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妈学童

学会赏识孩子

0回复 阅读 554

操作原则和方法概括为“六大原则”和“十二个学会”。“六大原则”是信任、尊重、理解和激励、宽容、提醒。每个原则下面提出两个学会。

赏识教育原则之一:信任孩子——学会自豪、学会崇拜

赏识教育原则之二:尊重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请教

赏识教育原则之三:理解孩子——学会感激、学会陪伴

前三个原则好比是每个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家长没有任何理由剥夺孩子应有的权利。

赏识教育原则之四:激励孩子——学会发掘、学会分享

赏识教育原则之五:宽容孩子——学会反思、学会等待

赏识教育原则之六:提醒孩子——学会批评、学会分担

赏识教育原则之一:信任孩子——学会自豪、学会崇拜

把信任排在六大原则的第一位,足见其重要性,赏识教育认为孩子既脆弱又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前者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后者需要良好的环境才能激发出来,因此,我充分给孩子信任的眼光,信任的手势,信任的语言和信任的力量。这样的信任在一个残障孩子身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何况健全孩子乎!

  信任在孩子表现出优点时容易做到,而在孩子表现不尽人意时,家长往往感到失望,失去信任的原动力。其实,这时孩子更需要家长支持,让孩子看见家长就像看见一座大山,浑身充满力量。

1、学会自豪

  从孩子哇哇坠地的那天起,做父母的可以不为其他的事情自豪,而无一不为自己创造的“生命”——孩子,这个万物之灵而感到自豪。自豪到什么程度呢?要自豪到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应眼含热泪地欣赏她、拥抱她、赞美她、为她而自豪。

2、再谈学会崇拜。

  为什么要学会崇拜?因为我们的孩子是天下Z好的孩子。我们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甚至连雪花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因此,每个生命更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

  

赏识教育原则之二:尊重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请教

尊重是六大原则的核心,如果仅做到信任孩子,不注意尊重孩子,那么这种居高临下的信任是苍白无力的,也不会被孩子认可。

1、学会倾听。

  家长认真倾听孩子说话是尊重孩子的重要标志之一。 其实孩子的心里话Z想告诉自己的父母,为什么现实中的许多孩子却不愿与家长交流呢?原因在于我们不会倾听孩子讲话,不是嫌孩子烦,就是认为孩子的思想幼稚,在孩子说话时忙于做其他事情等等。久而久之,孩子觉得你不尊重他,也就不愿意把心里话告诉你了。

2、、学会请教。(懂孩子

  不少父母为教育孩子彻夜难眠,到处打听教育方法。其实,一旦我们的家长从真正意义上懂得了尊重孩子,也就会:自然地向孩子请教。向孩子请教,就是研究孩子是怎么想的,研究孩子Z容易接受的方法是什么,取得孩子的积极配合。我们说,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赏识教育原则之三:理解孩子——学会感激、学会陪伴

理解就是换位思考,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有许多问题,本来家长想不通,换位后,问题就迎刃而解,这是理解的作用。据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南京家长平均每天与孩子的交流时间不足十五分钟,有的家长宁愿给孩子买大量的营养品,而不愿把时间花在与孩子的相处上。其实教育不是用金钱可以买到的,蹲下身子,专心倾听孩子说话,尊重孩子。你会发现孩子身上散发着真、善、美。虚心地向孩子学习,让孩子得到真正的尊重。

1、学会感激。

  人总在有所获得的情况下,才会有所感激。孩子小时候,虽然需要父母细心地照料,哪怕在大人身上拉屎撒尿,父母毫无怨言。其原因是感激孩子生命的诞生,给他们带来的无限欢乐,此时的父母眼里是一片光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们的心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们不再感激孩子生命,只盯在孩子的学习分数,他们的内心被一种失落感所占据。

  许多父母孩子,不是爱孩子生命,而是爱孩子的分数,更是爱自己的面子,完全搞颠倒了。所以做父母的,应该像感激上帝一样感激我们的孩子,不能只感激上帝而怠慢孩子

2、学会陪伴。

  要多多陪伴你的孩子。多与你的孩子平静地谈话。陪伴孩子不在于用时多少,而在于用心多少。只有陪伴才能沟通。与孩子沟通,是了解孩子、引导孩子的重要一环。沟通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唯一途径,是理解孩子的试金石。能与孩子沟通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往往是成功的。我经常和女儿促膝谈心,沟通思想。通过交谈,女儿增长了知识,学会了与人沟通的本领和艺术,同时也使我加深了对女儿的理解。现代社会人Z宝贵的品质是什么?就是与人沟通的能力。

赏识教育原则之四:激励孩子——学会发掘、学会分享

激励分为正激励,负激励。赏识教育认为,在看得起的前提下,以正向激励为主,告诉孩子怎样去做,指明孩子的发展方向。而负向激励只是禁止孩子不许做什么,应当做什么还是不知道。

1、 学会发掘。

  把孩子看成是一座急待开采的金矿,做父母的及时发现和挖掘他们身上的金矿,并且将其提炼出闪闪发光的金子。

2、学会分享。

  与孩子共享成长过程中成功的喜悦,为他们前进目标、努力过程、实现结果而分享。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孩子过程就是分享孩子成功喜悦的过程,也是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由于分享,给孩子增添了信心,加大了成功后的自信感和愉悦感,同时我们的父母和老师在分享中也获得一种自豪感。注意这里提到的分享不仅是孩子在取得成功之后的分享,而是要不断地让孩子看到成功,把“大成功”化为若干个“小成功”,这样孩子才能坚持努力。

赏识教育原则之五:宽容孩子——学会反思、学会等待

宽容不等于放任,前者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利于孩子生命成长,满足了孩子的精神需求。而后者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家长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于单一,家长孩子的要求过高、过严,以完美的标准去衡量孩子,容不得孩子身上有一丝缺陷,实际上违反了生命成长的规律。

1、学会反思。

  这即是思维方式的改变,也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方法。孩子出了问题,我们大多数家长常常是“你怎么啦”,总是在孩子身上找原因。赏识教育的观念是:“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因此,我们要学会反思,遇到问题不是“你怎么啦”,而是要问“我怎么啦”,孩子出了问题,要在家长身上找原因。

2、学会等待。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身上的不良习惯也并非一天形成,而我们的家长要求孩子克服缺点恨不得全部在一天之内完成,事实证明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只能是“欲速则不达”。我们说:“冰化三尺也非一日之暖”才行,这就是要求每位家长以宽容的心态学会等待。孩子改缺点的规律是:在前进中反复,在反复中前进。

赏识教育原则之六:提醒孩子——学会批评、学会分担

1、学会批评。

  现在有的家长批评孩子是怎么刻薄怎么讲,只图自己发泄得舒服;哪管孩子受得了受不了,如同“倒洗澡水,把婴儿一起倒掉了”,因此我们提出学会批评。

  批评孩子原则是: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给足面子”的前提下有多种批评的方法,如:故事性批评:通过讲一个故事的方法,让孩子领悟其中的对错,自觉克服身上的缺点。幽默性批评:在说笑话的过程中达到提醒孩子的目的。

2、学会分担。

  我们说孩子取得了成绩,我们应该分享他的欢乐;孩子遇到了困难和挫折,我们则应该学会分担他的忧伤,继而鼓励他们在失败中站起来,再分享他的坚强。

  信任、尊重、理解三大原则是关系到教育的态度,集中体现出一个“爱”字,对人不对事。激励、宽容、提醒三大原则是关系到教育的行为,集中体现出一个“导”字,对事不对人。

不管是怎样的孩子,信任、尊重、理解,都是他们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我们都知道要端正对学习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对同事的态度,对领导的态度,我们不能不知道更要端正对孩子态度,这是关系到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

1.关注信诺教育微信来报名者,即可减免1000元学费,免费学科测评!(截止到4月30日)

2.转发信诺微信,还可以到校区可获取家庭教育书籍一本,数量有限,送完即止,快快行动吧!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值得推荐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