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紧张、胆小、退缩、爱哭、不合群等性格障碍而头疼,发生在孩子身上的诸如“学习问题”、“动作笨拙”和“情绪暴躁”等问题,有着突出的家庭教育家长自身对感觉统合认识不足。而家长对感觉统合认识不足已经成为孩子早教的Z大误区,严重影响了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和谐发展。
误区一
教育孩子哪有那么多讲究,我们的父母从来没有管过我们,更没有说起“感觉统合”的名词,我们不也很好吗?
我们的父母所在的年代,教育孩子没提上议事日程,但并不等于他们没有实施家庭教育。时代不同了,环境不一样,对子女成长要求等等方面均有极大差异。在家长还是孩子的那个年代,跟当今孩子所处的时代是完全不同的。过去的孩子,往往兄弟姐妹多,而且活动空间广阔,学习压力不大,接受的信息量少。很多家长对他们童年时期的一些游戏活动还记忆犹新:钓鱼摸虾、跳房子、过家家、玩沙子、捉迷藏等,所以,他们实际上受到了很好的感觉统合训练。
所以,现在的孩子很容易患上“感觉统合失调”之类的现代病。家长应该转变旧有的教育观念,重视对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对已经出现感统失调的孩子,要及时进行治疗。
误区二
孩子爱玩不用怕,关键是你时刻不忘正确引导他。“玩商”高不等于贪玩。据调查研究,不会玩的孩子脑功能的开发会受到影响。
对儿童来说,玩就是工作,就是学习——这是由儿童身心特点所决定的。儿童通过一些玩耍活动,可以使身心处于积极状态,满足他们活动的需要;此外,孩子在玩中能体验到愉悦感,特别是表现自我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等积极情绪,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再次,孩子在与小伙伴一起玩的过程,能逐渐理解人,学会谦让、宽容、忍耐,学会合作,提高交往能力,促进社会性发展。
更重要的是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由于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加上眼看、耳听、动手、动脑,通过切身的感觉与体验,能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统合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误区三
母亲怀孕时情绪愉快,饮食营养跟的上,孩子长大了身体才好;同样的道理,孩子很多品质的养成也是以从小的锻炼和培养为基础的。脑科学研究表明,脑的发育过程中存在关键期内,孩子能够学得更好:在某些敏感阶段,能力的获得非常容易。据研究:孕产期6岁以前是感觉统合失调的Z佳预防期;0~3岁是促进感觉统合机能发展的关键期;7~10岁是感觉统合失调的Z佳治疗期;总之,孩子12岁以前是提高感觉统合能力的Z佳时期。
综上所述,家长应该重视小孩的脑发育,特别是感觉统合能力的培养,切不可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误区四
我们太忙,实在没有时间啊!
教育孩子并不是要你整天陪着孩子,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但如果经常抽些时间,与婴幼儿孩子玩玩游戏,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感觉统合失调问题。
有的家庭把孩子给老人们养育,这有利有弊。弊端在于老人们希望孩子乖巧、听话、稳稳当当不出格,因此不善于运用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长期处于老年人的生活氛围中,可能造成心理老年化;同时,老年人大都喜欢安静,外出和运动较少,不利于培养孩子开阔的胸怀和活泼宽容的性格。
因此,家长不可忽略自身引导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应尽可能抽出时间陪陪孩子。
误区五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让孩子多学点东西,以后才能立足社会。
这种看法的出发点没错。“想让孩子多学些东西”也是当代家长的共同愿望,但这是单方面看问题。如果立足于孩子的需要和身心特点,关注孩子和谐发展,着眼于孩子未来的幸福,这种看法就显得有些片面,不科学,不合理。儿童早期开发不仅局限于智力开发。会识字,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的智力提高,更不能说明孩子的能力。
误区六
我那孩子就那样,已经没法治了。
在我们的身边,常常可见到一些“调皮大王”、“小粗心”;他们有的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写字笔画或部首颠倒,阅读漏字或跳行,计算粗心;还有的做事磨蹭,语言发展迟缓......尽管老师对他们苦口婆心,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但无济于事,家长们也三天两头在耳边叮嘱,就是“木鱼敲勿醒”,收效甚微。
教育这样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建立信心。若对孩子失去信心,必将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巨大伤害。
Z后,对待这样的孩子不要恶声恶气,更不要动手打骂。专业人员鉴定后确认是感觉统合问题,家长就可以寻求帮助进行训练。要知道,这些孩子对应做的事情,“不是不愿做,而是做不到。”
误区七
感觉统合治疗师不是在治疗,而是在游戏。
感觉统合训练时功能性的治疗方法,因此有的称为“运动治疗法”。它必须依靠儿童亲身地投入。治疗师让儿童在创设的环境中尽情的玩,并保证一定的数量和时间才能收到效果,因此家长不必忧心忡忡,要有耐心帮助孩子,让他再玩的过程中提高感觉统合的能力。
误区八
孩子太笨,又不用心,不打骂不行!
很多父母有一种“很铁不成钢”的心态。家长如果对孩子身上持续出现一些感觉统合失调的现象,不理解其根本原因,就会觉得是孩子个性乖戾、顽劣、不服管教,从而采取粗暴手段对待,如呵斥、打骂等。前文中我们反复提到过,很多患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在完成家长和老师提出的要求,任务时,不是不愿去做,而是根本做不到。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如果采取粗暴手段对待孩子,总以为是孩子品行有问题,那么孩子不仅身上的毛病无法改掉,更可能造成性格扭曲,甚至仇视家长和老师。
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需要给予必要的矫正。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的障碍,药理是无效的必须通过合理的训练才能纠正。
6岁前为感觉统合失调的Z佳矫正期。因为有些问题在孩子幼年时也许不会表现出来,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障碍。与其他正常孩子相比,上学后就会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表现较差,让家长和老师非常操心,尤其是到13岁后就会形成问题。
电话预约可免费体验
感统+智力+心理
一对一专业测评
预约电话:82652818
汇杰教育
专注2-12岁儿童感统心理智力开发
汉口旗舰店:江岸区惠济路21号1-2层(湖北银行旁)
汉口研发技术部:解放公园路永成大厦四楼
联系我们:027-82652818 15377569203
官方网站:www.whhj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