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发了一贴,质疑买老破小学区房的投资方法,激起不少学区房投资者、中介以及望子成龙的家长的反对意见,辩论比较零散,本贴中将系统说明为什么买学区房是Z差的教育投资方式。
一、有学区房的学校为什么输给没有学区房的学校
没有学区房的学校包括私立、公参民、外校(公立)等等,其收费招生模式基本相似,那么全部以私立代称。有学区房的学校就是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公立学校,以公立代称。为什么现在有学区房的公立学校成绩节节败退,而私立越来越强,原因在哪里?
1.国家政策
为什么会有学区房?根源就在于公共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地域之间、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公共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而现在国家层面,目标政策是公立教育资源平均化均衡化,缩小不同区域之间公共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怎么缩小?在公共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只能相对减小城市公共教育投入,增大乡镇投入。比如要求现在的孩子早放学不补课,就是减轻城市教师负担(降成本),拉近城乡教育差距的方法。而城市内部,则开始实行分区划片来进行公共教育资源的平等。这对学区房就是打击,因为学区房就是建立在公共教育资源不平等的基础上。
对学区房打击更大的是另一项国家政策,就是私立民办的进入,这可以说是学区房的掘墓人。在国家公共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国家只保障九年制的基础教育,而如果想获得更好的教育,那么就是市场化的家长自费投资,也就是允许家长花钱买教育这项政策也是和国际接轨的。
2. 家长投资方式
家长的教育投资目前主要分两种,一是花钱进私立民办,每年出一定学费。另一种就是买学区房进公立好学校。为什么公立学校惨败给私立,原因就出在这两种投资方式上。
私立民办学校,家长出钱,学校拿钱,可以用来改善教学环境提升师资力量和教师待遇,也就是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实力,形成良性循环。
而投资学区房模式,高价买了学区房,获得了公立好学校的教育资源,转手高价卖出学区房,貌似是个好投资。但是,这个模式致命的漏洞出在哪里?
你花了几百万买学区房,而作为这个模式Z核心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任何利益。你买房的钱,没有一分进入公立教育系统,没有一分给对应学校改善教学能力,没有一分用于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然后,你还指望这个学校继续出成绩,才能让你的房子保值增值。这是不是一个大笑话?这是不是妄想天上掉馅饼?
也许在以前市场经济没有进入义务教育阶段的时候可以掉馅饼,但现在不行了,市场的力量会惩罚指望掉馅饼的模式。
顺便说一句,网上那些教师嫌改作业麻烦,要求家长改作业的事情,都发生在公立学校。没办法,你舍得出那么多钱买学区房,花点时间改改作业也很正常。
二、学区房不保值
学区房的价值,完全依赖于对应公立学校的成绩。目前的趋势已经很明显,公立学校无力和私立竞争,成绩差距越来越大,那么学区房必然是不保值的。过去十来年,有不少当年优秀的公立学校已经掉队了,同样有大量的学区房泯灭了。当一个公立学校连续几年名落孙山之后,周边的房东还好意思自称学区房吗?
未来十年内,私立民办学校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优秀教育资源从公立到私立的转移还将持续,学区房的价值必然进一步下跌。可能背靠政治资源的水果湖育才还能坚持一阵,但总体来看市场的力量是无法阻止的。
三、学区房不保底
有人说,买学区房就是保底的,进不了民办私立的时候作为备用的。
当你说出“保底”两个字的时候,其实你心里也很清楚这个学区房的含金量有多高了。一个用来保底的东西,值得花大价钱冒大风险买吗?不要说学区房无风险,在我看来未来风险Z大的就是学区房,特别是老破小学区房。
另外,学区房能不能保底了?初中,如果你成绩进不了私立学校,那么即使通过学区房进公立,估计也进不了公立火班吧,因为火班也是看成绩的。而优质公立普通班和普通学校也没什么区别。如果成绩好,公立火班不用对口也能进。
小学,在我看来,公立小学差别都不大,都是早下课早放学,成绩依赖课外培训。与其花大价钱买小学的所谓学区房,不如拿出买学区房的钱的零头,进私立小学,进不去就普通学校加课外培训。
目前的初中,优秀私立民办初中已经占据了很大的学生份额,小学未来几年肯定也和初中一样,进优质私立小学并不难。
四、结论
可以看出,目前的学区房含金量不足,未来在私立资本涌入的大潮下还会继续下跌。学区房既不保值,也不保底,相对于投资的资金量和风险来说,是性价比Z差、Z为愚蠢的教育投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