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可以观察到,零售商业发展趋势向“大”“小”“无人化”三个维度发展:
大的维度,百货向大型百货商场发展,添加了餐饮等体验型业态,超市向综合型超市过渡,以大型超市作为主力店、顺便招商各类配套及服务型业态成为一个综合体,新建的购物中心体量动辄一二十万平米甚至更高,商业综合体已成为市民日常消费出行的首选地。
小的维度,街头专卖店的数量开始减少,街边商业的业态开始向通讯、药店、饮品、便民服务方面集中,比如在上海,星巴克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600家,各类奶茶店更是数不胜数,街头的便利型小超市越来越多,来自海外和本土的品牌在各个城市抢占布点。
无人化维度,互联网巨头也开始研究并实际应用无人售货商店的技术,2018年1月22日,亚马逊的AMAZON GO正式面向公众营业,国内的阿里和京东也已经有了相应的商业产品雏形,并开始用技术去改造街边的传统小商店。图书领域也有相关的无人化应用开始出现,比如无人图书馆和无人售书机,但目前不是市场上的主流应用。
书店作为零售商业的一个独立形态,在大、小、无人化的三个维度,也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各种空间内,各种空间也以图书和其他业态进行组合搭配来凸显自己的文化属性。随着实体书店回暖潮而来的是很多新型书店不断进入零售市场,而还在营业的实体书店也忙着找新的方向或者正在进行调整。当然,从经营的角度看,不是后来者就有后发优势,其实是各有各的烦恼,零售书店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所面对的核心问题还是是否能够实现盈利,以及与之匹配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模式,否则就是“镜花水月”。
书店的开设和运营虽然看上去不是很复杂,但是能够找到各类资源、把各类资源调配到位,创造出很好的经营业绩,实现盈利并保持盈利的持续,这是一件非常复杂而且仍然需要值得探索的工作。目前在书店行业内,缺的不是书业的运营人才和营销人才,Z缺乏的是商业人才,具备商业思维、同时又能够理解图书在书店或文化行业内进行运营的人才。因为,书店的非书业务,需要懂得书店业务以及商业零售的人才去研究并实施。
即使在当下,政策和舆论环境处于近年来Z好的时期,书店仍然面临着现实的生存压力,众多事实也表明,相当多的零售书店靠卖书和搞活动是生存不下去的,很多知名零售书店对盈利模式也是讳莫如深。因此,在大多数面临现实生存压力的书店中,非书业务的地位开始凸显,从Z初悄无声息地进入书店作为书店的配套,到现在开始强势的发声,力图成为书店盈利的重要支撑板块。
在非书业务方面,民营书店的探索路径与国有书店不太相同。民营书店经历了比国有书店更艰难的时间段,在租金和人力成本的压力下,民营书店更早地把目光从图书转向非书业务。如先锋书店很早就自己研发文创产品,以明信片为代表的各类文创品受到大学生及广大年轻人的喜爱。现在,绝大多数书店都有咖啡、茶饮提供,一般的书店至少都会提供诸如笔记本等兼具文具和文创产品的售卖。方所广州店在2011年开业时,其中提供的创意类型产品就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从选品引进到自己研发。
国有书店的实体店面一般都是自有的,但零售业务在书店业务的重要性排序上低于教材教辅,很多实体店面产生的效益有限甚至没有效益,或者产生的效益不直接来自于图书,那么书店对店面的运营不会放在重要的位置。当下,在全民阅读推广的大潮中,国有书店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考核要求国有书店必须将实体门店摆在重要的位置。因此,各个国有书店在上级集团的部署下展开了广泛的转型升级。转型升级,可以把这个词拆开来理解:转型的是经营思维和经营内容,升级的是消费人群和消费空间。这其中的每个点都可以直接聚焦到非书业务上,或者说非书业务的呈现及成效在书店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已经成为关键性要素之一。
与传统的商业零售企业顺应市场的不断变革相比,总体感觉中国大陆的实体书店在对待非书业务时羞羞答答,零售商业意识不强,强调人群匹配、强调业态互补、强调空间融合等等,这些观点都正确,但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书店以什么样的心态和资源准备来对待非书业务。心态决定非书业务在书店内的定位和地位,而资源准备决定着推进是否顺利,与传统的图书零售业务相比较,书店非书业务的实施更需要谋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