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 婆 语 录
我的婆婆不识字,但是年轻的时候就从农村来到县城工作,接触的人和范围也比以前大,而且我老公和小姑从小开始,有什么新闻、看到报纸上有什么新鲜事,都喜欢说给婆婆听,她也喜欢用她的口头语来评论世事。
看到我们有时候买东西没有节制,买些花哨但不实用的东西回来,婆婆便说:“起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比浪推沙。”意思是告诉我们积攒的不易,要注意节约。
我的小姑在深圳工作,每个周末都会打电话回来,跟婆婆聊聊家常说说话,有时谈到工作、生活中的事情时,婆婆总告诉她:“穷莫失志,富莫癫狂。”提醒她为人处世的准则不可变。
婆婆经常关注天气预报,我先前以为她是要出门或者根据天气增减衣服,后来才知道是她对农村生活的记忆不可磨灭,遇到久旱或者久雨的时候,就担心对农作物生长不利。她还经常说一些类似于“上怕初四雨,下怕十六阴”这样的话,意思是说,按农历算,如果初四下雨,这上半月估计就是雨天多,如果十六是阴天,那么下半月估计也没什么好天气了。今年的农历七月初四就下了雨,结果这个伏天真的不那么肆虐了,事实证明这个说法确实有道理。
婆婆心地善良,每当有乞讨的到门口来,婆婆总是念叨着“可少不可无”,意思是说多少要给一点,如果每个人都不肯施舍给乞讨的人,那乞讨的岂不是要饿死?每逢遇到门口的步砖有破损时婆婆常常想办法修补,还说:“修桥补路,添福添寿。”其实她老人家的身体并不怎么好,但我们家门口的巷子,总是平坦而整洁,遇到有邻居修葺房子将建筑用品堆在过道上的时候,婆婆总不忘帮他们归置一下。
婆婆的很多语言,无不透露着生活的智慧和幽默。有一次我问孩子衣服穿得是否合适,结果孩子头也不抬的告诉我:“我穿得是合三的兄弟。”我不解的问她什么意思,孩子告诉我:合四(适)。不用说,这自然是婆婆平时说过,然后孩子记在心里了。还有一次晚上,我还没有下班,天快要下雨了,婆婆和孩子撑着伞到路口来接我,等我与他们汇合的时候,风夹杂着雨就下起来了,孩子喊冷,婆婆说:“快回家吧,人是无毛的虫,就怕起北风。”听到这句话我就乐了,婆婆问我,这话说得有道理没?阿猫阿狗有着厚厚的毛,所以多冷的天都不怕,而人缺少了皮毛,所以怕冷。不得不承认,太有智慧太有道理了。
我和老公常陪婆婆看电视,前段时间新闻里总在报道美国关于提高债务上限的事情,婆婆听到美国的债务情况后,很吃惊的问我们:“美国不是很强大吗,怎么还欠这么多钱?况且欠别的***那么多钱,还总这么狠?”老公跟她简单解释了一下强大的美国为什么还借这么多钱的原因,听完解释后,婆婆似懂非懂的说:“难怪说现在欠钱的是爷,借钱的是孙子,这就是Z好的例子。”看了一会儿后,婆婆又问:“他这么坏,我们为什么还都要借钱给他呢,不借不行吗?”老公想用比较简单的语言把这个复杂的道理说清楚,就说:“世界结算货币是美元,如果我们不借钱给美国,他就自己印刷钞票,他如果想印多少就印多少的话,世界就乱套了。”婆婆又说了句让我们喷饭的话:“那不是相当于大家共同出钱,养着这个坏儿子,不让他闹事?”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类似于这样的话语,婆婆还有很多很多。岁月的积累,时光的磨炼,日积月累的沉淀,才有如此质朴的情感和智慧,这就是生活,不在乎你的出身有多高贵,不在乎你的毕业证有多厚,不在乎你的财富外貌等等,看看我婆婆,她就是Z懂生活的人。