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此时我爸爸的好朋友来找我爸爸,楼道上路过我的时候说:楼下那个是你朋友吗?她是个会计吗?
好神奇,竟然是对的。
爸爸这位好朋友是第一次见我的好朋友,连话都没说,就是看了一眼的功夫。
他本人是个生意人,纵横商界数十年。
我猜想他对人有敏锐的判断,因为他见过的人不仅多,而且往往还需要依靠对人的判断来把控风险。
我很好奇为什么我爸爸的朋友能猜对我好朋友的身份,玩回家以后,我爸爸说,他的这位朋友看我好朋友中规中矩,还有点小精明的样子,又顺便猜到了她学历一般。
类似的“神奇”也在我身上发生过,当然我也听过很多人在我面前吹嘘自己很厉害,猜对了别人的职业。
在我看来,这类甚至接近神秘“相术”的观人术,是经验累积的大数据归纳而已。
2
我们的社会角色会定义我们。
所谓的社会角色就是一个人在给定情景或者小组发挥作用时,人们期待他做出的一套由社会界定的行为模式。
这种行为模式是固化的,因为只要你身处某一种社会规范,就必然要从众于社会期望。
有一个效应叫阿施效应,也就是人们有时候会由于希望得到别人的喜欢、接受和支持而从众。
阿施创设了一些情景,要求参与者在客观事实绝对清晰的条件下做出判断,但小组其他人员都报告说他们看到了不同的事实。
他引导男性大学生,让他们相信在做简单的视知觉研究。给他们看的卡片上有三条长短不一的线条,要求他们指出其中哪条线与标准线一样长,线条的长短差异足够明显,但是被实验者是安排在Z后一个回答,前面的人员故意在18次里说错12次,大约四分之一的人没有从众,其他50%~80%的被试至少一度从众于大多数人的错误估计,三分之一的被试有半数或更多的判断都屈从于多数人的错误判断。
也就是说,不管愿不愿意,不管我们是不是把自己推到了如此经典的实验环境中,我们的从众性是被固化的。
就好像,教师身份的人,身上似乎能闻出书香。
可是公立教育体系的老师和社会上一些私立学校的老师,又会有不一样的气质。
公立体系的老师更谨慎一些,书卷气很浓,有一点点呆板,并且会焦虑值更高一些。
社会上见人都叫“老师”那种情况,你能看到老师们眼中是会放一些爱钱的金光的,书卷气更多像是一种精英气质,而不是你会感觉他经常与书卷为伍的那种气质。
两种老师的压力来源不一样,公立体系的老师们压力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升学率等等问题,他们经济收入是能保证的,多点少点而已,安于现状也能活下去,并且接触孩子多,孩子们也相对单纯,老师们也有单纯和理想化。
社会上的老师主要是生存问题,不去争取,不去证明自己是很强的精英就可能会饿肚子,接触的人也相对杂,所以会更加凌厉一些。
3
说一件有趣的事。
我有些时候接孩子,会忘记拿孩子的接送卡。
正常情况下,忘记拿接送卡要在门口排队签字,但是有时候排队太长,签字的时间也够回去重新拿了卡再来了。
有几次我遇到同班的其他家长,不同职业的家长做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家长是教师的建议我守在门口签字。
家长是公务员的建议我大摇大摆走进去。
有一位从商的家长把她的接送卡拿出来,接送卡的壳子给我,里面的纸片她拿着,我们两个一起大摇大摆走进去。
原因就不细究了,但可以看到的是,不同的职业的确带给人不一样的思维模式。
见过一线工作十多年的人,一朝进入管理层,会凭着很强的处事能力更受欢迎。
在中层以上管理层的人,有一些是凭学历或者是中规中矩的职业经历直接上去的,没有在一线工作的实际经历。
一线工作的特点是接触的人杂,并且处理的事务多,是能带来很多实际处理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的。
加上一线员工的上升渠道相对来说少,比较精英的才能进管理层,这样的对比下,一线工作过的人会显得更有实际工作能力一些。
一般来讲,帮我们拉出差距的,正是处在这个职业中又有非常不一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4
人的思维很容易固化。
这是因为,固化以后,我们处理问题会相对方便很多。
警官太温和那肯定是唬不住人的,本来就是***的暴力机构,承担的就是这么个角色。
教师对学生们为什么不交作业的归因一般就是简单直接的,因为再多的解释都是借口,“我昨天生病没做”和“作业掉到了下水道里”,在老师看来,没有什么很大的不同。
但是做父母这个角色里,如果选择吓唬孩子和不听孩子解释,那么不会太久孩子就会放弃和父母沟通了。
于是,我们就有了摆脱固化思维的需要。
5
简单来说就是碰撞,去和不同的人碰撞,碰撞出自己。
和自己共同服务于同样的社会规范的人,是自己Z好的参照。
我们当然不会和其他人一样,但是身处一个规范中,往往不得不和别人有几乎相似的思维模式。
譬如说,同级别有同级别的压力,不同级别有不同级别的欺凌。
但是不同的职业中压力的核心又不一样。
还是以教师为例,教师会争课时和受重视程度,公立学校的老师更加容易计较被安排带了特别不好带的班级。
一些编制比较固定的职业,睁眼能望到退休的那种,更多压力是人际压力,有时候会争和**的关系。
企业中,争的当然就是业绩的计算方式。
因此,去看看同环境中其他人的思维模式,大概就能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思维习惯。
第二,接触不同的人。
只看自己当然看不出来自己和别人的不同,因此要去接触别人。
举个例子,昨天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在办公室抽烟,有孕妇等女性在同办公室,劝说无果,该怎么办?
我自己是有成功斗争的经验,看到题目的一秒钟,心里已经想了先发制人理论、二难命题和博弈论,盘算着怎么一步一步斗争到位,起始方法就是微信群里发长消息讲清利弊。
我问了我当医生的朋友,她说,没办法,这怎么办?自己换地方呆着呗。
我问了我在企业工作的朋友,他会跟**说:某某**,要不我们休息一下?大家出去透透气。
问到了我一个当**的朋友,他说,给他打开窗子啊。
这个过程中,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但是每个人又都相当有特点。
我是会斗争的,我需要大家重视规则,也很讨厌捆绑型的人际关系,结果是我自己有自由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
我当医生的朋友,工作关系相当紧密和长久,一般来讲是没有机会逃出这种关系的,那还不如忍一忍。
我企业工作的朋友,他不要在这个企业中一辈子,随时可以走人,当然就以解决问题为先,没必要给**面子。
而当**的朋友,他本身处在这样的位置上,他的处理方法,既给了**面子,又实际上解决了问题,并且看起来还有后手。
多去接触不同人,不同人能带来不一样的思路,实际上也可以冲破固化的思维习惯。
第三,多实践。
很多人都是在大脑中做事情,想着想着事情就“解决”了。
其实事情没有那么好解决,当然也不会那么不好解决,中间这个量正好是可以用实践来求证的。
我们需要以我们的对象来实践自己的思维,辩证的思想去处理难题,慢慢会摸索出对不同的对象适合的方式。
夸多的人需要偶尔打压一下,打压多的人是不是用夸奖就能切实有效呢?
这些只能在实践中去理解啊,一来二去就会获得更多的思路,从而摆脱固化的思维方式。
6
诗人约翰·唐纳(John Donne)写过:
人不是海岛,不完全是自己;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