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海的女儿》,相信广大80、90后宝妈一点都不陌生吧!
小美人Z后变成泡沫的结局曾伤了多少人的心。
真正是美丽又残忍的童话啊!
科普时间
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原名为《小人鱼》,是世界上流传度Z广的童话故事之一。
大多数人应该都知道它的故事情节:海底公主小人鱼为了追求爱情与不死的灵魂,放弃了原本自由自在的生活、三百年长寿的生命,以及美妙的歌喉,让巫婆把自己鱼尾变成人腿。当这份爱情破灭无望时,她转身跳入海中,化成了泡沫。
这篇童话创作发表于1836-1837年。不同于格林童话直接取材于民间传说,《海的女儿》的文本是安徒生原创的,不过他也采用了很多现有元素,尤其是人鱼这种传说生物。从塞壬神话,到安徒生自己在1833年创作的诗剧《爱格纳特与人鱼》(一个女性人类与男性人鱼的故事),人鱼与人类之间跨种族的“禁忌之恋”在文学创作中并不罕见。
Z近这个流传了几百年的童话竟然上了热搜,
你一定很好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微博上一位博主就童话故事《海的女儿》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后,
随即就引发争议。
其实并不适合女孩子阅读:
主要观点:
1、没有人值得你付出自己的生命
2、就为了一个只见过一眼的男人,付出若干,换取这样的“爱情”是否值得?
3、公主嫁给王子,不该就这一种结局。
Z后,博主表示:老母亲真的不容易啊。
这条微博一发出来就引发了热议,评论转发均过万,网友也为此吵翻。
反对方认为:
孩子的世界观是单纯的,父母不要把成人视角强加给孩子。
赞同方则认为:
孩子的三观尚未形成,帮助他们做选择是家长需要做的一件事。
更有网友科普:其实Z后的结局并不是个悲剧,
在西方文化里,化成泡沫代表的是永生。
还有很中立的网友表示:
童话有美好、也有不好的一面,没必要一刀切,
读完和小朋友交流、沟通,引导才是Z重要。
其实,小编倒是比较同意下面这种说法:
毕竟有些童话确实不适合孩子看,立意连成人可能都理解不了。
你瞧,随着女权主义的浪潮,迪士尼的女主角设定也与时俱进了不少!
其创作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距离原著出版百年,女权主义迎来了第三次浪潮。
这个角色设定也与原著有所不同。
首先,小人鱼被取名为Ariel。
在安徒生笔下,小人鱼“皮肤又光又嫩,像玫瑰的花瓣,她的眼睛是蔚蓝色的,像Z深的湖水”。她满心好奇与想法,安静而孤独,显得有些不合群的奇怪。
而迪斯尼则塑造了一个更加开朗欢快女主角。
影评人评价她为:
“足智多谋,思想独立,甚至任性、贪得无厌,充满活力的年轻女性”。
情节方面,动画电影也对原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悲剧转变成俗套的大团圆结局:
Ariel在父亲和王子的帮助下,打败了代表邪恶的女巫,和王子喜结连理。
虽然这一安排反而让故事在性别结构中回归传统,略显窘迫。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动画中,小人鱼为了变成人类去拜访女巫时,女巫唱了《poor unfortunate souls(可怜不幸的灵魂)》。
这首歌,歌中对小人鱼失去声音一事展开了另一种解读:
“那里的男人们不喜欢多嘴的人
他们讨厌长舌妇
在陆地上,不说话的女人更受欢迎
而且,亲爱的,整天说些孩子话有什么用?……
唯有保持沉默才能赢得男人的心”
这是女巫教给Ariel关于人类社会的性别意识,
也就是“女人不需要与男人交谈,用身体语言更好”。
当然,联系原著情节不难发现这是反讽:
一段缺乏沟通的关系是注定失败的。
孩童时接触《海的女儿》,
也许只懵懵懂懂地记得,这是个不求回报的悲伤的爱情故事,
也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世事不会尽如人意,
童话的结局并不总是皆大欢喜;
长大后重读《海的女儿》,
可能会欣赏小人鱼的好奇心与思考能力,
理解她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蠢蠢欲动,
为她鼓起勇气出走、坚定追寻目标而叫好,
又为她在善恶爱恨之间的抉择而感动。
《海的女儿》有阅读价值吗?
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角度。
小人鱼对现在的小女孩是否有积极影响?
这类争议在国内外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作为家长,你又是怎么看这件事?
你会让孩子读这类童话吗?#
欢迎跟帖交流!
本帖Z后由 得意妈宝咖 于 2019-03-28 14:59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