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谈

17岁花季少女青春期大爆发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记录下我的心灵自救蜕变笔记(更新中)

19回复 阅读 1366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走出焦虑风暴 小学一年级

以下会持续更帖我的笔记本中的一些摘录,一起共勉:

Z根本的原因是对这颗心了解太少

在看来原本人的出生本来就带着一股纯净神圣的能量来到这个地球上,但是在其生命的旅途中渐渐被各种恐惧的教育污染了,逐渐忘记了自己生命能量的源头,忘记了自己内在的声音,变得离真我越来越远。原本纯净喜悦的能量在长期压制的教育下变成了恐惧,强迫,焦虑,抑郁等负向能量,它们慢慢地积累在我们的身体里,积累在我们无意识的心智里。

在我们大部分人内心深处,由于从小到大不合理的各种恐惧教育与不安的成长环境导致内心深处埋藏着一个机制,它只接受内心认为美好和舒适的经验(感觉),拒绝被知觉过程认为是丑陋和痛苦的经验。 由这个机制引起的极端心态,如灾难性思维,强迫性对立观念,恐惧性条件反射,患得患失,排斥苦受等。 而在系统的心灵疗愈中我们则要防止它们继续升起。这样做,不是因为它们是恶劣的,而是因为它们的强制性,因为它们把我们的心整个都接管过去,完全夺取了个体意识的注意力,它们令个体思绪在小圈子内旋转不息,让我们自己把自己一层一层的包裹起来,原先自由的心俨然被它们催眠了一般,恶作剧了一般,让我们与生动活泼的当下强行隔开厖 因此,我们是时候来勇敢的面对它们了,是时候让我们的心找到回家的路,而且Z好就是在离家近的地方找。心导引相,心是行动的主因和先驱;以压制的心来行事,痛苦就尾随而至,如车随马行; 相被有定力的心引导,快乐就跟随而至,如影随着形。

走出焦虑风暴 小学一年级

笔记二:赢在初始心态-第一步即Z后一步(一)

隐喻:据说在深山里面住着一位智慧老人,他能预测未来,几个调皮的年轻人就想戏弄一下这位老人。 他们抓着一只小鸟去到老人那里,问老人:你不是能预测未来嘛? 请问我手上的这只鸟是死的,还是活的?

老人回答:如果我说这只鸟是死的,你手一松,这只鸟就会飞掉;如果我说这只鸟是活的,你就会将它掐死。 因此这只鸟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你的手上,而非他人的嘴巴里呀。 年轻人惭愧的向老人道别,若有所悟的离开了。

那么我们从这个隐喻故事中,是否也已经看到了一些真相呢! 可能就是所有的心灵自助者也都需要突破一些世间法(喻指社会所有的限制性观点)的阻滞,坚信命由己造,当下直面承担,抛弃宿命论等假说,以自然法则为岛屿,以正能量与正念为临时拐杖,就可以不断扭转自己的颓势。一切心理烦恼症状很核心在Z初疏导阶段传递如下七条观念,这些心态上的认识Z终相对顺利的达成心灵治愈目标的关键。 (此先略去具体操作方法笔记,等待后面会持续更新)

走出焦虑风暴 小学一年级

哲人说第一步即Z后一步。 在心理疏导中,往往在许多时候也是如此,方法总比问题多,而心态却比方法更加重要,若没有正确的心态,再好的方法也会被心魔的阻抗机制与烦躁习性挡在门外。因此以下七条初始建议不妨多阅读几次,让它们浸入到我们的潜意识,对改变我们的固有思维模式才会产生剥阴取阳之效.

走出焦虑风暴 小学一年级

一:不论我们当下沾染了何种心灵业习(喻指症状背后的习性基础),都不要再自责懊恼,请不要怪罪自己,因为你也不想这样。许多无明烦恼的本质就是焦虑,焦虑背后就是一份恐惧的感觉;恐惧感觉背后一定是一份深深的失落;失落背后是我们自己所抱持的一些深层价值体系,这份价值体系或许现在需要做一些调整。从禅学或儒家心学角度而言,许多焦虑情绪Z初的程序是我们不恰当的执着心,分别心而延伸出来的幻相,它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我执反应程序。这些反应Z初来自于我们的小我没有能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又害怕失去已经得到的,以及对于拥有的永远无法感到满足的习惯。 长此以往个体潜意识里充斥着越来越多的负荷,以及面对失去时的恐惧,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对思维根部的深刻压力。(待更中)

走出焦虑风暴 小学一年级

三、大部分沾染慢性焦虑情绪的心灵一方面想要解决痛苦,一方面对那些造成烦恼的习性又不愿意丢弃。这真是矛盾,令人惊讶。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个体无意识留恋那些“症状”带来的一些说不出的“好处”。

此外,阻抗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源自于我们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外在压力的逃避,对此我们需要勇敢地去应对它们、觉察它们、转化它们。许多时候,一些起伏现象也都源自这些埋藏在心底深处的“阻抗机制”,它们背后的始作俑者就是我们的深沉习性。

我们一定要了解这种阻抗习性会对成长过程与蜕变过程带来较大的拉扯性阻碍,因为这些阻抗习性并不希望“主人”立刻清醒过来。如果个体蜕变了,它们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所以当我们逆流而上时,它们一定会出来干扰我们。

而此时我们一定要正确识别这种阻抗的声音,认识到通过这个“声音”所传递出来的痛苦都是假象。如果个体被这些阻抗的声音拉着走,那么都是中了“头脑陷阱”与“心魔”的圈套。

在这个时候,务必正确领会一些难过的原因,这意味着我们自我初级调心的成功,意味着某些不良思维习惯已经从心灵的表层动摇了。如果我们坚持下去,持续少想多做,习以治惊,对一些拉扯性的“诱惑”抱视而不见的态度,那么它们就会渐渐消退。

因此,我们要有智慧,在面对这些小困难时不可即刻就灰心丧气,而应该了解,如果想改变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烦恼习性,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走出焦虑风暴 小学一年级

二、一些焦虑障碍在某种层面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学问题,还是一个哲学问题。倘若从整体系统的角度而言,那些症状事实上都不是“病”,那些负性情绪都是无意识给我们的一个积极的讯号,这个讯号是要我们爱自己,让自己用心谛听恐惧背后纯真的心,而后成为一个彻底了解恐惧真相的人。

当我们的心开始培养出一定的正念觉察能力与顺应自然的底气时,我们就慢慢地离开了对预期恐惧的执着。那纯净的一刻有时在早期虽然短暂,却非常强有力。它开始成功挑战了一个人旧有的许多烦恼习气,只是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牢牢护持一个必不可少的正见:一定要提前了解长久累积的习性反应开始被搅动时,偶尔会跳出来进行一下“报复性”的反弹,进而阻碍心灵沉淀的开展。

此时我们千万不要对暂时的下落感到不耐烦、生气或沮丧,这会动摇我们精进的意志,甚至对自己的调心能力起到固执且不理性的阻抗。

走出焦虑风暴 小学一年级

四、面对一些积重难返的烦恼习气,自我修复的确没有捷径,唯有相对之曲径,但在曲径中只要拥有一定的正见基础,又会带来快速的精进。各式焦虑障碍的成长、蜕变的时间虽因人而异,但的确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自我积极的调心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满足与感恩任何微小的进步。

“宇宙律动螺旋定律”(该定律在此书的其他章节有重点阐释)告诉我们,心灵的成长注定是弯弯曲曲向上发展的,因此当我们在前进时颠簸了也该高兴,偶尔的挣扎也是成长的一部分。总之,我们需要以退为进,以精勤为师,以耐心为师,一定要明白“心灵疗伤”是一个再教育、再成长的过程。

同时,美丽的蜕变只会发生在那些不急于寻求结果的人身上,只发生在享受过程的人身上。心灵蜕变没有时间表,它或许总是在我们没有期待它出现的时候出现。唯有如此,才有机会去深入破解这本“心灵难经”(喻指心路历程与症状)背后的本质与智慧妙用。

走出焦虑风暴 小学一年级

五、关于“反弹”这个现象。

如果我们在过去生活中因某个充满执着的分别知见卡在了某个妄念上,或卡在了某件想不通的事情上,攀附在胸口里的那股不平衡的“嗔气”就会将它输入到潜意识中。一段时间后,潜意识为了更好地提醒主人“拨正”错误的习性反应时,会时不时地给他出这道题,看看他这次能得几分,如果主人还是依照旧有的解题方式(排斥、抗拒、患得患失),那么这道题的考分则会继续下降,当潜意识下一次再考他的时候,就会开始更加恐惧。

反之,如果潜意识给他考题时(涌上之前的那股焦虑的能量),他能够让自心的“无明识”少一些分别知见的干扰,那么潜意识就会觉得主人往正确的方向前进了,就会给他打一次较高的分数;如果考他两次,他每次都能做到减少一些对症状的“分别心”,那么很快就会获得 70 分,75分或 85 分,届时,症状就会觉得自讨没趣而溜走了。

所以,当症状偶尔反弹时,一旦我们拥有了对症状的更多平等心与平常心,就意味着为Z终的胜利打下了一个良好的正见基础。

走出焦虑风暴 小学一年级

六、任何心理障碍只要真诚地面对,就一定可以找到调和的方法,极端的冲突总会有相连的时候,这是广大自助者必须护持的根本信念。人的心灵本身具有不可思议的疗愈力,这完全取决于个体的信念。

诚然,许多沾染焦虑障碍的心灵都想尽快脱离苦痛与焦灼感,但是我们不了解一个很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这两者其实是结合在一起的(平和与焦虑),它们犹如温度计上的“热与冷”,都是同一属性,只是振动的频率有所不同而已。“平和与焦虑”犹如硬币的两面,在某种情况下,痛苦即契机,烦恼即菩提,也就是说对立的事物本质上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在能量振动的频率上有所不同。

那么,照这样的分析,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无法探究到自在真相的Z大缘由就是一直以来我们都是违其道而逆行!我们认识事物,研究烦恼,应该从理上下功夫,理通法自明。如果执着在末梢上,不仅研究起来费力,而且还会越研究越糊涂。

走出焦虑风暴 小学一年级

三、大部分沾染慢性焦虑情绪的心灵一方面想要解决痛苦,一方面对那些造成烦恼的习性又不愿意丢弃。这真是矛盾,令人惊讶。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个体无意识留恋那些“症状”带来的一些说不出的“好处”。

此外,阻抗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源自于我们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外在压力的逃避,对此我们需要勇敢地去应对它们、觉察它们、转化它们。许多时候,一些起伏现象也都源自这些埋藏在心底深处的“阻抗机制”,它们背后的始作俑者就是我们的深沉习性。

我们一定要了解这种阻抗习性会对成长过程与蜕变过程带来较大的拉扯性阻碍,因为这些阻抗习性并不希望“主人”立刻清醒过来。如果个体蜕变了,它们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所以当我们逆流而上时,它们一定会出来干扰我们。

而此时我们一定要正确识别这种阻抗的声音,认识到通过这个“声音”所传递出来的痛苦都是假象。如果个体被这些阻抗的声音拉着走,那么都是中了“头脑陷阱”与“心魔”的圈套。

在这个时候,务必正确领会一些难过的原因,这意味着我们自我初级调心的成功,意味着某些不良思维习惯已经从心灵的表层动摇了。如果我们坚持下去,持续少想多做,习以治惊,对一些拉扯性的“诱惑”抱视而不见的态度,那么它们就会渐渐消退。

因此,我们要有智慧,在面对这些小困难时不可即刻就灰心丧气,而应该了解,如果想改变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烦恼习性,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走出焦虑风暴 小学一年级

三重复了

走出焦虑风暴 小学一年级

七、每一位不幸沾染“慢性焦虑障碍”的伙伴们,对于造成自己痛苦的各种不良习性反应都必须负起责任并勇敢承担自己的痛苦。

任何一位心理指导师都只能以旁观者的角度提供更多的选择与更好的选择,但没有能力代替任何一位当事人去实践。从长远角度而言,任何一个有着苦痛心灵的人Z终也都要成为自己的情绪平衡导师,因为这毕竟是自己的事情。

因此,从今天开始我们必须开始少想多做,坚信“习以治惊”的辅助力量,以及不断强化对烦恼的正见基础,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学会如何“灭苦”。科学的自我疏导不是勉强将任何依赖加在我们的心灵上,而是一种去除条件反射“心瘾”的过程,是自然而然地依靠自己习得的智慧除去不净的杂质,留下正面的品质。

同时,在长期自我蜕变的成长中,在我们尚未培养出足够的定力前,过去的一些“业习”还会威胁到内心的平静,无常起伏的症状偶尔还会产生,预期的焦虑也会时不时跟我们对立。然而这条自我调心之路并不能保证从一开始就不会面临困难。暴风雨还是会来,想逃避是枉然的,而且还会有挫败感。

因此,一旦踏上自助之路,无论如何都不要对结果感到焦虑,遵循自己的速度与方向前进,你只是在探索自我,而不是“治谁”。

失乐园~ 小学一年级

每天保持正能量。。。

走出焦虑风暴 小学一年级

嗯嗯嗯,心态好,每天正能量

走出焦虑风暴 小学一年级

笔记三:自我操作

某天傍晚,太阳西下,一群邻居发现有一个女人在街上找东西,她叫拉比亚,是一个年老的女人,每一个人都爱她,认为她是一个很美的,有智慧的人,都赶过去帮助她。

他们问:”到底丢掉了什么?你在找什么?“

拉比亚说:”我正在找我的一根针,我在做针线活的时候弄丢了它,请你们帮我找找。

于是他们都开始去找针。有一个人说:“街上那么大而一根针那么小,除非我们能知道它掉在哪里,否则几乎找不到。请你告诉我们针丢的准确位置。”

拉比亚说:“不要那样问,事实上我不是在外面丢的针,我是在家里面丢掉它的。”

他们都停止找寻,说道:“你这个 疯 女人,既然那根针是掉在家里,为什么要在外面街上找?”

拉比亚说:“家里很暗,而外面有一些光亮,你们都知道我很穷,甚至连一 灯都没有,黑暗的时候要怎么找?所以我才会在这里找,因为这里还有一些阳光,可以想办法找。“

那些人开始笑了:“你真的疯了!我们都知道在黑暗中很难找寻,Z好的方式就是向别人借一 灯在家里找。

拉比亚说:”我从来没有想到你们这些人都那么聪明,那为什么在生活遇到无明烦恼时你们一直在外面找?我只是 循你们的方式,如果你们那么了解,为什么不从我这里借一 灯去从内心找寻?我也知道那里是黑暗的。”(该故事引用自《奥修解读道德经》,本文节选自临床心理学自助书籍《走出焦虑风暴》)这个寓言很有意义,你在外面寻找是有原因的,因为内在的每一样东西都是那么的黑暗,你闭起眼睛,那就是黑暗的夜晚,你什么东西都看不见,但那个并不是重点,因为你是在那里丢掉你的真理,是在那里丢掉你的本性,是在那里丢掉我们的快乐,所以Z好在进入外界寻找前先看看内在,如果你在那里没有找到,再到外面去找(但一般不需要到这一步)。

因为,那些向内看的人有时只需要一个转变,一个有意思的回头。

日常生活中许多心烦意乱与焦灼感Z初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过度批判,这种自我批判性的自责声音虽然不至于即刻引发更大的应激情绪,但是这种坏习惯会慢慢地吞噬掉自己的能量场。

走出焦虑风暴 小学一年级

因为,那些向内看的人有时只需要一个转变,一个有意思的回头。

日常生活中许多心烦意乱与焦灼感Z初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过度批判,这种自我批判性的自责声音虽然不至于即刻引发更大的应激情绪,但是这种坏习惯会慢慢地吞噬掉自己的能量场。

我们有必要先来感受一下借由正念觉察给我们带来的直接好处,它有助于停止妄念进一步的造作,以保护自己的能量场不被继续内耗。(关于正念觉察的更多内容,在此书的第四章中会详细讲解)

首先自然地坐在椅子上,两脚踏实着地,两手自然地放在椅子两边的扶手上,深呼吸几次,而后在心中轻声问自己:我到底在害怕什么?

这句话即刻引导个体展开一段心性内观之旅:

1. 以仁慈宽容且清明的态度看待此时此刻在心堂内浮现上来的每一个消极的念头或意象,温和地,既不执着也不抗拒当下所发生的一切。

2. 充分律动的感受这情识与念头在你体内造成什么样的觉受?感觉Z强烈的是在哪个部位?感觉是静止不动的?它究竟有多强烈呢?此时你的心是紧绷的还是开放的?慢慢地,你是否已经看到你想要抵抗它,远离它?

3. 一旦我们发现令我们不安的消极念头其实只是一种住在肉体上的“物理性觉受”而已,仅仅只是一股麻麻的、热热的风附着在我们拥有宽广内在空间的某个角落而已,我们发现它并不是那么难以忍受的。一旦我们熟悉了这种肉体觉受,胸膛里的慈悲心就会自然升起,而让整个挣扎的过程放松下来。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就有能力把自性中宽广的爱灌入这次正念觉察中。

4. 继续温和地、自然地关注在肉体对这股物理性能量的觉受上,慢慢地不知不觉间就有可能体会到一份深沉而具有高度扩展性的安详感与踏实感,你甚至已经洞见它只是一股吹过山头的夏风而已,对喜欢阳光的树林而言毫无杀伤力,反而是一种“养生”。

5. 现在,不妨继续让这份觉受漂浮在这宽广的觉性中。让所有原先令你感到“苦”的觉受都能在这宽广的心堂内任意地生起与消融,减弱与增强,移动与改变,你只需要安住在这清灵的自性太虚中。

同时,当你吸气的时候,谛听这份开放性并保持中道观(内观,平等观),什么也不做;然后吐气的时候体会这怀抱着你的心识的虚空广境,Z后,你仿佛拿着一把高压水枪,把自己的心堂所有的意象统统冲刷掉,充分感觉这份犹如雨后大地充满洁净的清新感。没有人知道你的这份安详的觉受是在今天晚上睡觉前还是在某个端起杯子喝水的瞬间,将会强有力的进一步倍增。

那些扰人的画面,唤醒了你内心深处对平和与爱的渴望,这个渴望在心灵蜕变之道上强力地引导着你。通过开放性的面对各种不愉悦的内在杂音,我们跟妄念坦诚相见时,就已经站在了美妙的重获新生和解脱的入口处。

如果我们只是一直在等待焦躁感何时结束,我们就找不到纯净且充满爱的当下,这个当下只有把自己交付给宇宙时才会展开。你开始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观察员。

现在,用同样的观察意识状态来观察你的念头,并让念头自然生起 你不再是思考者,你只是在观察产生的焦虑念头。往后,延伸到生活中,你将越来越深刻地体悟到,当任何一个忧虑念头或消极图像在意识里显现出来的时候,无须执着于它,或乐此不疲地陷入那个念头的圈套中。

作为一名优秀的“观察员”,要和你观察的对象保持一些距离,只要不偏不倚地觉知就行了,你将越来越深度地洞察到每个念头或图像都只是因为Z初的分别心与执着心从一种“虚无”的状态中生起,然后又消散到虚无之中。

接着,你若去探究那个静默,你将发现这个观察者也不是真实的“我”,而后“观察员”也消失了。

走出焦虑风暴 小学一年级

可练习,内在会有帮助

走出焦虑风暴 小学一年级

走出焦虑风暴 小学一年级

关注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