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一位匿名网友自述了这次疫情带来的影响,颇有感触。
疫情来临之前,网友和男友的工资每月至少能有两、三万,这在他们生活的城市已经算是不错的收入。
因此,他们还购置了婚房、车子。
虽然每个月身上背着房贷、车贷,但对网友来说,收入足以应付这些支出,所以她也未曾细算过。
平日里,不太做饭,就常常动动手指点外卖;工作累,下班懒得挤车选择打车;生活上,越来越注重质量,护肤品也越买越贵;此外,因为父母常年节俭不舍花钱,网友还为父母添置了许多物品......
原本想着照目前的节奏生活下来,日子会越过越好。
不料,一场疫情,让他们陷入了窘迫。
疫情曝出后,公司资金紧张,虽然在家做着之前两倍的活,网友的收入却缩水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另一边,男友的平日工作常常出差,如今出差已绝无可能,公司的生产线也停滞了,收入只能眼看着大幅缩减。
疫情之下,一直对金钱不太敏感的网友变得忧心忡忡,平日没怎么存钱的她第一次强烈地意识到金钱的可贵。
面对每个月还需按时支付的房贷、车贷,还有必要的生活支出,网友陷入了困境。
电影《缝纫机乐队》里有句台词很戳中现实:金钱可以救命,但理想和爱情不能。
多么扎心却无奈的真相啊。
成年人的崩溃,往往从缺钱开始。
2
自媒体人阿何说过一个朋友的经历。
春节假期结束后,朋友从老家返回杭州工作,结果到了小区门口,保安怎么说都不让她进去,并喊道“只有业主能进,租户不能进去。”
朋友当场蒙了,她在这个小区已经住了3年,却不想被这样拒在门外。
看着其他业主轻松自如地穿梭在小区的门里门外,朋友心里很不是滋味。
等了许久,房东终于赶过来,才把她带进了小区。
说起这段经历,朋友曾说,她一定要在杭州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其实,朋友并不是负担不起房子,只是这些年,她把钱都花在吃喝玩乐上了。
朋友爱旅行,一有空就提包旅游,如今她已游遍十几个***。
曾经的她,以为租房也挺好,只是如今,再无这种想法。
作家连岳说过,有房和无房,是两个阶级。
这句话在疫情之下,尤为凸显。
想起看过的一个段子:
“小时候摔倒了,要看周围有没有人,有就哭,没有就爬起来;
长大后摔倒了,要看周围有没有人,有就爬起来,没有就哭。”
多么扎心啊。
小时候,我们喜欢在人前哭,因为会有人疼,有人帮,有人给你糖。
人到中年再摔倒,周围已没有可以帮你的人,许多人只会看你笑话。这时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
许多时候,唯有你存下来的钱,才能切切实实让你活得体面。
3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即便是行业巨头也无法幸免于难。
2月9日,娱乐业龙头K歌之王发布的《总经理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登上热搜。
信中透露,因为疫情影响,公司财务承受巨大压力,于是决定与全体员工200多人解除劳动合同。
另一个餐饮巨头西贝莜面村,董事长贾国龙也公开表示,旗下的400多家连锁店,目前只保留10家,预计春节前后一个月将损失7-8个亿,账上现金根本撑不过3个月。
《中欧商业评论》对995家中小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
数据令人触目惊心。
其中一项数据是:账上现金余额能维持企业生存的时间。
结果显示:
67.1%的企业只能维持2个月;85.01%的企业Z多维持3个月。
也就是说,疫情蔓延后的三个月,全国将有超过8成中小型企业难以存活。
如果你身无分文,意外来临时,再大的公司也解救不了身处水深火热中的你。
4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你什么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该存钱了?
网友@阿贷尔 的回答自戳人心:
当亲人突然重病,躺在ICU需要拿钱换命的时候;
当不工作的时候,你就没有钱吃饭,没有钱生活,更没有钱享受的时候;
当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摆在你面前,需要资金的支持,你却因为没有钱而让机会白白溜走的时候;
当需要完成人生大事,娶妻生子时,还要伸手向早已不再年轻的父母要钱的时候。
王尔德曾说过:“我年轻的时候,以为金钱是世界上Z重要的东西,等我老了才知道,真是这样。”
成年人的安全感,都是钱给的。
当你拥有一定数量的存款,面对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你就会多一点底气,多一份从容。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延迟满足”,指的是: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存钱,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延迟满足的选择。
它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那些可以想象得到的将来。
那可能是自己梦想的第一步,可能是父母欣慰的笑容,也可能是儿女成长的保障......
对大多数人而言,随心所欲地花钱很容易,但舒适过后,留下的是却是生活的残酷。
所以,好好挣钱,好好存钱吧。
这,才是一个人Z高级的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