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是指作者围绕选题,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和使用的信息资料。具体而言,是指作者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和文献资料检索的过程,获得的用以表现学术论文主题的一系列事实、数据和说明这些事实、数据的理论、定义、定理、技术、方法,以及科学的构思与假设、经验与教训等。它是学术论文所依据的事实基础和理论根据,是构成学术论文内在逻辑的基本要素,也是论文观点的基础和依托。材料的积累、分析、选择和使用是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材料的准备是否充足,材料的选择是否典型,材料的理解是否准确,材料的组织是否具有逻辑性都决定了论文的科学性。
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的材料主要有两大类:静态的文献资料和动态的事实材料。静态的文献资料可以是对以往事实的记录,也可以是各种理论思想等的记载,既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档案、年鉴等纸质载体,也包括音像资料、网络、数据库等各类非纸质载体的电子文献。随着电子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电子文献在今天的学术研究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材料库。动态的事实材料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需要通过实践性研究才能获得。
在占有、甄别和使用资料的“三部曲”中,占有资料是基础工作,这项工作如果没有做好,那么整个论文的写作就无法获得坚实的支撑。资料的占有一定要全面充分。首先,选题需要足够的材料进行支撑。虽然我们把选题的确定作为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Z初的选题常常只能确定一个大致的范围,选题要经过不断调整,才能Z终确定下来。而调整的依据就是材料。我们占有的资料足够全面和丰富,才能真正确定选题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对所涉问题有系统的了解,从而深入把握问题的症结之所在,选题才能有针对性。其次,论文观点的科学性很大程度取决于材料的占有程度。论文的观点建立于材料之上,只有全面掌握材料,才能避免以偏概全的错误,形成客观全面的结论。再次,全面充足的材料可以让作者在组织论文论据时,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使论文更具有说服力。
然而,对于很多初步从事论文写作的人来说,如何占有资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要占有足够的资料,首先必须了解目前学术界对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和本选题研究所需的基本材料。只有对相关资料有了总体的把握,并了解其分布情况,才能按图索骥,顺利地找到研究所需的文献。有的大学生提交的本科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数量既少,质量也很差,这与他们掌握文献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如何找到全面、权威又有价值的文献是学术研究的基本功之一。大致而言,有两种方式能够让研究者了解选题的已有成果和基本文献。一是利用现成的年鉴、书目、综述以及相关论著所附参考文献。有的学科每年会出版年鉴,详细列出本年度的热点问题和相关研究成果;各学科每过一段时间也会有针对某一研究课题或对象的大型书目或综述类论文,这些书目和综述一般都会详细地列出Z近一段时间相关选题的论著和论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相关选题已有的论著或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论文)后面所附参考文献,往往罗列了研究者所能搜集到的大多数相关论著和出版信息,研究者可以从中获得自己需要的文献名称和获取方式。二是作者自己作摸底工作。对于相关研究成果的论著部分,我们可以通过登录中国国家图书馆,查询馆藏目录的方式作初步了解。中国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藏书机构,接收中国大陆各出版社送缴收藏的出版样书,全面入藏国内正式出版物,是世界上入藏中文文献Z多的图书馆。通过查找国家图书馆所藏图书书目就可以提供比较全面的关于某一课题的出版物情况。对于论文(含期刊、学位、会议等),我们可以通过利用期刊全文数据库、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进行主题查询,获得相关资料。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库中资料的更新不一定非常及时,这就要求研究者要时刻关注相关学科和专题的重要期刊、重要学术会议,不能完全依赖于数据库。对于海外文献资料的掌握难度相对较大,一般来说,各学科都有相关的外文资料库,各高校图书馆也会根据本校的学科特色,有针对性地购买一些数据库,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库,获得有用的信息和资料。
得到基本文献的大致情况以后,就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获得并阅读这些资料。除了购买图书、订购期刊的传统方式,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很多大学生在校四年,并没有真正好好利用所在高校图书馆提供的信息资源。其中包括纸质的图书、期刊、报纸和其他出版物,有的高校还有自己的特色馆藏,但很多同学对此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充分利用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还包括学校投入很大物力和人力购买或建立的各类数据库和电子图书库。此外,各图书馆之间还建立了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共享平台,实现了跨校、跨地区的信息共享。应该说,相比于我们的前辈学人,现在我们获得各类资料的方式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方便,关键就在于我们要学会使用这些资源。以某高等政法院校为例,该校图书馆目前配置了总共 51 种 196 个数据库,主要数字资源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意法规及司法案例库、正典法律资源库、国研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字化年鉴平台、刑事司法资料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Lexis法律数据库、 LexisNexis 学术大全资源库、Westlaw、HeinOnline、EBSCO、龙源期刊网、方正报纸、网上报告厅、环球英语多媒体资源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方正电子书、书生电子书、超星电子书、华图法学文献全文数据库、非书资料管理系统等,这些数字资源应该说是可以满足法学类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的。
文献的收集只是材料使用的基础,面对大量真伪并存、良莠不齐的资料和信息,研究者必须进行真实性和重要性的甄别和筛选工作。首先我们必须对文献的来源有所了解,有些文献来源可信度高,有些则较低。对于网络搜索得来的信息,尤其要注意鉴别其真伪。其次,通过研读对比、分析归纳等工作,对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类。如果占有的材料足够丰富,而提交论文又有时间限制,对所有的材料都进行细读可能不太现实,我们就要采取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式。一般来说,先采取泛读的方式,精选重要的材料进行进一步细读。对于核心材料,不但要细读,而且要进行笔录,并及时将自己的观点或疑问记录下来。作为学术研究者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辨别明显有误的信息,或者从相互矛盾的信息中找到事实之所在。对于目前尚未确认的存疑信息使用要慎重,尽量不用或少用,如果使用,则必须同时提供存疑情况或采用的原因。此外,对材料的解读要全面,不能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进行断章取义或者曲解文意。材料的引用必须准确,直接引用保证引文一致(含标点),出处准确详细。一般建议使用原始文献,不用或慎用转引文献。这是从材料的真实性角度来处理材料。材料还需要进行分类整理,可采用项目分类的办法,按照材料的属性,按项分类;把内容相似的材料进行汇总,从中挑选出Z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材料;按照与选题的关系,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我们就初步完成了重要性的筛选工作。
在Z终的研究成果中,材料不可能都被采用,而且,过多的材料堆砌反而会影响观点的表达和论证。在材料的选择中,我们一般遵循权威和典型的原则。比如,相似的史料,如果分别出自官方史书和文人笔记,很明显,前者更为权威;相似的观点,如果分别出自业内权威期刊和一般期刊,我们一般采用前者。材料的权威性,是论文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权威指的是学术权威。在学术论文中,动辄引用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或者某一文件的精神,有时并不能提升其说服力和影响力。材料的使用还要遵循典型性原则。面对丰富的材料,我们必须作去芜取菁的工作,选取那些Z能说明问题和揭示本质的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典型材料能把理论具体化,把过程形象化,有较强的说服力。
事实材料的获取需要通过实践性研究。所谓实践性研究,是以实践中的现象为直接的研究对象,以考察现象背后的规律为目的,以实地调查、参与观察、个案研究等为手段的研究方法。人文社会科学对实践性研究的关注来自于研究理念的重大改变。19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深受实证主义的影响,认为社会科学只有在认识到把社会事实作为实在物来研究时,才能诞生科学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说,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它们遵循着同样的方法论规则,都可以用普遍的因果律加以说明。这种在理论取向上以自然科学为标准模式而建立统一的知识体系的实证主义研究在很长时间里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主流。这一思潮在上个世纪后半叶受到了广泛质疑,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不仅是客观的事实,而且更关注有价值问题,因此解释性和批评性是人文社会科学不可放弃的独特思维方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人文社会科学未必有效。然而,经过实证主义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不应只是书斋活动的理念也深入人心,实践性方法虽然没有实验性研究那样具有精确性、控制性、重复性,但是它的丰富多样性和广泛性却是实验性研究所远不能及的,其Z大的特点就在于根据事实进行客观的记述、说明,从中解释现象或发现规律。如果说自然科学是以实验性研究法而见长的话,人文社会科学正是以实践性研究法而见长的。实践性研究的方法不仅要求研究者扎根于“田野”,浸入研究对象的“场域”中体验、观察、认识研究对象的文化本义,还要求研究者对现象进行理性的反思与重建。实践性研究既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价值取向,又是一种方法体系。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是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文献资料与书斋的纯思辨研究中,而是要走出书斋,走向生活,深入到各个学科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中去。作为一种方法体系,实践性研究法包括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主位体验法、抽样研究法、实验法、访谈法等各种方法。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们会综合使用各种方法,以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其中观察法和调查法是Z常用的两种方法。
观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和能动地对自然条件下所发生的某种特定过程和现象,作系统、细致的考察,以获取事实材料。在来自于人类学研究的“田野调查法”中,观察可以说是其核心内容。一般而言,田野调查中的观察大致有以下几个层面:局外的观察,观察者以客观的态度,采取与观察对象相分离的方式进行观察;观察者的参与,观察者参与到田野中,但参与其中的程度适中,仅是以观察者的身份参与,同时保持了客观的立场;参与者的观察,观察者深深地参与到对象的活动场域,但仍保留一点客观的观察;完全参与者,很多的是完全的主观参与,只能形成主观价值判断。作为科学研究的观察和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有很大的区别。大体而言,科学观察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客观性、系统性等特点。首先,科学观察有严密的步骤和规范,只有训练有素,才能获得真正可靠的一手材料。其次,观察者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使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科学事实。要保证观察的客观性,防止和克服主观判断对观察结果的影响,切忌把观察到的现象与观察者对它的解释混为一谈。再次,科学观察必须具有系统性。一方面要保证观察的时间周期,在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中,工作周期设定一般为一到两年。如果对观察对象已有初步了解,可以适当减少观察时间,但必须保证覆盖了对象活动的全过程。另一方面,观察时不但要注意单个的观察对象,而且要注意对象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尤其要注意其特殊之处。Z后,科学观察必须随时记录,并且保证记录的真实准确。总而言之,科学观察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实践性方法,必须以科学性为主导,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特殊价值就在于提供探究事物的合乎逻辑和利于观察的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越过个人的偏见,超越个人的眼界来看世界,这就是掌握着解决社会问题方案的‘超然领域’”。
调查法,是深入社会,针对选题方向,通过访谈、问卷、专家征询等方法获取有关数据、实例、典型经验等相关资料的方法。实地调查的目的不仅在于发现事实,还在于将调查经过系统设计和理论探讨,并形成假设,再利用科学方法到实地验证,并形成新的推论或假说。实地调查Z主要的方法是问卷和访谈。问卷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在问卷法中,调查问卷问题的设计是关键性步骤。问题的形式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大类。开放式是在问卷上只提出问题,不列出答案,由调查对象自由回答。这种方式的长处是提问比较简单,回答也比较真实。弱点是只能定性分析、不能定量分析。它适合于研究者不知道或难以预测回答结果的研究,因而经常被用于预备性的研究。在封闭式问题中,不仅仅要提问,还要提供可选择的答案,限制回答的方向和数量,调查对象只能在所列答案中进行选择。封闭式的长处是数据处理时比较精确,可运用各种统计方法来分析。弱点是提问时比较麻烦,需要调查者做大量的预备工作,如果可供选择的答案不全或不准确,结果就会出现偏差。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通常兼具两种形式。
访谈法,是Z常用的一种实地调查方法,是指将拟调查的事项,以面谈、电话访问、信函调查、会议调查和网上调查等形式直接向被调查者提出询问,以获得所需资料的调查方法。访谈可以分为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结构性访谈又称为标准型访谈,访问过程高度过程,有标准化流程,事先设计好结构问卷,但没有预设的答案。非结构性访谈又称开放式访谈,是针对某一主题的自由讨论。结构性访谈可以迅速得到研究者想要的资料,但是无法与访谈者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多用于量化的研究;非结构性访谈的成功率依赖于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之间的互动,对访谈双方要求都很高,但是相互影响和激发,容易产生创新思维,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多用于质性研究。由于这两者互有利弊,因此访谈者可综合采用两种方法。
不管是问卷还是访谈,获得的材料都只是原始资料,只有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组织之后,才能使之成为有使用价值的信息资讯,才能从中提炼主题,组织论据,支撑论点。对于这些资料首先要进行初步的整理,剔除不可靠、不准确及与调查目的无关的资料,使剩余资料都为有排列性、可靠的、有参考价值的资料。然后以项目为纲进行,由粗而细逐步分类,并对答案进行统计及汇总。以往这一工作是由人工完成的,耗时长,准确率也低,目前有专门的统计分析软件可以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需要注意的是,产生统计结果并不是实地调查的Z终目的,还需要对统计结果的阐释,形成调查结论。有时还需要作第二轮调查,以补充第一轮调查的不足,或者调查中出现的新问题,或者对结论进一步论证。
发表咨询
电话:027-87467776;18064005383(微信)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石牌岭路333号龙岭广场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