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民间有一种手艺人,称之为(锡匠)。那时国家基本无工业可言。部分日用器皿如:烛台,烧水壶,酒壶,酒盏和盛饭碗等等。一般殷实人家,多用锡来制作,大部分都是作为嫁女之陪嫁品,由此就有锡匠一职业。
那时黄冈经济不如徽州,徽州包括今天江西浮梁,婺源及今天之黄山市。 正月十五过完,师傅就带徒弟,挑着货担也就是工具而已,向东出发了。这一去三年五载后才回老家一次,部分人甚至就不回家,在徽州各地娶妻生子扎根当地。
这师徒二人一路向东行,沿途也就走村串寨。沿途帮人加工或修补锡制器皿,一般是吃住在东家,做完赶下一站,如此一路下来,终点一般在屯溪(今黄山市区)。
在长时间的相处间,师徒二人关系融洽,心灵相同。一般事情在挤眼皱眉间,便相互心领神会。
这锡制品,因为锡的熔点低,质地较软,容易加工成多种造型,颜色接近银,成品亦银光闪闪,煞是好看,彰显富贵。
当时殷实人家,家里都有锡条,只需请锡匠加工,付加工费即可。那么如此一来,匠人收入只有手工费,只够糊口而已。
锡条需要熔化后倒入模板,变成一定尺寸锡片,类似今天的白铁皮。一般这一过程都在主人的监督下完成,毕竟锡在当时属于贵重金属。
熔锡需要炉子烧劈柴,炉边就杂乱的摆放着加热用的劈柴。在锡熔化后,往模板倒的过程中,师傅就在不经意间,洒漏部分锡液到劈柴上,锡液很快就渗入到劈柴里。这一切都是在主人没注意的情况下完成。稍等片刻,待锡液冷却凝固后。这时师傅就对徒弟挤眼,然后就找一理由大骂徒弟,假装要打徒弟。徒弟心领神会,顶几句嘴,然后就往外跑。这时师傅操起灌满锡液的劈柴,顺势砸向徒弟。徒弟回头捡起劈柴继续跑,边跑边顶嘴。
傍晚在下一村落师徒二人,再次碰面。天明继续着上一次的过程,如此循环往复,到了目的地之后,手头就积攒了不少锡块。有了一定量的锡块后,就可置业 可娶妻生子。
以上所说都是听一逝世多年的长辈所讲,他当年就是一锡匠。当年我年少,听完只当故事,一笑而过。如今忆起此事,觉得在当时国难当头的情况下 ,这应是市井众生相。没有富强之国家 ,就只能是尔虞我诈,任外敌之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