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许多家庭也终于迎来了家里的第二个小生命,有些家庭还没来得及完全感受二宝到来的惊喜,却先收获了来自大宝的“惊吓”!
原来乖巧可爱的大宝儿突然变得暴躁易怒,动辄嚎啕大哭;原本活泼好动的老大突然沉默寡言,闷闷不乐;更有甚者有的大宝儿对二宝儿产生了攻击行为,趁着父母不在偷偷欺负二宝儿。这些现象无一不让二胎家庭的父母头疼,看着别人家老大疼老二,老二爱老大,明明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怎么到自己这儿就剪不断理还乱了呢?
那么二胎家庭的孩子到底要怎么养育呢,小槿妈邀您一起来探讨。
1.你Z重要
二宝驾临,全家围着二宝转,往往容易忽略了大宝。这时不论大宝多大,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有失落感。从独生子女突然变成了哥哥姐姐,他们还没来得及在心理上完成转换,原本独一份的宠爱却被那个素未谋面的小娃娃抢走一半甚至更多,想想都委屈。原来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已经形成,却突然间开始在各种日常中磨磨蹭蹭;已经脱掉纸尿裤很久的小哥哥,突然就开始尿裤子、尿床了;动辄就开始发脾气或者哭闹不止。此时大宝儿做的这些看似无常的事情,其实就是求关注,大人的注意力转移孩子看的一清二楚,他需要确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每个二胎家庭里,父母的爱,就是大宝与二宝之间的天平。父母爱得平衡,孩子相处才能和谐融洽。而保持平衡的小秘诀就是适当“偏心”大宝,对大宝的关注、关爱不因二宝而减少或转移。让大宝知道,你是爸爸妈妈的第一个孩子,你Z重要,爸爸妈妈Z爱你,小宝宝也爱你。满足孩子在内心需要被肯定、认同的心理需求,从而给到孩子安全感,心理营养充足的孩子天生就有爱的能力。保持大宝内心平定有爱,有利于二宝的健康成长,也会让家庭更加温馨美好!
2.分开陪伴
经常看到许多二胎妈妈带着二宝陪大宝上补习班,带着大宝陪二宝上兴趣班,还美其名曰时间不浪费,两个孩子都得到了陪伴,可是这样真的好吗?看似两个娃都得到了陪伴,可是这种陪伴的质量到底有多少?很多家长抱怨没时间,两个娃一起陪了,省事儿!那么孩子真的需要这样的陪伴吗?陪伴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是否专心。精心的陪伴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开陪伴不是说任何时候都把孩子分开来带,而是每周有固定的时间让爸爸妈妈来陪伴一个孩子。
“妈妈今天特意留出时间来陪你读你Z喜欢的漫画书,让爸爸带哥哥去补习班了。”
“爸爸今天不带妹妹,我们一起去踢球怎么样?”
看似平常的陪伴,却能Z大限度的满足孩子内心“我Z重要”的心理需求。混合陪伴,看似充分利用时间,可是在陪伴质量上难免因为孩子年龄、性别、性格的差异而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出现二宝争宠的现象。每周有固定的分开陪伴的时间,既能满足孩子真正的陪伴需
要;又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父母的Z重要感,满足他的心理需求;还能避免孩子因为争宠引发的不必要的摩擦,促进家庭和谐,真是一举多得!
3.正向沟通
孩子多了,难免会对比。独生子女的时候,是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两个孩子了,经常就是孩子之间相互比。
“你怎么这么调皮,你看看你姐姐多听话!”
“你的字写得歪七扭八的,亏你还是个哥哥,连你妹妹都不如!”
看似平常的话语,可能无形中伤害了两个孩子。被骂的孩子被伤害了自尊,甚至会怀疑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更爱姐姐或妹妹,从而内心恐慌,慢慢的学会了看大人脸色,逐渐变得敏感、多疑、不自信;更有甚者可能会产生报复行为,私下趁父母不注意的时候伤害同胞,因为都是他抢走了爸爸妈妈的爱。孩子已经在很努力的成长了,为什么还要被这些暴力的语言伤害呢!
在跟孩子的沟通上,父母们不要把孩子拿来作比较,尽量采用正向的沟通模式,多给孩子树榜样。
“姐姐的字写得很工整,妈妈相信你通过认真练习,可以写得和姐姐一样好!”
“哥哥长得高,如果你能好好吃饭、坚持锻炼,爸爸相信你长到哥哥这么大的时候,会和哥哥一样高,说不定会比哥哥还要高哟!”
4.自己解决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必不可少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父母过多的干预,不仅会影响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更可能让孩子间矛盾升级恶化。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即使没有偏帮,但是在孩子的内心还是会有情绪存在,甚至猜测父母偏心。与其制止孩子的矛盾,不如让孩子在矛盾和纠纷中,自己解决问题。相信,终有一天,他们会找到彼此的相处之道。
不论是二胎家庭或者独生子女家庭,都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场修行,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能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才能跟子女更融洽、更智慧的相处!家庭教育,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