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人才资源
在211高校数量上,武汉7所,这个数字仅次于北京、上海、南京,碾压一线城市广州、深圳,成都则为5所。985高校,武汉与成都以2所的数量打个平手。
多年来,武汉就对外号称大学生数量超过一百万,居全球第一。虽然现在本专科生数量已被广州赶超。但比之于成都,还是具有明显优势。2015年末在蓉普通高校56所,在校学生75.6万人;武汉普通高校则达到82所,在校研究生11.27万人,在校本科及大专生95.68万人。如此庞大的高教资源和人才资源,让武汉引以为傲,也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后劲支撑。
当然,相较于一些城市抓破脑袋“引智”,武汉也存在着“留智”的烦恼。西部君有多位朋友都是在武汉求学,但毕业后留在武汉的却并不多。而事实上,拥有如此多的高校和大学生,未能很好留住人才,一直是武汉的遗憾。就在这几天,武汉方面就放出消息,为实现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的目标,将放宽大学生落户条件。
人才资源供给充分,对武汉的直接好处,在专利申请数量以及东湖高新区这些年所取得双创成绩方面,都有突出表现。但似乎对武汉的市井化一面和城市气质的改善,较为有限。西部君印象深刻的一点是,武汉的报馆数量在全国范围内都堪称前列,可其影响力和媒体的格局,却与其数量并不匹配。
从长远看,一旦武汉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提高,这一“先天优势”,必将转化为其它城市难以比拟的智力红利。
比交通通达度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地的称谓。凭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武汉的铁路客运量已跃居全国第一,成为国内铁路运输Z大中转站。高铁时代,武汉的赢家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
向北:2小时到河南省郑州市,3小时到河北省石家庄市,4小时到北京,5小时到山西省太原市。
向南:1个半小时到湖南省长沙市,4小时到广东省广州市,5小时到深圳。
向东:2个小时到安徽省合肥市,3小时到江苏省南京市、江西省南昌市,5小时到上海,山东省济南市,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
向西:5小时到陕西省西安市、贵州省贵阳市。
相较而言,整个四川境内,真正意义上的高铁,目前仍只有成渝线和成绵乐客运专线。成都五小时的铁路半径很多都还未出川。而武汉距离北上广一线城市的距离,都在一千公里左右。这一优势,不仅成都,也是国内多数城市难以抗衡的。
当然,交通方面,成都也不是毫无优势。在航空方面,2016年成都双流机场的旅客吞吐量,高居全国第四,武汉甚至已经被长沙赶超,位列第14位。另外,成都目前已开建天府国际机场,将成为全国第三个双机场城市。
虽然在航空时代,交通区位对一个城市的影响,不再如以往那么明显,但在整体上,武汉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交通通达度,较之于成都,明显高出一截。并且这一优势和差距,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仍很难通过交通条件的改善被完全抹灭。侧面也反映出武汉的非航空类交通发达导致航空并非往返武汉的第一选择,反过来因为成都的水路交通较差,相比来说飞机成为了Z具性价比的交通工具。
比财力
媒体统计,1990年至今,武汉与成都的GDP出现过六次排名的更替。近些年来,两市的GDP表现更是伯仲难分,咬得相当紧,一个项目之差就可能使得彼此的排位发生变化,两者差距几乎可以忽略。
收入方面,成都2015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税收收入800.1亿元,增长3.3%;武汉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231.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看起来武汉似乎领先成都一倍的规模。但别急,同等口径比较,地方一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武汉为1245.63亿元,增长12.0%,也就是说其实只领先成都不到一百亿。
不过在更能反映含金量的税收收入方面,武汉以1015.91亿元的总量和12.0%的增长率,在总量和增长速度上,都明显高于成都。
人均GDP方面,武汉由于比成都在常住人口上少了近四百万人,相当于减去了一个大城市的“人口包袱”,在同等规模的GDP总量基础上,优势得以体现出来:2015年武汉为10.2万元,成都则只有74273元。
武汉还有一个通常被忽视的优势是,作为全国少数几个没有辖县的省会城市之一,武汉在城镇化率和人均消费上,也都超出成都。
这一点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上也能够反映出来,2015年武汉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25.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高居榜首。相较而言,成都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只刚过7000亿,增长率也只有5.8%。
不过,随着成都天府新区获批,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成都的赶超不可忽视。2016年,成都的固投规模就已经超过武汉。
比产业
据统计公报,成都2015年三产业比例关系为3.5:43.7:52.8;武汉这一数字则为:3.3:45.7:51.0。
第一产业农业方面,两城大致相当。成都第三产业高于武汉,武汉第二产业强于成都。整体上,两者难分胜负。
2015年武汉11大工业行业中,有5个行业产值超千亿元,分别是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制造、装备制造、食品烟草和能源及环保业。
截至2014年底,成都的千亿规模产业只有3个,分别为电子信息、汽车、机械产业三大产业。
另外,武汉的百亿产值企业数量也高于成都。考虑到在人才资源方面的优势,武汉产业的发展也面临更多的机遇。
比地理条件
这一点相信答案很明显。武汉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位置,成都则偏西南一隅。一个为江汉平原,一个为四川盆地,前者的地理辐射范围明显大于后者。
坐拥大江大河,武汉的城市地理生态也相对更丰富。虽说武汉这些年经常为城市内涝的“看海模式”所诟病。不过反过来看,这正是武汉的地理优势所在。毕竟,作为特大城市,水资源状况往往决定了一座城市人口规模的承载量。
武汉市总面积为8596.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217.6平方公里。而成都市总面积为1212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仅700 多平方公里。有研究就指出,“相对于中国70%的城市,这是一个难以复制的条件。”(数据来源据2016年《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考虑到目前简阳已划归成都,这一数字目前应有变化,但武汉的水资源比成都丰富的结论,应仍成立)。
空气质量方面,武汉的优良天数也要略好于成都。并且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空气问题将成为成都发展的一大重要不确定因素。当然,整体气候方面,同在武汉和成都生活过的西部君认为,成都还是要好过作为四大火炉之一的武汉。
成都的优势在于长期正面的城市宣传,“天府之国”的称谓吸引了很多国际机构入驻,而武汉的“大县城”印象亟待改善。
本帖Z后由 格子衬衫的阿牛 于 2018-7-16 08:17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