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谈

陪太子伴读:高校1个洋留学生可以配3个女学伴,我们应该讨论什么?

111回复 阅读 19607

才疏学浅,面对一些新生事物,常常茫然不知所措,顿生孤陋寡闻之感。

这不,近日又被“学伴”一词着实惊了一下,更加感到自己孤陋寡闻登峰造极!

网爆山东大学学生招收学伴,以前是1个学生招1个学伴,现在改为升级版了,1个学生招3个学伴,江湖人戏称,颇有“东莞”味道。

山东大学的「学伴」制度始于2017年,当时,学校官微直接发布了招募学生学伴的通知,呼吁中国学生报名,和学生一对一配对,辅助他们的学习生活。而Z终选出的学伴,绝大部分都是女生,Z终组成的配对,也大多都是异性伴学


网友都疑惑了,为什么洋学生要有这么好的待遇呢?


我们中国学生去欧美留学,如果达不到各方面能力要求,还要自费上预科,等学好了语言,适应了生活,才能够开始正常留学。

即使国外大学有学伴项目,也都是同性伴学,我们可以试想,在大学校园里,不管是打球之类的运动,还是一起吃饭散步,都是和同性在一起更加容易融入环境才对。


所以,“学伴”制度在一开始就引起了很多质疑。


然而,2018年山东大学不仅没有取消学伴,还把学伴制度升级了,现在1个学生可以配3个学伴,而且学伴依然大部分都是女生......


有的网友直接愤怒了,不说学生中国学生待遇优厚多少,把低年级女大学生安排给外国男性学生当学伴,真的合适吗?


当网友都开始为学生们操心时,为什么学校就没有想到这些不妥当的情况呢?


不仅没有想办法避免,校方甚至在刻意引导


学生申请学伴的表格上,校方竟然标红了“以便为你匹配到心仪的学伴”,这种类似相亲场景才会出现的用语。


而且,学生还有一项特权,他们可以选择「理想学伴的性别」,还可以在参加学伴的目的上勾选「结交外国异性友人」


到底为什么要强调性别、异性呢?难道同性伴学没办法达到帮助学习的效果吗?


我想了很久可能的缘由,Z后发现,也许,异性伴学才能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吧

用比较低的入学标准招进来了学生,又提供远优于中国学生的住宿条件,甚至还给学生发放高额奖学金,这么多步骤都做了,也不差学伴一步。

如果再深究原因,那就是在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水平时,国际学生指标,是一项重要指标

学生者得指标,从这点反推回针对学生的优待制度,一切就不言自明了。



 

学生希望有异性学伴,这真的是一个合理的要求吗?学生有要求,就一定要被满足吗?


如果想快速融入环境,提高学习效率,为什么不组建很多个有男有女的学习小组呢?国外的教学本身就经常划分成4~6人的小组,这在教育学也被验证是很好的形式呀。


如果想在生活方面结交朋友,为什么不安排同性伴学或者社团活动呢?同性可以一起参加的活动显然更多,兴趣也更加相近才对。


如果这很显然是一个不合理的要求,校方却尽可能满足了,舆论为什么不可以进行质疑呢?


学生数量是指标,舆论风评也是隐形指标,如果因为前者存在,校方就会为此努力,那后者同样有存在的意义。

要知道,全球排名前50的学校当然是很光鲜的,但他们吸引学生靠的是学术上的造诣,靠的是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钻研,靠的是学术成果的硬实力,永远不会是靠补贴学生,对学生予取予求

真正的文化自信,是从对各国学生一视同仁开始的,我国的学生去国外留学,几乎不会得到任何特殊的礼遇,那为什么要让我们的学生感到“心里极度不平衡”,而去取悦国际学生呢?

下面这位山大的同学说,对面的学生楼是空调二人间,而他们直到毕业还是没空调的6人,如果学校在待遇上设置得如此悬殊,那学生交流的时候,又怎么会没有高低之分呢?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会夸大「人的选择」,而小看环境和制度的影响。

在国际学生中国女孩的合影下面,经常有辱骂女孩的评论。在这种一陪三的学伴制度推出之后,学校也可以轻松甩锅,「她们是自愿的」。

然而,如果没有一陪三的制度,就让中外的学生们自由交流自由选择,又怎么会出现这么夸张的结果呢?

如果没有处处优待的制度学生又怎么会在中国充满了优越感呢?


今年7月9日,有一名外籍男子在福州骑电动车,还载着一名中国女孩,他因为违反交规被交警拦下,但是态度嚣张还多次用力推搡JC。

后来警方发现他是学生,只是批评教育就让学院带回了。



但同样是在福州,同样是骑电动车违法,之前一名赵姓女子在接受警方处罚之后,因“寻衅滋事”被行拘15天

前几天,北京一名女子也是因交通违法,不服警方处理,嘴里骂着“得罪我,有你好果子吃!”,结果被行拘7天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到底是谁惯坏了学生呢?


中国JC在中国土地上执法,当然不比考虑国际法或者国外的规矩,更不必考虑学生的情况,遵守所在国的法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我们当然会有通过文化输出享誉全球的那一天,当然会有学术水平发展到学生纷纷涌入的那一天,但绝不会是靠一陪三的伴读得来的,也不会是靠给学生高级待遇带来的。

如果想靠优待学生提高指标,本质只是偷懒钻空子而已。如果学校不能公平对待学生,我们也许不能阻止女生们去伴学,但我们可以用脚投票,避开这样刷指标的大学,通过学术硬实力判断高校

在不公平制度下产生的自由意愿,不会是真正的自由,在虚幻指标下定义的优秀,也不会是真正的优秀,时间会证明一切。




1配3的办学制度,你赞同吗?

标签

大学生 留学生 学伴制度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7人点赞

查看更多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得意文旅 为人民服务

得意文旅 为人民服务

勿忘国耻

得意文旅 为人民服务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