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是直接让化石燃料转化为动能,而电动车必须先由发电厂把化石燃料转化为电能,在转化为动能。
燃油汽车储能方面是天然的稳定的,而电动车依赖电池技术,本质上复杂性不会降低,因为地球花费了上亿年才形成的稳定的储能形式,人类技术不可能太快实现。因为能量守恒是不变的定律。
本质上用的都是化石燃料,当然以后中国核电允许大规模建设了那估计就是另一回事的。(不过当前不会,受日本福岛核电站影响中国核电建设放缓)
汽油发动机的转化效率大约在35-45%之间。化石能源发电厂的转化效率大概在80%,加上运输(含充电)消耗,加上最终转为的动能,效率估计也在50%-60%左右。但这个转化率会受到电池储能的影响,最终可能不会突破50%。这就是所谓复杂度不会降低。
其实早在汽车诞生的初期,就有过一场电动车和燃油车的之争,只不过那时候化石燃料比较便宜,电动机也不成熟所以,电动汽车未能赢得市场。
如果充电设施不断完善,电动车确实在中国是趋势,因为中国的发电价格受国家管控,能源转化的压力其实被发电厂取代了,电动车的复杂性转嫁给了发电厂(复杂性并未消失),对消费者是好事。尤其是城市代步需求电动车肯定是未来趋势。但现在技术和充电设施的情况,还不适合长途150+的场景。长途奔袭还是燃油车。
中国唯一值得担忧的事情是,我国80%以上的能源供给依靠火力发电厂,本质上还是依赖煤炭等不可再生化石能源,而煤炭资源在长期还是受国外控制。所以,复杂性不会降低。最终还是能源问题,能源利用率问题。
如果燃油汽车转化率能突破50%,那就真不好说了,因为燃油的转化分散给了汽车,能源开采和炼油的压力就会小很多。最终成本不会比电动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