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朋友圈的话题终结者。
别人问我做什么行业的时候,我回答说金融,别人就哦了一声,就没有下文了。或者有的朋友就直白的说,那是卖保险吗?然后我就聊不下去了。
对于大部分的武汉人来说,接触Z多的金融行业从业者应该就是卖保险,这几年大家可能见了一些第三方理财机构等等,就在卖保险的基础上加上了拉人投资的认识,无论哪种,在朋友圈都是聊不下去的话题。
2.除了销售还是销售的工作岗位。
无论是国内多有名气的大公司在武汉设立分公司,你就别瞎高兴了,以为怎么地也有机会了。可是一打听发现,只有一个岗位,那就是销售部。仿佛公司高层达成了一个共识,武汉就是个销售人员培训基地,虽然说做金融的业绩要求是很重要,可是后端市场直接不给武汉地区这个机会真的让人很忧桑。
甚至有些公司是在武汉本地发家的,运营几年后将核心的运营团队搬到了北上广,武汉就留下了销售部。
3.换工作成了家常便饭。
15年年末,武汉本地Z大的民间金融公司倒闭垮台,运营时间不到3年,涉及投资人几万人。此事件爆发后,武汉地区各种规模的金融公司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环倒下。很多从业者叫苦连天,以为换了工作可以躲掉,但终究是躲不掉再次失业的厄运。
武汉曾经有个老板开了一家基金公司,开了无数的门店,华中区域影响力很大。后来还规划了投行事业部。经过打听才知道,所谓的基金公司就是开门店招业务员拉投资客,然后用融来的钱去投资房地产。公司没有任何基金代售的牌照,也没有在证监会那边备案私募基金资格。所谓的投行事业部,就是民间高利贷加典当拍卖等勾当,和投资银行业务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老板真是门外汉,想当然。
武汉的就业环境是恶劣的,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和数以万计今天在明天就不在的私人小老板企业,让这个城市的金融梦想荡然无存。陆家嘴?华尔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