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孕妇四个贫血 ,3个缺钙,重补钙轻补铁,这些常识你都知道吗?
几乎人人都知道补充叶酸、钙和维生素的重要,即便医生不说,大家也会自觉地补。但是对同样重要的铁剂,有八九成孕妇不知晓,也从来没补过。
缺铁性贫血不但可能导致孕妇免疫力低下、早产的发生率提高,而且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不容忽视。孕妈妈要像重视叶酸和钙一样重视补铁。
孕妇铁需求是孕前9倍,怀孕4个月到整个哺乳期都要补铁。胎儿生长发育和血容量增加,都会增加对铁的需求,Z高峰时,孕妈妈身体里的血液容量会比孕前增加40%,每天需要摄入铁7.5毫克,比孕前的需求量增加9倍。如果不及时补充铁剂,身体里储存的铁只能维持2.5—3个月。
据全国第4次营养调查显示,我国每10个人里面就有2 个人贫血,42.6%的孕妇有缺铁性贫血,而仅有35.23%的孕妇缺钙。微量元素在孕产期缺乏Z高的是铁,其次才是钙。一旦缺铁,孕妈妈免疫力会降低,增加早产风险,还易发生妊娠高血压、产后大出血、抽筋,并发产褥感染。缺铁除了影响妈妈外,对胎儿影响更大。10-16周是脑细胞的增值高峰,如果体内铁储备不足,对智力、认知和免疫的发育都会造成影响,引起高达36 种疾病。
美国《儿童和青少年医学》杂志调查显示,婴幼儿期铁缺乏的儿童和正常孩子相比,长期存在认知智力能力方面的差距,这种差距到孩子长到19岁时依然存在。小儿多动症、抽动症的发生也与妈妈孕期缺铁有关。
产后贫血比孕期更糟。调查发现,哺乳期的女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高达47.6%。宝宝会从乳汁中吸走一部分铁。不管孕妈妈有没有发生贫血,都应该在怀孕4 个月后开始补铁,Z好能一直持续到哺乳期结束。
很多孕妈妈在孕早期就已经出现了缺铁的现象,可能会面色苍白,容易疲倦、乏力、心悸气短和眩晕等,但由于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视。
不少人认为,哪个女人不贫血?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国育龄妇女有一半存在缺铁问题。即便是轻度贫血,也会对宝宝有影响。准备怀孕的女性在孕前就要进行血常规和体内铁含量的检查,包括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等指标,如果铁缺乏,应先补铁再怀孕。在孕早期、中期和晚期也应该定期监测血清铁蛋白的水平。
血色素在11克以下就是轻度贫血,9克以下是中度贫血,6克以下就是重度贫血了。即便是轻度贫血也要补铁。孕妈妈可以通过吃动物内脏、动物血、猪肉、牛肉、鸡蛋等食物来补充铁,必要时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如体恒健牌铁之缘片等,一般孕妈妈在怀孕4个月后就要开始补铁,一直补到孩子断奶为止。
铁剂含有独特的铁锈味,所以那些孕妇复合营养素里面一般不含铁剂。服用单纯的铁剂,吸收也比较好。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孕妈妈同时又补钙,而铁剂和钙剂不要一起吃,以免互相干扰吸收。
同样的道理,铁剂也不能与茶、咖啡、牛奶、豆制品等饮料同时服用。铁剂Z好吃饭时或饭后服用,避免刺激肠胃引起不适。
此外,补铁的同时补充点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比如,孕妈妈可以把猪肝和西红柿混在一起炖,味道好,又能提高铁的吸收率。
6-24个月大的宝宝Z容易缺铁补铁光吃蛋黄还不够,因为6个月以后,从母体中带来的铁逐渐消耗没了,母乳中的铁也不能完全满足孩子的需求,加上这个时候宝宝容易腹泻、感冒,增加了铁的消耗和丢失。
建议母乳喂养的宝宝,在6个月后要添加富含强化铁的米粉、奶粉、饼干等,并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鸡鸭血、瘦肉、鱼、黑木耳、鲜蘑菇、红枣、芝麻酱、豆制品等。其中,猪肝、牛肝、鸡鸭肝等动物内脏铁含量Z高,吸收也比较好,可以打成泥,每周吃1-2次。这里特别推荐芝麻酱,不仅能补铁,含钙也高,一举两得。
本帖Z后由 时光飞逝l 于 2015-3-12 11:43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