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里感恩节聚餐,给每个小朋友分配了任务。儿子的任务是:用电烤锅烤一烤半成品的火鸡腿肉(由我协助他)。
头天晚上,我就提醒他我们的任务是什么。
第二天到现场后,我邀请儿子一起去干活。他坐在另一个屋看书,没有动。
我想:那我就自己去烤,他不想干就不勉强他吧。
过一会儿,我正在忙着,儿子走过来了,只见他两只手插在口袋里,四处走动,一副很悠闲的的样子,看着大家干活。
我放眼望去,每个小朋友都在忙着做自己的事:切水果的、拌沙拉的、烤蛋糕的、煮鸡蛋的……
我看了儿子一眼,又一次邀请他一起来干活。他还是没动,还跟他旁边的一个小朋友说说笑笑。
这时候,有几个女孩子主动过来帮我拿调料、拿配菜。我第三次邀请儿子一起加入,他还是没动,并且在我正忙的时候,想过来拿我口袋里的手机。
这时候,我说了一句略带威胁的话:“今天你可以试试看,能不能就这样拿走手机”(语气严厉,目光如炬)。他马上把手缩回去了。
帮忙的女孩不停地说:“火鸡腿好香啊,好想尝一块。”
虽然知道我们的规矩是等所有食物准备好,大家一起开吃,不然场面会很混乱。但听她们这么一说我有些心软。就悄悄跟她们三个女孩说:“你们劳动了这么久,可以开个‘小灶’吧,但是咱们要低调一点,不能让其他人看见。”
儿子在旁边听见了,但他没有主动要求给他来一块,我也没主动给。等所有事情都忙好了,大家已经动手开吃了,我找不到他人了。
打电话给他,他说自己一直在门外面。我走到外面去找到他。问:“你怎么了?已经开始吃了。”
儿子:“不吃了,不饿!”(看得出他有很大的情绪)
我:“怎么会不饿,这都中午12点了,你不是Z爱吃火鸡腿吗?”
儿子:“你不是说她们都参加劳动了,就有资格先吃吗?”
说着说着还很委屈的掉眼泪。
我劝他:“刚才我是这么说过,你也没说要吃啊,现在可以吃了呀。”
他坚持说不吃。
我:“紧接着到上小提琴课上课时间了,你要是确定不吃饭我们就去回去拿小提琴上课去了。”
儿子铁了心不吃。
两个人都没吃饭,一前一后的往外面走,先回家去拿小提琴,再去上课。路上我语气很严肃的问他:“请问你今天到底有什么好委屈和不高兴的?你说出来听听。”他不肯说,只说自己没有什么委屈。
我说:“不吃,过了吃饭点就得吃了。”说着说着不知不觉陷入“指错模式”中,从昨天提前跟他说了今天要完成的任务,到几次邀请他加入,又到他想拿走我的手机……
儿子要辩解的声音越来越弱。我没有继续“乘胜追击”,记得开心老师说过:“指错模式”会让孩子感觉很糟糕,会觉得自己很“倒霉”。我硬生生的把很多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又想到马上要去上小提琴课了,不能影响孩子情绪,我就完全止语了。
14:15下课后,儿子忍不住说:“我饿了,可不可以吃东西?”
我心里一直在琢磨就这个事情做容错,我的情绪其实没有完全消化掉。心里想的是:正是吃饭的点的时候你不吃,闹脾气,过了饭点你知道饿了?
但还是对儿子说:“中午的事情妈妈是有些生气了,但这事儿已经过去了。你想吃啥?我们去吃。”
诺:“我有些感动呢!”
我:“我们等会到家做容错吧。”
诺:“不想做!”看出他的状态不是太好,没有勉强。
等待跟儿子再一次沟通此事的时间里,我不停的想着应该如何来找到这件事情中正向的部分。
过了两天,放学回到家写完作业,看见他比较放松,我试着又提出能不能再沟通前天发生的事。
我:“妈妈还想跟你聊聊前天发生的事儿。”
我:“是啊,从一件不愉快的事情里能找到‘好事’多好啊,而且做完容错,我们还可以庆祝呢。”
儿子来了兴趣,问:“我们怎么庆祝?”
我:“你想怎么庆祝?”
儿子:“想吃肯德基!”
我:“那周末去吃啊,我们先做容错吧。你能找找‘好事’吗?”
儿子:“其实你第三次邀请我时,我已经有些想去帮忙了。”
我:“是的,有这样的想法这是‘好事’。然后在我制止你拿我的手机后,你也马上停止了。我后来冷静下来想想其实有些理解你为什么想要拿妈妈的手机了。”
儿子:“因为我感觉无聊呗。”
我:“是啊,所以我理解你。大家都有事情做,你没有事情做,可不就感觉无聊了。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你还记得我们是有任务的吗?”
儿子(流泪了)伤心地说:“我做不好这些事情,我只会帮倒忙(估计有人这么说过他),我会把事情搞砸。”
我:“你是说你不擅长做家务、做美食?”
儿子:“是的,我做不好这些。”
听到孩子这么说,我心里又内疚又难过,倘若他不“爆发”出来,我根本不知道他心里的真实想法是这样。只认为他是懒、不想干活。
我:“谁说的?那是因为妈妈没有给你太多机会去训练这些事,如果经常有机会训练自己,你就会做的很好的。你还记得暑假你很快学会了蛋炒饭、可乐鸡翅吗?我只在旁边动了几句嘴,从准备材料到下锅,都是你自己一个人完成的吧?你看,你是可以做好这些事的。”
儿子擦了擦眼泪,转换了一个频道说:“那这两样比较简单啊。”
我:“你做的那么好吃怎么会简单呢?这些事情啊,只要有机会多做,就会做的越来越好。”
儿子:“那以后你再教我做别的菜”(感觉他有点小期待)。
我:“好啊!”
我的反思:因为自己的“价值观套用”,如果不是容错作业让我进一步去了解事情的背后,差一点就错过了解孩子的机会。
虽然在处理事情的情绪稳定上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幸好有“容错作业”(感谢开心老师创造的这个作业)。以后多给孩子锻炼做家务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