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的写作绝非易事,不仅需要作者有较高的语言表达和驾驭能力,而且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广阔的学科视野,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深入独到的见解和严密细致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说,学术论文是作者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的综合表现。写好学术论文,首先需要进行系统而深入的专业学习和学术训练。不过必须承认,有的学者虽然学富五车,却并不擅长论文写作,以致无法将自己的学识和见解公诸于世,这使其失去了和他人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术界的损失。还有的人不了解学术论文的独特性,将之写成宣传材料、经验总结或者普及读物。学术论文的写作同样需要训练,同样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大致而言,学术论文写作的步骤有选题、材料的搜集和使用、谋篇布局、修改和定稿等环节。
所谓选题,就是确定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研究的主要课题。这是论文写作的开端,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我们考察一篇论文的价值,正是从其选题入手的。论文的选题,不仅决定了作者研究的主攻方向,而且也体现出作者的学术视野和创新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也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对于学者而言,无法找到合适的选题就无法开展有效的研究工作,其学术生涯也就进入了瓶颈期。对于大学生而言,无法找到合适的选题,意味着他(她)一直徘徊在学术大门之外,无法深入自己的专业领域。从根本上说,选题的产生和成熟是以长期的研究为基础的,但是也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了解这些原则和方法,能够给初涉学海者一定的帮助。
选题的原则大致可以总结为四条:价值原则、创新原则、可行原则和适中原则。首先,价值原则。一篇论文的学术价值一般体现在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对于学术研究而言,基础理论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学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不同学科也有其自身的传统和特点,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的更新,新理论往往能够引领科学和学术的飞跃。偏重于基础性研究的选题,其价值往往体现在理论方面。具有理论价值的选题不一定非要提出全新的理论体系,但必须对现有理论有所修正或发展。选题的实践价值是指研究成果是否能够面向实际,着眼于社会的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课题关注的是社会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这类问题的研究,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可能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有的选题可以做到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兼具,不过大多数课题或者偏于理论,或者偏于应用。应用型选题由于现实效用明显,容易被研究者所重视,而理论型研究由于不能在短期内显现其价值,容易被忽略。事实上,理论研究对社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应用型研究往往需要以此为基础,失去了理论的支撑,应用型研究也就失去了根基。
其次,创新原则。学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是为了推动社会、推动科学不断向前发展,不断重复已有的知识体系是无法达到这一目的的。毫无疑问,研究的创新性首先体现在选题上。只有站在学科前沿,关注热点、难点问题,才能寻找到新的研究选题。选题的创新表现在新研究领域的开拓、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及理论、概念的创新等各方面。随着学科研究的不断成熟,在某一领域内从事相近研究工作的学者数量不断增加,选题的创新也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难度。因此,开拓新的研究领域非常必要,发现新问题、拓展研究范围和更新研究资料,都是选题创新的触发点。当然,新领域的开拓并非异想天开,必须建立在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深入了解之上。研究方法的创新往往能够对长期以来无法解决的学术问题起到建设性的推动作用。以文学研究为例。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一些诗人(词人)的作品难以解读,从而形成了对他们截然相反的两种评价,如何准确地定位他们的文学史地位成为学术界的难题。上个世纪中叶,有学者借用西方意识流理论,重新解读他们的作品,对其情感内容和艺术价值作了全新的阐释,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学术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西方理论的大量传入,有的学者为了创新,盲目地引用这些理论,或断章取义,或生搬硬套,非但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反而造成了学术研究的混乱局面。
再次,可行原则。选题必须考虑可行性,也就是选题付诸具体研究的可能性,这取决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主观条件是指研究者自身所具备的素质,比如专业知识、研究能力和研究特长等。学术研究必须以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因此,选题要从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出发,否则以一个外行的身份是无法进行深入研究的。我们鼓励跨学科的研究,但这要求具备两种学科甚至更多的知识储备。选题还必须考虑自己的研究能力,切忌好高骛远,盲目追求课题的难度和创新度。科学研究从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工作,研究能力的培养也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实践。此外,每一研究者由于自身条件和兴趣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研究特长。比如有的学者擅长理论研究、逻辑推理,而有的学者则更擅长于社会调研,更适合从事应用型研究。可见,选题必须考虑研究者的主观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选题,才能保证研究的持续性。客观条件是指研究所需的资料、设备、经费等,也包括前人的研究基础。不管是自然科学研究还是社会科学研究,都必须依靠一定的客观条件,必要的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信息系统包括人员配备都是学术研究展开的必要准备。课题研究是否能够有效开展,与这些客观条件有密切关系。因此在选题时,必须考虑到自己是否能够获得必要的资料设备和经费、人员支持,否则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选题再好也无法真正实施。
Z后,适中原则。论文选题的大小要适中,选题太大,无从着手,Z易流于空疏;太小,无法进一步展开,也不具备太强的学术性。近年来“以小见大”的选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这类选题往往从具体问题、具体现象的微观研究入手,但又不限于对个案的孤立解读,而是从中发掘更广泛、更深刻的问题或规律,所谓立足宏观分析微观,通过特殊反观普遍,既具有窥斑见豹的典型性,又具有由此及彼的开放性。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就是一部“以小见大”的著作,本书原为费老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博士论文,当初的题目是以他所研究的村庄“开弦弓”为主标题,其副标题为“一个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他以长江下游、太湖东南岸的开弓弦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开弦弓村的经济体系,展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这部著作因此被视为社会学研究的典范,而这种以微观透视宏观的选题方法也为各学科所采用。同时,论文选题还要注意难易适中,太难,超过了研究者的能力范围和客观条件,都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太易,重复常识性的知识,既没有学术价值,也不能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
正如前文所述,选题的成功与否对学术研究、论文写作有决定性的作用。寻找并确定选题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是一段时间集中研究和思考的结果。这种创作性的活动,一般来说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实践中,还是发现了一些选题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引导初学者较为容易地找到有价值的研究选题。
一般来说,选题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从资料和文献中寻找,二是从社会需要和实践中寻找。前者多为理论型研究,后者则多为应用型研究。
从资料和文献中寻找选题,必须要有问题意识。正如学者所反复强调的那样,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推进器,是研究者上下求索的指南针,是进退取舍的基准点。所谓问题意识,是指研究者需要通过思考提出问题、把握问题、回应问题。“问题”,决定于眼光和视野,体现出切入角度和研究导向,寓含着创新点。突出问题意识,就要以直指中心的一系列问题来引导,并且组织自己的研究过程。这样的研究,才会言之有物,具备洞察力,才会致力于探索事物发展的实际逻辑,而不以重复大而无当的“普遍规律”为目标。对于年轻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来说,问题意识首先就是要带着质疑的态度来读书。在我们的周围,不乏勤奋的大学生,但是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会迷失自己,往往引经据典却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实际上,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敢于对他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质疑,这些质疑往往是发现新选题的开端。当然这些质疑必须要有扎实的研究作为后续,而不是随口胡诌。有的学生很有想法,但是却只停留在想法上,缺少坐冷板凳深入研究的毅力,结果好的选题只能付诸空谈。
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也有人疑惑不解的是,同一个问题或现象,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答案,而且似乎都言之有理?这对于经历了长期求同训练的年轻学生来说,学术研究(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这一开放的领域异彩纷呈,却往往不能提供一个“标准答案”。殊不知,这些不同的甚至矛盾的观点中,可能正隐藏着新的研究选题。比较不同的观点,寻找各自理论体系和论证过程的漏洞,在此基础上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又一种发现选题的有效方法。
以上两种都是如何在研读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寻找选题的方法,同时,选题的出现往往建立在对原始资料的大量占有和研读上。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传统中,一直强调资料的汇集和精读,很多学者都有大量的资料卡片和读书笔记。好的选题往往是在对浩如烟海的资料进行汇集和整理时,逐渐浮现并清晰起来的。在阅读资料时,要勤思考,勤动笔,养成随时作笔记的习惯,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一闪而过的想法或疑问记录下来,并且每过一段时间就将这些零散的观点进行整理,对产生的疑问作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而这些都可能是新选题的触发点。四川大学宋代文学研究专家曾枣庄教授曾自述其撰写《宋文通论》的缘由即来自于对《全宋文》的审读:“出于校点和审稿的需要,我不得不遍读宋文。我读书自来喜欢作笔记,读到好的宋文,往往摘录要点,并附上一些读后心得。披沙拣金,偶有所获,于是产生了撰写《宋文通论》的想法。”这部规模百万字的学术巨著,就是建立在资料的大规模阅读以及大量的读书笔记基础之上的。正所谓披沙拣金、集腋成裘,真正有价值的选题从来不能凭空获得,其中沉淀着长期的辛勤付出和扎实工作。
从社会需要和实践中寻找选题,就必须关注社会焦点问题,跟踪热点问题。应用型课题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选题往往存在于社会矛盾的集中点。这就要求作者具有独到的思维方式,有对问题深刻认识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矛盾无处不在,问题无时不有,但并不是所有的矛盾和问题都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只有从纷杂的现象中找到主要矛盾,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才能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常常会引发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在网络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讨论往往铺天盖地,无所不在,又无奇不有。这些固然提供了多方面的视角和各种可供借鉴的意见,但同时也会给研究者带来一定的思维混乱。因此,从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中选题,要求作者能够深人实际,寻找热点话题的根本核心,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为各种假象所迷惑,杜绝盲目跟风,更要杜绝名利观念,冷静对待形形色色的观点思想,寻找理论的制高点,以科学、理性和专业的眼光来揭示矛盾的本质,为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提供有益的借鉴。
从社会需要和实践中寻找选题,又要善于在人们容易忽视的地方深入。社会问题从来就是复杂的,一切矛盾的爆发都是各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人们对某一热点问题的关注往往高度集中于某些显著的方面,而忽视了一些隐含的却更为本质的因素。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既要有积极投入的入世精神,又要有冷眼旁观的客观姿态,才能产生有创意、有突破的选题。同时,热点问题确实常常包含着有价值的选题,但是如果缺少深厚的理论和独到的见解,也容易在一哄而上的跟风中迷失自己。有时候,被人们一度忽视的课题并不一定就没有价值,有的可能是社会长期存在却一直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这些课题之所以被冷落,或者是由于其难度较大,不容易出成效;或者是由于当时缺少有效的研究方法,无法进一步深入;或者是因为客观条件尚不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和学术的发展,这些选题不再是不能完成的任务。选择这样的课题,不易与他人选题撞车,从而使自己的研究呈现出独创性。如果能够完成研究,就会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为学术研究填补空白。当然,选择冷课题,需要研究者有一双“慧眼”,能够敏锐地辨别出其中蕴含的学术价值和投入研究的可行性。同时,这类课题往往有较大的难度,选题者必须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克服浮躁冒进、急于求成的作风,耐住寂寞,潜心研究,才能真正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对于已有一定基础的研究者而言,选题还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首先,可以从学科交叉的边缘地带寻找选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学者C. P.斯诺就指出科技与人文正被割裂为两种文化,科技和人文知识分子正在分化为两个言语不通、社会关怀和价值判断迥异的群体,这必然会妨碍社会和个人的进步和发展,这就是后来所谓的“斯诺命题”。而学科之间的分裂和隔阂,不仅存在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内部形成的次级学科,都形成了自己的话语体系,研究者固守着自己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却不得不面对难有创新的困境。事实上,作为研究对象的客观世界并不是相互分离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之间不再壁垒森严,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学科发展带来了研究对象的叠合和研究方法的广泛借鉴。从选题的角度而言,在学科与学科交叉、渗透的边缘地带,又Z容易出现为各学科的研究者所忽略的“处女地”,其中却常常蕴含着有价值的选题。同时,即使是老课题、老问题,交叉学科的不同方法也可以提供完全不同的研究视角,从而给予学术研究以全新的思路。
其次,以已有研究为触发点,或者调整研究角度,或者就某个具体问题进一步深入,触类旁通,形成新的选题。学术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受制于时间和精力,我们的每个选题都只能集中在某一亚系统。也就是说,一篇论文或某一阶段的研究只可能以某一问题为主干,在研究过程中,虽然很有可能涉及其他问题,或者对其他方面产生兴趣,但都不能使注意力游离于研究主干之外。因此,在一个选题或者一段研究结束之后,不要把所有的材料束之高阁,可以对材料和笔记作新的检视,其中完全可能有没来得及做进一步发掘、论证的观点和资料。抓住这些当时的细节或次要问题,就可以申发新的研究课题。而且由于对资料非常熟悉,前期研究也有比较扎实的成果,新的课题就相对比较容易上手。这一方面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保证研究的连续性,从而形成系列成果。
第三,突破惯性思维,调整视角,运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类比联想思维等创新思维方式,切换选题途径。选题的高度雷同,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的主要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仅出现在文学、历史学等传统悠久、研究者众多的基础学科,而且也成为新兴学科面对的问题。选题的雷同,使大量研究呈现出低水平重复的态势。而研究者思维模式的固化是造成选题重复的重要原因,创新思维的运用无疑有助于突破习常思维带来的框架。我们可以运用发散思维,从同一个思维出发点沿着不同方向去进行思考,以探求不同的答案和可能性;也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方式,当人们都朝着同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也可以用类比联想的思维方式,将所学的知识由此及彼地扩展开去,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从而使思维跳出现有的圈子,突破思维定势而获得创新的构思。在科技史上,以上几种创新思维模式都曾经引发了新的发明,推动了技术的发展。比如在合成材料(塑料)中加入发泡剂,使合成树脂中布满无数微小的孔洞,这样的泡沫塑料用料省、重量轻,又有良好的隔热和隔音性能。日本的一个名叫铃木的人应用因果类比,联想到在水泥中加入一种发泡剂,使水泥也变得既轻又具有隔热和隔音的性能,结果发明了一种气泡混凝土,广泛使用于建筑行业。这就是类比联想思维的创新成果。在选题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一些耕耘者众多的传统学科,要找到未经人道的新领域是非常困难的,创新思维的运用就非常必要。比如在中国古代诗歌创造中,陶渊明及其诗歌对后人影响很大,而学术界对各个时代陶渊明的接受问题都已有专文甚至专著论述。而北京大学袁行霈先生却从绘画领域来考察陶渊明的形象,从更为广阔的视野考察陶渊明的地位,指出陶渊明已浓缩成文化符号对中国士人的人生理想和人格建构产生影响。这就是运用发散思维选题的成功例子。
选题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不管通过哪一种途,都必须在对前人知识和研究成果深刻了解与掌握的前提下,选择前沿性的课题,避免选题的盲目性和重复性。同时,还必须以求真为目的,杜绝伪命题;以兴趣为导向,贵在持之以恒;以专长和能力为范围,防止不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