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接到一位远在福建的患者电话,听到她的声音我好高兴,因为她是2年前被几乎所有人认为不要再治疗了,包括我们医院的多学科会诊。30多岁的她肠癌晚期,盆腔及卵巢转移,多程化疗之后进展。我院多学科会诊后认为不要再化疗了,我也在诊断意见上签了字。第二天他老公拿着会诊单来到我门诊,我又给他耐心的讲解了为什么这样决定,但他老公说我是XX朋友推荐来找你的,我们还想努力试试,无论什么结果我都接受,再三谈利弊他仍然坚持,面对这样的患者和家属我选择起来也很纠结,这样的年轻女性,三线治疗成功了皆大欢喜,不成功也会被同行认为“过度治疗”,看他们这样坚持我也只好同意试试,当然选择标准的三线治疗方案,一是规范治疗,二是私心,别让同行指责。
结果...结果...效果出奇的好,后来把转移病灶手术了...现在无瘤生存近2年了。知道我为什么高兴了吧?!
这样的患者毕竟是少数,只占15-20%左右,问题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技术和指标,事前把这样的人群筛选出来,换句话说,这样的治疗可能使80%的患者“陪绑”,花钱、受罪、无效!会不会有80%的家属指责医生过度治疗哪?会不会称为“因病致穷”哪?
其实临床医生很纠结,纠结的是怕没有给这样的患者争取机会、纠结被定义为“过度”、纠结被XX疯子说成为了回扣....太多的纠结啦!
肿瘤医生没有想象的潇洒,思考个体化治疗、为患者算计如何省钱、如何按照医保执行、毒副反应的应对、上级的各种指标、人文关怀了没有、去开会是否违规.......
所以,无论别人怎么说,自己把控这个度,为自己的医疗行为找“依据”、规避法律风险、关注患者和家属的依从性、避免被控“过度医疗”、避免纠纷......真挺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