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概念,叫做高质量的陪伴,每天都有高质量的陪伴可谓好处多多,可以增强亲子感情,还会让宝宝变得更聪明,更有安全感。
关于如何高质量的陪伴孩子,一开始是想立意写写,陪伴孩子是一件快乐而有趣的事情。提纲都列好了有木有。
憋了好几个月,向来话唠,居然词——穷——了——
妈蛋,这就是传说中的装叉失败吧!
好吧,我要无奈的承认,陪孩子玩,尤其是高质量的陪玩儿,一点都不轻松有趣,而且正相反,又累又无聊!谁陪过谁知道啊!不开电视不看手机,专心致志的陪娃玩,那真是智力体力和耐力的全方位立体化的考验啊!
有人说没有啊,我家娃很乖,陪起来很轻松滴!
如果你居然不觉得累,对不起,你那个不叫陪伴,那个仅仅只能叫做陪着!娃在自己娱乐自己,和你没关系。
那么“陪伴”和“陪着”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就是,有没有互动:你有没有及时回应孩子的注视?有没有认真的回答孩子的问话?有没有专注的参与和孩子的游戏?
如果要再标准化一下,那就是看孩子脸上有没有笑容。如果你有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孩子一定会感到非常快乐的。
看过一本书上说,每天专心陪孩子玩一个小时,就足够他的心灵营养。
这个标准看起来容易,要每天达到标准,还真是一件需要毅力的事儿啊!
首先,你需要不停变花样儿啊!3-5岁的孩子,专注的时间大概只有5分钟左右,如果更小的孩子,基本上一两分钟之后,他就已经厌烦了,需要不停的变化新的活动。有时候真是智慧枯竭啊!满屋子玩具都玩过了,儿歌也唱一遍了,能想到的游戏也玩一遍了,肿么才过去半个多小时?!孩子你是有让时间变慢的超能力吧!
其次,真的无聊到爆啊!你试过给孩子读同一本书读五遍以上,还要维持绘声绘色的语气和热情吗?你试过玩10次捉迷藏,孩子永远躲在一个地方,你还得装出“终于找到你了”的样子吗?你试过听着孩子唱了20遍同样的歌,你还得依然露出一副脑残粉的表情,还要强烈要求他返场吗?高质量陪娃玩上一个小时,感觉智商都被拉低了几个点啊!好怀念成人世界有木有!?
Z后,体力跟不上啊!我发现孩子Z喜欢的游戏都是耗体力的游戏,说白了就是疯和闹,譬如说,举高高啦!骑大马啦!追着跑啦!陪着听音乐跳舞啦!曾经有个朋友教我一个游戏,就是用被单把孩子缠起来,然后抓住被子两角一抖,让孩子滚出来。天啊,孩子们爱死了,完全停不下来啊,当晚俺的胳膊就痛得睡不着……陪玩是个体力活儿啊有木有!
如果你陪娃玩了一个小时,有一种要虚脱累瘫的感觉,那就没错了,高质量陪伴的感觉就是如此酸爽!
既然这么艰难的事情,要如何坚持下去啊?我这里支几招哈:
一、动静结合
高质量的陪伴不光是只有疯啊闹啊一种形式,如果你和娃疯累了,可以转成相对比较静态的陪伴,可以陪孩子念本书,唱个儿歌,让他在纸上乱涂一下,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和手指的这种活动,让身体休息一下。
当然,如果你娃看起来很无聊,不想玩玩具也不想看书却黏在你身上烦躁不安的样子,那不妨和他疯闹一下,发泄掉他多余的精力,过后他会安静很多。
二、量化你的陪伴
高质量陪伴是如此高强度的体力活儿,是不可能持续太久的,连续超过一个小时都不太人道。持续一天不但不现实,对孩子发展也没好处,孩子需要有一些独处的时间,培养自己玩耍的能力。
所以,你可以量化自己的高质量陪伴时间,给自己计划固定的陪伴小任务,譬如,每天读10分钟的书,唱儿歌10分钟,做游戏20分钟,和孩子边散步边说话20分钟,陪孩子玩玩具15分钟。
这样分割成小任务,感觉就没那么难以完成了。
一天之中,总共做到有一到两个小时专心致志的陪伴就足够了,其他时间,你是可以分心偷懒养精蓄锐的,可以边应付娃儿边做家务,或者给娃吃个零食,你在旁边放空一下,没有问题。
三、形成日程习惯
你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作息时间,把陪伴的小任务充分安排到每天固定的时间里,形成固定的日程习惯,譬如读书时间,可以安排在睡前程序里,做游戏时间,可以安排在饭后半小时,散步时间,可以安排在午睡之前,等等。技巧是,在孩子比较累的时候多陪伴他,吃饱睡好心情好的时候,可以鼓励孩子自己玩一会儿。
如果能做到这样的细化,孩子每天也会很有安全感,他会知道每天什么时间,妈妈会全心全意的陪我,在你不能全心陪伴的时间,也不会太缠人。
当日程成为习惯,会推着你不知不觉得去做,你的身体也会适应,完全不会觉得有多累。就像很多非常勤奋的人,他们其实并没有付出什么毅力,只是习惯每天在固定时间做该做的事而已。
其实,高质量的陪伴并不是很多人想的那样,是以孩子为中心,全程待命,不停的迎合孩子的各种需求。这种想法不现实,也会把父母的耐心和体力拖垮。高质量的陪伴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把陪伴浓缩得质量很高,其余的时间,引导和鼓励孩子自己玩耍,教会孩子等待,和孩子共享时间。
希望每个孩子每天都有一段和父母共度的欢乐时光。
也希望每个妈妈都能轻松应对“陪玩”这个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