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闲着没事,我点开朋友圈,随手做了一个小统计。
发现刷到的Z新10条动态里,有4条是广告,3条是投票,只有2条是正常的朋友圈状态。
然后还有一条,我盯着头像和昵称看了半天,怎么也想不起来这人是谁。
又然后我仔细想了一下,发现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因为我平时从不删微信好友,也不习惯去设置朋友权限造成的。
在“加好友”这件事上,我好像一直都来者不拒。
房产中介、健身教练、酒店前台、外出路过的水果店老板......
他们在我的生活中短暂地出现了一下,却在加好友之后,被永远地保存在了通讯录里。
甚至很多当初不知道为什么而加的好友,如今再看时,早已对不上号了。
我一直觉得,每段关系都是有保质期的。
一个和你工作和生活没什么交集的微信好友,如果在某段时间特别活跃,那只意味着你们的关系在当时很亲近。
一段时间后,当聊天框从热闹归于寂静。
其实也就代表着这段关系,已经在彼此心照不宣的沉默中画上了句号。
但印象里,我好像很少会主动删除另一个人。
比起按下删除键,我更习惯于默默走远,留下“好友”在通讯录里安安静静地躺着。
于是过期的聊天框,就这样一个个堆积起来。
随着后来居上的生活碎片,沉到了无人问津的海底。
有人说,从来不互动的微信好友,特别像从前互递的名片。
接受和递出都是出于一种礼貌,一般都是回家洗衣服的时候。
顺便掏出来扔到垃圾桶,或者随手塞进抽屉束之高阁再也没有拿起过。
其实,这样的微信好友,认真告别,坦然删除,其实也是一种尊重。
我常常在想,通讯更方便之后,我们是不是也变得被动了。
以前,从一个生活阶段离开,进入下一个阶段时,我们可以自主选择社交关系。
和哪些人继续保持联系,和哪些人断交,又和哪些人慢慢疏远,都可以由自己来掌控。
但现在,所有人的默认状态变成,某个时间不小心认识了,就必须一辈子认识。
除非你手动删除,或者刻意去把好友权限从“聊天、朋友圈、微信运动等”修改成“仅聊天”。
否则,这个人就会永久地存在于你的通讯录里。
不过我也必须承认,不主动删除好友,也源于一种“万一以后有需要联系”的心理。
这种心理就像喜欢囤积物品一样,总觉得很多东西可能会用得着,以为加的好友越多,自己拥有的人脉就越广。
但就像小王子说的,正是你花在玫瑰花的时间,才使你的玫瑰珍贵无比。
友谊的珍贵性,在于彼此共同花费时间陪伴,而不在于成为好友这个动作。
那些并没有用心维持的关系,及时终止也并不可惜。
记得之前看过一期《奇葩说》,嘉宾是新裤子乐队的主唱彭磊,被大家笑称是“拉黑狂魔”。
节目里,彭磊说自己在使用微信这个通讯工具时。
Z常用的功能不是聊天,而是拉黑和删除好友。
然后李诞就吐槽说,他在节目录制现场主动加了彭磊的好友。
结果下了节目回到家和彭磊打招呼时,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了。
其实,被彭磊拉黑的人远远不止李诞一个,好友列表里著名的导演、演员们,很多都被他移入了黑名单里。
比如徐峥、宁浩、陆川……在一些活动中加完好友后不久,彭磊就把他们拉黑了。
甚至手机里一些著名的乐评人,如果工作生活中没什么交集,他也都会删除。
对于很多人追求的人脉,彭磊倒一点也不在乎。
他说,我喜欢加一个好友就相应地删除一个,把不交流的人删掉,这样会比较“清净”。
看节目的时候,我觉得彭磊真的太酷了。
这种随手删除和拉黑的做法,看上去不近人情,其实是一种真诚。
相比之下,因为没有删除和拉黑朋友的习惯,我倒是常常被膈应到。
比如不止一次收到那种群发的,测试自己有没有被删除的微信;比如经常被莫名其妙拉进各种微商群,而群主是多年不相往来几乎陌生的人......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邓巴数”理论,说的是大脑认知能力会限制个体社交的规模。
人类的社交人数上限为150人,深入跟踪交往的人数则只有20人左右。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这就决定了“真正的好朋友”也只会有几个而已。
事实上,即使不看这个学术理论,我们心里也清楚地知道。
有些人注定是过了某个阶段,就不会再产生交集的了。
删除无关紧要的关系,才能更专注于维系那些重要的感情。
前几天逛豆瓣的时候,看到我关注的一个豆友发了一条状态。
她说:“我的微信没加任何群,也不加不相识的好友,微信聊天常驻前5名都是自己喜欢和想要聊天的。”
你看,把不重要的人删掉,留下的才能是喜欢的人。
这些人也是删了好友也不能放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