建的结果之一是城市化,城市化的结果是增加土地的价值,一块荒地,征收价格很便宜,可是“四通一平”,规划了商业、医院、学校、公园等市政项目后,立刻翻十倍、百倍。而土地正是房地产Z主要的“原材料”。
所以国家投资并没有真正解决需求的问题,就算房地产开发商把房子造好了,在没有卖出去之前,都是“库存”,问题绕来绕去,又回到了原点——消费需求在哪儿?
所以我前面反复强调一个观点:只有需求增长支持的经济增长才是健康的,否则不过是空中楼阁。
消费行业是稳健的,撒不进钱怎么办?可有一个行业除外,正是兼具了消费和投资双重职能的房地产。
而且,2008年的经济危机并没有像经济学家预料得那么长期,反而是走了个V字底,从全球到中国,经济恢复比想像的快多了。这么一来,就造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钱太多了!
还记得“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吗?任何一个行业稍有机会,热钱就蜂拥而至,又呼啸而去,只留下一地鸡毛。
这些钱,任何一个行业的需求都无法承接,Z后归属只有一个可能——买房。
2008年以前的房地产,基本上是正常的,增长的动力来自城市化、居民收入增长,以及房改释放的需求。但2008年以后,为了启动这个Z大的消费市场,银行魔术师要开始表演“大变活人”了。
二十年前,曾经流行过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美国老太太年轻时贷款买房,终于在临终前还光了Z后一笔贷款;中国老太太存钱买房,终于在临终前存够了钱,拿到了钥匙。
故事的力量是无穷的,比书里的故事更有力量的,是“发生在您身边的故事”。
一套100万的房子,首付三成,贷款70万,你此时的净资产是30万。五年后房价涨一倍到200万,加上还掉的10万,净资产从30万增加到140万。
有人说是房价涨得太快,但你要知道五年涨100%,年化收益15%,并不离谱,但加了杠杆就是366%的收益。
房价涨得再快,发财也还是要依靠银行杠杆来带。哪怕房价涨幅每年只跑平通胀的3-4%,加了杠杆就是10%以上,也足以让这个财富游戏继续玩下去。
财富效应可提升消费信心,以前给孩子买一个文具盒就行了,现在要升级,豪华别墅装文具盒,家里放一个,学校放一个,这就解决了王总和产业链上游的厂家扩大的“产能问题”。
虽然它只是“纸上财富”,但也足以吸引后来者效仿。这就样,Z后一个杠杆——居民消费杠杆也加上去了,“三大杠杆”完美会师,中国经济终于稳住了。
可凡事要回归常识,房子Z终还是消费品,而消费的长期增长永远是受人口增长制约的。杠杆是“寅吃卯粮”,房贷也是把未来的房地产消费需求提升实现。
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这么简单的道理,国家不会不懂,所以经济前脚启稳,后脚就开始“去杠杆”,不去不行了,尤其是地方ZF债务,已经到了不敢看的地步了。
去杠杆产生的波动,叠加了经济本身的周期性波动,这才是2018年衰退的主因。
“去杠杆”就是逼债,可问题在于,银行变钱时,个个踊跃报名,要收回时,咦,杨白劳呢?
谁是杨白劳?这是去杠杆的首要问题。
首先,欠了房贷的人不是杨白劳,房贷是银行真正的优质资产,要真的收回,银行坏账率就要蹭噌噌地往上窜了。而且下手狠了,又伤及人民群众正常的居住需求,只能控制住,慢慢来。
其次,ZF更不可能是杨白劳。因为贷款已经转给投资公司,连法人代表都换成基层员工。然后手一摊,我哪有什么杠杆。
当然,账是不可能赖掉的,只是大部分“流动的活钱”都积淀为土地价值,变成了宽阔的道路、便利的市政,空荡荡的园区、空置的商品房这些“暂时的死钱”,等待未来的经济增长去消化后,才能重新变成“流动的活钱”。
当然,还有一部分土地,确实从房子变成了真正的财富,但问题是它不在“欠钱的人”的手里,欠钱的没钱,有钱的不欠钱,有钱又欠钱的都是银行的财神,你怎么“去杠杆”?
能够收回来的,就只有企业的杠杆了,但2018年的问题也正是出在这儿。当初放贷款的对象大多是国有企业,但后来不知怎么,降杠杆的光荣使命却落到了民企头上。
看上去是大家一直在讨论的“国进民退”,但实际情况没这么简单。
2008年之前,经济是超常增长的,之后回归常态,但请注意,宏观经济速度的变化的背后,隐藏着微观企业竞争力的改变。
经济高速增长期,新需求大多来自新的细分市场的增量,龙头企业很难顾及这些小的细分市场,中小企业的增长率常常高于大企业,行业趋向分散。
而经济常态增长或者衰退期,各行业都进入“你死我活”的存量竞争,龙头企业凭借规模优势,一步步收割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行业趋向集中。
国企经过“抓大放小”的改革,“胜”下的都是“行业巨无霸”,而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民企,“大鱼吃小鱼”的存量竞争,反应在中国经济上,就给人以“国进民退”的感觉。
再加上近几年有一些对民企不太友好言论,让民营企业家不敢投资实业,纷纷在热钱上打转转,也进一步削弱了民企的竞争力。
但问题在于,民企是贡献就业的主力,就业决定消费,消费决定增长。民企也不是杨白劳,地位绝无可能削弱,所以,企业“去杠杆”也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而且,此时的经济周期已经不是2008年以前的周期了,中国经济已经被房地产深度绑架了,而房地产又具有极强的金融投资属性,集齐了“贪婪、愤怒、嫉妒、懒惰……”的人性七宗罪,不是大起就是大落,几乎不可能平稳小步增长。
更糟糕的是,被房地产绑架的消费者也是有预期的:房价走高,影响到无房者的消费信心;房价走低,又影响到有房者的消费预期,这等于把消费的波动也加大了。消费波动一大,上中游的产业就更大了。
从2010年到现在,热钱在不停的流动,但只要你一收,立刻伤及无(民)辜(企),经济数据立刻“死给你看”,吓得不但收回来的钱又重新放出去,还要再赔上一笔“精神损失费”。
看上去是个死结,难道中国经济就没救了?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回到前面说的“经济周期”和“信用财富”的本质上来。
2019年会更糟吗?
前面说了,不管是由非理性预期带来的经济增长,还是由银行创造的财富幻觉,只要超过人口增长的速度,其本质一定是“寅吃卯粮”,用未来的经济潜力,来现实现在的GDP。
相应的,所以“经济衰退”常常并非是消费需求衰退,而是“卯还寅账”,还过去过度增长的旧帐。
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去杠杆”,或者说,经济常态增长本身就是在“去杠杆”。
以房价为例,只要稳住五年不涨也不跌(其实相当于跌了15-20%),回归居住的本质,不管是居民杠杆,还是ZF杠杆,都会明显下降,而对GDP的影响,顶多就是每年一个点,对就业的影响就更小了。
现在所谓的“去杠杆”,其实一个是控制新的杠杆,二是部分杠杆过高的行业的结构性的“去杠杆”,只是今年刚好叠加了一个经济衰退的小周期。
长期而言,要回归常识,回归本质,本质就是消费,只要稳住就业,消费就不会出大问题。
中国经济真正的大麻烦是人口增长放缓,但真正的影响可能还要十几年后才出现。因为人口增长指的是“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后者目前大多出生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属于消费能力比较弱的一群人,目前前者对消费的拉动远高于后者的消失。
而且,前面还提到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有时是决定性的)外生变量——科技发展,像5G、新能源产业,本质上都在创造人口增长之外的新消费需求。
所以说,我个人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这次始于2018年的衰退,只是一次比较大的波动而已。
之所以乐观,因为真正吓人的只有“宏观经济数据”,你完全没必要不关心这些被预期“污染”的数据——人总是在萧条时谨慎,在过热时狂热,再加上ZF为了逆转大家“涨时看涨,跌时看跌”的预期而进行的“平衡调节”,经济数据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但也别小看周期,毕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就是经济周期,就像电梯来来回回,只是每一次的乘客都不太一样,唯有认清这个事实的人,才能避开下降的电梯,等到上升的电梯。
我看完有感以下总结:
出口数据难看!就是危机!有危才有机!08年也是出口断崖惹的祸~随后启动的经济刺激大放水,这几年年刮骨疗毒式去杠杆,年初开始,各种大基建迅速推出,然后接着降准,是不是曾经很熟悉的味道!
出口下降,企业库存高企,存货积压资金严重,市面上Z缺的其实就是资金!这种刺激套路不外乎,通过基建开路,带动工业品存货的消化,增加产业工人和农民工的收入,然后带动消费品需求,而消费品需求的旺盛带动对于工业原材料的需求,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带动经济走出低谷~
基建开路可不是修路架桥造房子这么简单的理解!不同时期的基建重心不一样,从早期的以躯干骨架交通基础设施为主,那现在或将来将主要以毛细血管打通和升级为主,比如城市更新,五水共治,地下管廊,地铁快速路,山体治理,三废整治,5g网络,农村电改水改网改,显然后续的基建开路都是以改善和提升为主的基建!再没有哪个动作能有比这个还有带动性了,特别时对于工业品库存的消化和就业的的保障,这个是Z为快速有效的一招!
而基建开路靠的是什么?人和钱!不趁目前农民工Z后快要消失殆尽的红利把基建搞起来,难道等到和美国一样高昂的人工时再来搞?既然现在出口不行了,别人自己无法掌控的,但可以调控自己,启动内需替代失去的出口是必然之选了,实际上从08年后,国外市场的萎缩和贸易争端的不断,国家已经认识到出口的不可持续性,已经在大力开始启动内需和开拓一带一路,所以有了内陆核心城市的崛起,曾经因出口经济没落沿海十几年的武汉成都西安重庆都开始发力了,这些城市都是内需经济的产物,更是承接沿海出口逐步萎缩的人员就业和动能转换的承载地,这就是经济转型的Z重要风向标,谈完人,再来说钱!
搞基建是需要巨额资金的,所以资金的获取宽松和成本高低就是决定地方有无冲动搞基建的核心要素,例如前两年如火如荼的三四线棚改,所以在这一轮基建的要开始前期,放松银根,释放更多的货币出来仅仅是开始,后续各种定向降准,降利率都是大概率的事情。
又有人说了,放松银根是定向的,不像以前的打水漫灌,跟房地产没多大关系,但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下,现在放贷是不是比以前快了,食堂里的各种银行消费贷摆摊是不是有开始来了,朋友圈业主群里各种银行消费贷广告是不是也来了,新房交房时的各种装修贷、车位贷广告又出现了,而这些在前一年基本是绝迹的!所以只要放水,资金都会或多或少通过各种途径跑到房市来,这是资本的逐利性和安全性决定的,银行其实Z不敢贷的就是小微企业,这些实体想要获得贷款都必须要有房产做为抵押的。
另外放水后受益群体规模Z大是农民工和产业工人,是目前Z缺房子Z没购买力的群体,也是房地产市场Z底层Z大的基石,他们的购买力兑现是房地产又一轮新旧轮换的开始,农民工买老破小或四五线,四五线卖掉的去换二三线,二三线卖掉的去换一二线,老破小脱手的才有机会置换改善房,这其实是一个闭环生态链,所以基建铺开和放水结合,其实是下一轮房市开启前的黎明~
本帖Z后由 三丰别怨 于 2019-01-15 23:13 编辑
房地产经济不可持续,但基建经济可以持续啊,基建经济可不是修路架桥造房子这么简单的理解!不同时期的基建重心不一样,从早期的以躯干骨架交通基础设施为主,那现在或将来将主要以毛细血管打通和升级为主,比如城市更新,五水共治,地下管廊,地铁快速路,山体治理,三废整治,美丽乡村,5g网络,智能社会等等,这些基建的铺开,必然将创造需求,带动房地产这个副产品的升级提档,自然价值体现。
那请问如果你是当家人该用啥子招解决目前的问题呢,出口受阻,消费起不来,你如何挽救目前的经济窘态呢?谈问题大家都可以都可以罗列一大堆,药方呢?前两年实体经济火爆时候,可以谈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可以去搞去杠杆,现在能出的实招还有啥,不要跟我谈减税,那基本是鹅毛,都不一定能对冲税务监管趋严后的成本增量,三架马车中的基建这是Z快速有效的,也是Z后的底牌,基建的维度很广,不是我们传统思维上理解的修路架桥建房子,5G,智能社会物联网也是基建,具体我前面已经分析了,你觉得不会用这个,事实上,这开年一开始,一些重大项目纷纷被批准就是很明显的信号了,这不顺丰机场昨天刚批了,随着基建的铺开,银根放松是必然的,本质上就是因一轮放水的开始,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不要听信怎么说,要看怎么在做的,身体远远比嘴巴诚实!
©2008-2024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