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小丫发表于 2022-01-26 22:27 操几多心衣蛾~
总要有人干活,总要有人操心,总要有人搞科学,总有有人种地,没有好坏之分,社会分工不一样罢了,角色也随着时间在转变。只是可能你理解不到罢了
琳小丫发表于 2022-01-26 22:27 操几多心衣蛾~
总要有人干活,总要有人操心,总要有人搞科学,总有有人种地,没有好坏之分,社会分工不一样罢了,角色也随着时间在转变。只是可能你理解不到罢了
ccdw发表于 2022-01-26 13:49 你还得加上不吃不喝不活了。
你所谓的吃喝,本质也不是你想吃想喝,肚子里的微生物作怪。可能是你的知识盲区,难以理解
解夏的夏发表于 2022-01-26 11:23 有钱人多 6套房都算刚需
有人钱人多,没钱人更多,比例惊人。所以我才说未来的房产只会成为消费品。
A++发表于 2022-01-26 10:15 因为在****,尤其是内地,人们就觉得必须一套自己的房子。否则就不算有家。
知道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么?农业文明的历程太久了,所以有些思想根深蒂固。但是不变的就是变化,而且会越来远快
shawnhsun发表于 2022-01-26 23:24 看一个最简单的指标,城市地铁开通运营公里数,以及规划建设公里数;农村在消亡,接下来将是无产业的4线小城;哪些城市的生活配套会持续更新?就业机会在哪里?人口以后往哪里去?
关于地铁指标,其看已开通地铁数,不如实际看一下客流量,单看数量没有意义,客流量才是实际情况。至于相关规划,是否有前瞻性,所有的事情都没法提前预测,并且由于体制关系,上面所谓的规划决策也不一定能看到实际情况,所以不能以这个为依据,可以参考。农村进城,让他们来支整个市场,怕是有点难。至于就业机会,其实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迭代,会缩短空间距离,未来未必非要到大城市寻求工作,毕竟数字文明正在一步步涌现,所以资本都在炒作元宇宙。其实我们已经处在元宇宙当中。自媒体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哪里工作会显得越来越不重要。
shawnhsun发表于 2022-01-26 23:24 看一个最简单的指标,城市地铁开通运营公里数,以及规划建设公里数;农村在消亡,接下来将是无产业的4线小城;哪些城市的生活配套会持续更新?就业机会在哪里?人口以后往哪里去?
可能,你也会思考,未来产业园也需要人,没人怎么能行呢?我只能说制造业未来越趋向于智能化AI化,甚至家里的保姆都是机器人,这已经在逐步实现当中了,只是平时不一定关注罢了,机器人取代人力工作也是必然的趋势。马斯克不是已经在做自己的机器人了么~可以期待下
这个和视角高低没有关系哈,和个人理解有关,且这层楼探讨的和帖子主题些许偏离。至于你理解的元宇宙,可能被资本市场所影响,也许受到黑客帝国的影响。元宇宙的本质是数字文明,我们现在已经在元宇宙当中,只是阶段不同罢了。任何一件事物的出现都有好坏,世界一直就是这个样子,不能以单个事件,影响到全局的看法,也有好的一面,你说对吧。
内容被自动屏蔽
这个也和帖子木有关系哈,如果非要谈,其他重点省会直辖市也是这样,之前我在西南、北方买的房子,也不乏有全国的人。不谈地域问题哈。还是聊正题比较好
margieqh发表于 2022-01-28 09:25 你说我是底层就底层咯,反正房地产不会崩,谢谢,不接受反驳
底层逻辑,不是阶层。
margieqh发表于 2022-01-28 09:25 你说我是底层就底层咯,反正房地产不会崩,谢谢,不接受反驳
崩不崩和能否再作为投资标的,是两个概念。谁也知道暂且不会崩,不要偏离话题,你说是吧
xyz147发表于 2022-01-27 23:19 那你准备卖房子投资什么,没别的意思,纯属咨询
排除选项就不错了。其他的要靠自己
粗壮的韭菜发表于 2022-01-28 10:46 有钱人太多了,为了千秋万代,不但要买多套房,而且要买多块墓地。
老百姓更多,富人的消费品和你无关。千秋万代也出来了,那你加油,争取购置多套房产。
一路无虎发表于 2022-01-28 11:13 你这个话题完全是在带节奏啊。说你对也对,比如你在三四五六线城市或者大城市的塌陷区,的确该卖房或者没人买房了。说你大错特错那更是没错,房产投资不仅仅有增值功能,更重要的是保值功能,也就是抗通胀能力 ...
带节奏?发表观点而已,不想看,出门左转,没人强迫。通胀确实无法避免,但是仅仅因为抗通胀保值,所以就投资房产?就当下环境及未来方向,这个逻辑不切合实际,房产红利期过了,选择趋势远比选择本身重要。投资的目的不是收益*大化?什么时候投资标的选择抗通胀了?并且未来能否抗通胀,还不好说,资金也是成本,利息也是成本,时间也是成本,税相关的上面还没开始动作呢,七七八八的加一起有没有算过涨幅达到多少才能盈利?不是你一句买房抗通胀保值啊,这么简单。至于你说的西方***,暂且认定你认为的西方和我认为的西方一致,为什么会有涨幅?放水只是一部分,另外还有供应链相关的成本上涨,而且重要的是,国外对待疫情的手段偏向于群体免疫,造成了住房换地,激发了购房需求,所以本质和国内环境大不相同。国内水流向何方,也有倾向性了,如果水能流到房地产,融创等等房企也不会出现各种困难。
一路无虎发表于 2022-01-28 11:13 你这个话题完全是在带节奏啊。说你对也对,比如你在三四五六线城市或者大城市的塌陷区,的确该卖房或者没人买房了。说你大错特错那更是没错,房产投资不仅仅有增值功能,更重要的是保值功能,也就是抗通胀能力 ...
还有你所谓的西方暴涨行情?不知道你所理解的暴涨是什么,可能你理解的暴涨和我理解的些许不同。所以*好加上暴涨了多少,实际数据贴出来,大家也好判断,毕竟每个人定义不一样,你说是吧
xyz147发表于 2022-02-12 00:23 周五清仓了冀东装备,盈利55个点,这还是早上卖着急了挂价低了,不然至少60个点,妥妥滴
别只晒赚的,亏的单子也一起晒晒
crtc2003发表于 2022-02-08 10:01 圈外人很喜欢替圈内人操心
确实现在圈外了,已经从圈内到另一个圈子了
尼龙侠发表于 2022-02-14 14:18 有道理。房产 特别是较大户型 会转变成奢侈消费品,供人享受,但不保值。就像现在的别墅。
有那么个味道了,房产投资未来是更加专业的活,你无法进入到消费阶层。也只能买的起同阶层的房产,但是同阶层的不一定能接的起,而且未来有没有更多的人接,都是个大问题。
feilong720发表于 2022-02-12 20:48 我个人感觉楼主说的很对,人口已经负增长了,估计2025年全国一线城市都会出现负增长,到时候房子这多,谁来接盘。来这里的人除了刚需就是投资客,他们只是不知道钱怎么生钱。
版里很多中介,所以涉及到自己工作的行业,难免会反驳,毕竟行业落寞了,收入也会大大降低,教育行业就是典型例子。另外一类就是老顽固,思维固化,没得办法
HEYI发表于 2022-02-12 08:50 回复 专治键盘侠 的帖子啥大聪明,他就是一个杠精。争来争去,争论问题的出发点都不一样。这个杠精认为自己的分析逻辑正确,符合政策走向,必然是正确的。他这种喜欢歪抬杠的人,社会会毒打教育他的。如果一定 ...
主观上才有杠精,客观不存在什么杠精,实话说,你的这段文字充分展露了自己的认知体系,不做评价,你开心就好。另外,可能你不明白,这个世界一直是逻辑先于现实,可能暂时你不能理解,可以提升下自己的广度。有时间不要刷抖音、多多学习。祝你好运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