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总有很多第一次,让爸妈们惊喜万分,比如长第一颗牙齿。 宝宝的第一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一样是至关重要的。乳牙能够帮助宝宝学习咀嚼和正确地发音,更为重要的是,乳牙在牙槽骨上为恒牙的萌出预留了位置。 家长们知道吗?在宝宝出生前,其实20颗乳牙就已经开始在牙槽骨内慢慢形成了。第一个乳牙通常是在宝宝六个月前后开始长出来。
而到了两岁至两岁半左右,所有的乳牙都会全部萌出,有的孩子会偏晚一些,但大部分孩子到3岁能把20颗乳牙出齐。
出牙是一个简单而温和的过程,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就像长指甲或头发那样正常。
多数宝宝出牙无特殊反应,但也有少数会出现低热、暂时性流涎、烦躁、睡眠不安等症状。
宝宝的牙齿生长的情况好坏,不仅会影响到面部的美观,还会影响到他们的生长发育,因此,做好宝宝出牙前后的家庭护理,保证宝宝的牙齿健康极为重要。
保持口腔清洁
在宝宝的牙齿即将要萌出之前,家长一定要注意确保宝宝的口腔清洁卫生。
方法很简单,每次喂食后,将宝宝抱住,让其头稍微后仰,然后指套牙刷,轻轻的按摩宝宝的牙龈,有助于建立健康的口腔生态环境,更有助于宝宝牙齿的萌出。
等宝宝长出牙后,就要帮他清洁牙齿——牙齿的里面、外面、咬合面要依次清洁干净,以有效清除牙齿及牙龈处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卫生,为预防龋齿打好基础。
进行牙床锻炼
快出牙的宝宝会出现经常性流涎、牙肉痒、抓什么咬什么的现象。
这时,可以使用由硅胶制成的牙齿训练器,让宝宝放在口中咀嚼,以锻炼宝宝的颌骨和牙床,使牙齿萌出后排列整齐。
也可以买软硬度适中的婴儿磨牙饼干,让宝宝放在口中咀嚼,不仅可以缓解宝宝出牙不适,还可以锻炼宝宝颌骨和牙床,提高牙齿的坚固性,促进牙齿健康萌出。
但家长需要注意选择质量好、易于宝宝抓我的产品。同时需要多关注孩子,这个期间切勿让宝宝随便拿东西放进嘴巴,尤其是容易发生误吞而引发窒息的小物件。
加强营养供给
健康的牙齿与蛋白质、钙、磷、氟、维生素等营养素密切相关。当宝宝体内的蛋白质摄入不足时,就会造成牙齿萌出时间延迟。
除此之外,体内充足的钙磷氟等营养物质,则有助于宝宝牙齿的钙化,充足的营养素不仅是孩子全身发育的所需,对牙齿的发育也极为重要。
所以,家长要注意宝宝平时的均衡饮食,给宝宝补充丰富的营养素,同时也要让宝宝适当的晒晒太阳,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促进体内钙质吸收,以保证宝宝乳牙的正常生长。
防治不良反应
发热:
宝宝出牙时,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烧,一般都是因为宝宝在啃咬东西时导致牙龈红肿磨破,加上宝宝自身免疫力较弱,这就容易出现口腔感染和消化道感染,进而导致发热。
如果体温不超过38°c,且精神好、食欲旺盛,就无需特殊处理,多给宝宝喝些开水就行了。
但如果体温超过38.5°c,并伴有烦躁哭闹、拒奶等现象,则应及时就诊,请医生检查看是否合并其他感染。
腹泻:
当宝宝出牙的时候,宝宝体内来源于妈妈的抗体会慢慢逐渐消失。同时因为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因为辅食添加等饮食习惯的改变而引起腹泻。
当宝宝大便次数增多、但水分不多时,应暂时停止给宝宝添加其他辅食,以粥,细、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为主,并注意餐具的消毒。
若次数每天多于10次、且水分较多时,应及时就医。
流涎(俗称流口水):
宝宝在萌牙期会流口水,相信很多家长都不陌生,但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
其实是因为牙齿在萌出的过程中会刺激到牙龈的神经末梢,增加唾液的分泌。尤其是在宝宝入睡后,吞咽减慢,流口水的现象就会更加明显。
建议家长要用软棉布围好或及时擦干流出来的唾液,以免出现口角皮肤糜烂等情况。
另外就是宝宝的上衣、枕头、被褥等都容易被口水污染,要勤洗勤晒,以免滋生细菌。
烦躁:
当出牙前的宝宝出现啼哭、烦躁不安等症状时,一般只要给以磨牙饼让宝宝咬并转移其注意力,通常会安静下来。
需要注意的是,佝偻病、克汀病、营养不良等都可引起出牙延迟,牙质欠佳。
Z后,如果想宝宝有一副漂亮健康的牙齿,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到满1岁之间,到宝宝看第一次牙医,并定期复诊、追踪,以便及时获得专业的指导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