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职称申报评审都是由行业专业协会负责,这样只要在行业协会有“关系”,就可以通过“走后门”的方式,顺利通过职称评审。这种观点的基本错误点,还是在于没有理解职称评审的基本形式。
职称是官方部门对专业技术人才的一种官方的评价体系,其是由官方部门负责组织进行的。以负责职称评审的评委会来说,职称评委会是由相关人力社保部门或者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建,各评委会负责当地对应级别、专业范围的职称评审工作,接受官方单位监督。
每次负责评审的评委会专家都是从专家库中抽取的,而专家库每3年调整一次,每次调整人数在1/3以上,所以想通过“打招呼、走后门”等投机取巧的方式通过职称评审是行不通的。大家唯有努力提升自己的硬实力,才是“正道”!
职称申报评审中,学历作为基础申报条件,若是不满足学历要求,则不能走正常申报的方式获得职称;而论文则是多年前作为职称申报的必备条件的存在,目前在职称申报评审则是重要的加分项。
学历和论文重要吗?很重要!但是职称评审并非只看学历和论文,大家要明确的是职称申报评审的核心是以申报人提交的业绩材料评定申报人是否具备职称任职资格的过程,所以相对来说,学历更多的是作为入门门槛和加分项,论文则是重要的加分项,而业绩材料才是“主心骨”。
职称评审项目越多越好?
很多朋友会觉得职称评审既然是通过业绩材料进行评审,那么就把自己所有参与过的项目全都放上去,这样就可以增加自己的通过机率。其实不然,抛开部分地区专业对申报人申报的项目业绩数量有要求外,各专业职称的文件中一般都要求申报人的业绩材料要突出代表性,不宜过多过杂。
而且在职称评审中,只有工作业绩、工作经历与所申报专业有关联性,才可以在职称申报中起到作用,如果胡乱把不相干的项目材料都上传上去,很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总而言之,职称评审的资料在精不在多,要做到已质取胜,而不是用量来积累。每一部分材料都要自己用心去准备,这样之后在答辩的时候也能更加得心应手,一次性取得成功。如果遇到什么不懂的,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